基金早餐|权益基金正强势反弹!首批百亿基金经理年报出炉……

基金君 2024-03-25 08:30

基金早餐.jpg

W020210905554824206503.png

上周五(3月22日),截至收盘,截至收盘沪指跌0.95%,深成指跌1.21%,创业板指跌1.47%。市场共924只个股上涨,4389只个股下跌,北向资金净卖出31亿元。

板块方面,保险、酿酒、医药、券商等板块走低,传媒板块逆市活跃,碳纤维概念崛起,存储芯片概念爆发;另一方面,多只牛股跳水。

那么今日,盘前有哪些值得划重点的资管大事:

强势反弹!最牛超40%

公募FOF寻求“突围之路”!

最高大赚超20%!

首批百亿基金经理年报出炉!

百亿私募大佬重磅发声!

重磅新规实施!量化私募最新研判

2024年全球央行政策或迎“大变局”!

IMF总裁,最新发声!

加速扩容!

券商基金发力“债券篮子”业务!

彻底火了!刚刚,解读来了

回暖!大反弹

2.png

Wind数据显示,上周五(3月22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6005.69点,跌1.14%;深证ETF收报1268.04点,跌1.29%;乐富指数收报6365.50点,跌1.27%。

image.png

3.png

强势反弹!最牛超40%

伴随着2月6日以来A股主要股指强势回升,权益基金业绩正迎来一轮大幅“回血”。上百只基金在本轮行情启动以来斩获40%以上的净值增长率,更有一批基金净值创成立以来新高。从重仓方向来看,充当反弹急先锋的大多数正面迎上了这一轮AI浪潮。而在高股息板块行情持续演绎下,不少红利主题基金净值也很可观。

展望后市,受访机构及人士判断AI产业链的逻辑和趋势仍在延续,但也需关注短期震荡风险。政策环境仍有望支持市场修复行情延续,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结构性机会。

公募FOF寻求“突围之路”!

公募FOF总规模在2022年二季度末达到超2200亿元历史高点后,已连续六个季度出现缩水,同时基金清盘时有发生。公募FOF正悄然进入瓶颈期。

如何突围,成为摆在公募FOF业务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受访专业机构或人士普遍认为,一方面,可投资产种类偏少,制约了FOF分散配置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近两年基础市场波动较大,FOF的赚钱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再加上FOF产品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客户认可度有待提高,这些都成为发展的掣肘。

受访者纷纷从资产端和负债端提出各种建议,认为FOF产品若能实现多元资产配置带来的长期相对稳健回报,最终一定会受到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最高大赚超20%!

随着今年A股市场快速回暖,主要投向权益市场的主动权益类新基金也展现不俗表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次新主动权益基金最高收益率已超20%,多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整体呈现出不错的赚钱效应。

多位基金经理表示,今年主动权益类新基金表现优秀,与新基金的投资时点、投资方向、主动投资能力等有关,市场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也给新基金带来了更好的赚钱效应。他们认为,在市场估值低位和新周期启动背景下,当前是新基金投资布局的黄金时机,数字经济、价值红利类资产是新基金投资的主方向。

首批百亿基金经理年报出炉!

公募基金年报披露季大幕正式拉开:3月22日,随着知名百亿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的基金悉数发布2023年报,其持仓中的隐形重仓股和最新观点也随之出炉。

在年报中,丘栋荣表示,权益资产估值至历史最低位,跨期投资风险低,隐含回报是极高的。权益资产此时具有很强的右偏分布特征,是最值得承担风险的大类资产。 后续会积极配置权益资产,尤其是优质成长股,更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持续改善, 盈利能力的高增长性和高弹性,甚至买入一些“故事”和“梦想”。

百亿私募大佬重磅发声!

