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市:市场短期震荡 风格或回归均衡

2021-10-11 20:10

宏观

市场短期震荡,可均衡结构

国内方面,经济下行压力下政策持续宽松、中美缓和预期也将支撑风险偏好。经济下行压力下,四季度预计政策将持续放松。8、9月份经济数据持续不达预期,9月PMI回落至荣枯线下,叠加“能耗双控”与“限电限产”,国内经济快速下行。内外部压力下,四季度政策将持续放松:一方面,监管层已在保障煤电企业购煤等合理融资需求,加快释放煤炭产能等,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当前货币已然宽松,专项债发行也在提速,甚至房地产政策也有松动迹象,四季度财政、信贷有望持续发力。

海外方面,市场波动加剧,但对A股均为阶段性扰动。美国9月非农远低于预期,通胀压力仍较大。尽管美联储taper步伐逐步逼近,但在充分预期的背景下,美股难以受到显著冲击,但需关注美债收益率上行节奏和幅度可能对A股形成的阶段性扰动。

风格预计将出现一定均衡,可关注:1)高端制造仍是中期主线,持续作为基础配置,以光伏、新能源车、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高景气趋势不改;2)消费估值经过前期的一定程度调整后,展望明年或出现配置价值;3)金融地产,宽信用条件下金融地产行业估值修复的动力和空间兼备。

债市

多空因素交织,利率短期震荡为主

海外经济延续复苏,美国就业市场恢复虽不及预期,但Taper节奏已经基本明确。

国内方面,外需较强但内需偏弱的格局仍然延续,基本面下行压力增加,限电限产影响下上游供给约束较强,PPI将进一步走高,需求受到影响。基数效应减弱,10月社融或企稳回升。政策方面,央行MLF等额续作且加大逆回购投放力度体现出对流动性的呵护态度。资金面方面,四季度利率债供给量较大和理财净值化转型可能给资金面带来扰动。

转债策略上,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延续,国内经济处于下行趋势且叠加缺煤引发的限电限产抑制中下游需求,但资本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上市公司盈利相对具有韧性,国内外通胀预期偏短期。把握政治局会议的高端制造等产业引导大方向,把握行业景气度较高可持续、业绩增速较好且估值较为合理的成长个券,以及部分估值回落的价值个券。

热点解读

中美改善、双控政策、消费板块

中美关系改善: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从两国元首通话到杨洁篪与沙利文、刘鹤与戴琪会晤,尽管双方仍有分歧,但建立了沟通机制,以及不扩大激化矛盾的共识,预计在中美元首会晤前,将为市场提供一个偏利好的政治环境。且美方反复强调responsibly manage the competition,意味着美方将接受中美将长期共存的基础,对华政策将更加务实,市场对于部分商品关税豁免的预期提升,但钢铁、光伏、半导体仍面临摩擦反复的风险。

双控政策变化及应对: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压力加大,国家政策出现转变。从发改委回应来看,限制“两高”无序用电的排序大幅靠后,增加供给的排序大幅提前,主要手段包括阶段性释放产能和增加进口。目前已看到内蒙阶段性核增产能通知,预计由于煤炭供应不足造成的电力紧张将有所缓解,由于能源紧张造成经济失速的风险显著降低;另一方面限制两高的原则仍未发生变化,预计高耗能原材料仍将维持紧平衡,在三季报催化下,部分周期股经历前期调整后,或仍有超额收益的机会。总体来说,能源保供新举措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但需要跟踪措施落地的效果(煤炭产量、煤炭价格、各地用电行业限产情况等)。

消费板块:经过近三个季度的调整后,从长期的投资价值、估值和行业比较、经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来看,消费的防御性、相对价值和长远的投资价值已非常明显。商务部颁发了促进消费的通知,部分企业在承受了较长时间的成本压力后开始提价,意味着政策信号和基本面信号均已出现,加上调整后的消费板块的估值趋于合理、风险大为释放,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另外,共同富裕的实现必将推动我们的消费迈上新的台阶。随着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普通大众富裕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大众消费和消费升级方面均会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我们可能正迎来新一轮消费上升周期的开始。

大消费板块具体关注,包括食品饮料(乳业、白酒、预制菜等)、医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疫苗、医药等)、家电(大白电、家庭清洁类电器等)、休闲服务、农业等。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非基金宣传推荐材料。上述观点仅为当前观点,不代表对未来的预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未来中信保诚基金旗下产品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如因为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中信保诚基金不承担更新义务。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不代表中信保诚基金立场。投资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过往业绩不构成任何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和本金安全。基金的投资策略、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合同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购前请认真阅读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和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需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匹配检验,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