近日,百亿私募进化论资产举办2024春季策略会,公司创始人、首席投资官王一平进行分享与交流。王一平表示,中国资产的赔率已经到了非常好的阶段,在现阶段没必要过多的悲观或者恐慌,投资中国资产正当时。

王一平说,“A股市场已经震荡调整了三年,2024年有望迎来一个长周期的转折点”,“很多时候大家想等到经济复苏或等到某个时刻再看,但如果经济已经复苏,那个时候再回头去看市场已经涨起来一大段,可能又到了人声鼎沸时”。

在王一平看来,优秀的基础设施及人才红利是中国的核心基本盘,是其他国家都很难做到的。这种广泛的、全面的、长期的、持久的基本盘,在全世界资产维度看,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而我们所需要等待的只是我们的发动机重新跑起来。 

作为一家同时运用主观和量化投资方式的私募,在投资策略方面,王一平认为,不能为了量化而量化,也不能为了主动而主动,而是要考虑怎么样做投资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因而提出科学投资,用数据结合逻辑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进行投资。

重磅新规实施!量化私募最新研判

转融券由“T+0”变成“T+1”,从3月18日起已正式实施一周时间。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营造更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提振投资者信心。同时,新规对融券T+0、股票多空等量化私募策略产生影响,但也有机构称,目前参与转融券的量化策略规模并不大。在新规以后,未来量化策略降频,更加注重基本面分析、价值投资将成为趋势。 

2024年全球央行政策或迎“大变局”!

全球“超级央行周”落下帷幕,美国、日本、英国、瑞士等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的央行都已公布最新的利率决议。日本央行时隔17年首次加息;作为“全球流动性”开关的美联储则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继续维持不变;瑞士央行率先宣布降息,成为2024年首个宣布降息的G10国家。

瑞士央行的意外降息引发了市场对全球海外主要经济体央行货币政策的关注。市场普遍关注这是否将引导新一轮的降息周期。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减弱,全球主要央行中大部分都将会在今年下半年降息,开启16年以来的最同步的宽松政策周期。还有业内人士直接质疑,低估了通胀威胁的各国央行是否太晚转向降息,导致难以遏制经济放缓。

IMF总裁,最新发声!

3月24日上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表示,中国仍将是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她表示,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是正确的路径选择,而高质量发展最终依赖于改革。IMF致力于成为中国的合作伙伴,通过持续的政策对话和相互学习等,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加速扩容!

今年以来,发起式基金不断扩容,每成立3只产品就有1只是发起式基金。发起式基金发行潮涌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从发行规模和认购户数来看,投资者认购的热情并不高,此外,目前全市场规模不足2亿元的发起式基金占比超四成。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通过发起式的方式,基金公司能够快速落实产品线布局的战略规划,为后期做好基金业绩打好基础。但也需要注意到,虽然发起式基金门槛低,但也强化了基金退出机制,在“宽进严出”的背景下,基金管理人首要做的就是提升基金收益率,才能做大规模。

券商基金发力“债券篮子”业务!

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面向境内外投资者推出银行间市场债券组合交易业务(以下简称“债券篮子”),这一全新交易方式的背景下,基金与券商之间有了合作新模式。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行业内正在积极开拓“债券篮子”业务,共有42家机构提供98只债券篮子报价,主题涵盖活跃利率债、绿债、区域性地方债、利差策略等,包括东方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大型券商以及招商、广发、富国、南方等多家基金公司均有业务“落地”。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债券篮子”业务的推出,推动银行间市场真正迈向债券投资2.0时代,极大地便利了基金开展债券组合交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跨市场互联互通,对债券基金规模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彻底火了!刚刚,解读来了

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下,日前召开的英伟达年度全球技术大会(GTC),不仅在科技届备受瞩目,也成为全球资本市场翘首以待的热门事件。

会上,英伟达联合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发表了主题演讲《见证AI的变革时刻》,并在会上宣布推出下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以及名为Blackwell的新一代AI图形处理器(GPU),并称其“非常非常强大”。英伟达表示,包括亚马逊、谷歌、微软、OpenAI和特斯拉内的主要客户预计将使用Blackwell。

此次被业界公认为“AI风向标”的GTC大会主要看点是什么?大会推出更强大的芯片及算力集群,将如何影响AI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布会成果将对哪些领域产生利好或提振?带着一系列问题,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基金经理。

在受访基金经理看来,此次GTC大会在AI软硬件升级力度及整体应用生态建设等方面均有看点。2024年英伟达Blackwell构架GPU推出,有望推动今年成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下游应用结合爆发的元年。

基金经理们认为,本轮AI变革投资机会主要落在大模型和应用、算力和能源三个最核心行业。从全球范围看,未来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AI和AI算力是最重要的新质生产力,是国内外共振的科技产业趋势之一。大家仍对人工智能行情充满信心,展望未来一年,AI相关的软硬件依然是核心主线。

回暖!大反弹

近期,随着港股市场的持续回暖,港股主题ETF净值反弹明显。与1月回报悉数告负相比,2月以来已有近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最高超20%。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短期内,中国内地政策刺激经济是港股市场反弹的最大驱动力。随着外部流动性宽松预期回暖,内部系列政策举措推动,本轮上涨行情或有望延续,建议关注高分红、科技创新、消费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5.png

长城基金

 股指震荡调整,AI热度不减

配置层面,当前处于景气验证和政策等待期,行情或将阶段盘整+结构调整,全年主线把握仍为重点。当前景气预期确定性有限,以及年报季/一季报期将至,业绩确定性仍为当前更受重视的因素。

具体方向看,一方面关注政策端明确受益的方向,重视两会所提财政刺激下明确受益的方向和产业催化的方向(Kimi等),包括设备和消费更新(机床、工业母机、汽车、家电等),电网设备,AI相关的芯片、算力、服务器等。其中出口的设备和耐用品还有望受益于海外景气修复(联储经济预期刚上调)、国内外需求共振。

另一方面关注景气修复下顺周期启动的方向,特别关注核心资产&红利抢筹机会,其中医药消费红利等相对估值仍有不错上升空间,国企现金流稳定、分红潜力大、且受益于国企改革和市值管理。医药消费高股息国企等多重共振或可关注。短期内4月开始博弈业绩,关注业绩确定性更高的国企、电新、机械设备等细分胜率相对增加机会。

金鹰基金

金鹰周评|市场轮动加剧 市场进入密切观察期

在风格再平衡中应对市场变数。日度级别的市场轮动从侧面或反映市场资金对行情延续性保有怀疑,市场进入密切观察期。2月信贷社融低于预期,但1-2月经济数据表观略超预期,从我们中观高频数据观察来看,在出口和春节服务消费下,今年开年前两月经济基本面确实有较去年年底有所改善,但后续的持续性有待观察,经济仍会在波折中修复,此前过度悲观的经济预期在本轮反弹中也得到修复,市场往后将经历对一季报等业绩因素的考验。另外,近期外围流动性环境在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得到部分改善,美债利率在回弹到4.3%后再度回落至4.2%,美联储降息预期总体变化不大,我们延续此前的判断,在利率折返跑中美联储降息的方向依然未变。

行业配置上,维持风格再平衡,关注业绩支撑方向顺周期的估值修复,以及大盘蓝筹和中字头,高股息亦可逢低布局。科技制造方面,在催化加持下,成长方向当前依然呈轮动,但随着4月业绩披露的增多,多数科技主题方向仍会面临业绩的挑战,当前AI已轮动到应用端,后续可轮动扩散的方向有限。顺周期方面,近期顺周期的上涨是风格再平衡的结果(市场高切低),对有业绩支撑的出行链&出口链&低估值的顺周期方向仍会有估值修复的机会,此外大盘蓝筹和中字头亦可关注,高股息在回调后亦可逢低配置。

image.png

3月25日 19:00

对话  对话资瑞兴|资管行业只有一条命

感兴趣的用户可以登录中国基金报APP预约观看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