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果下午茶 | 为什么以理性著称的硅谷顶流 在那一刻“集体疯狂”?

2023-03-16 10:10
图片

3月10日,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美国硅谷银行总部,一名员工宣布该银行被加州监管机构关闭,并由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控制。


为什么硅谷银行的“惊魂48小时”,被称为美国创投圈顶尖头脑的“集体性歇斯底里”?

图片

硅谷风投界的同行朋友们,我真是“谢谢你们了”。你们作为出色的意见领袖,在过去48小时,引发了硅谷银行的存款挤兑,差点摧毁了硅谷银行——它可是我们这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机构之一。

风险投资人布拉德·斯夫卢加(Brad Svrluga)实在是忍不住,在上周五的推特中嘲讽了一番自己身边的这些全球“最强大脑”和硅谷“科技领袖”。布拉德在硅谷耕耘多年,是Primary Venture Partners的创始人兼普通合伙人。


目前,硅谷银行的用户权益已经得到了政府机构的偿付承诺,这场风波算是暂告段落。但亲历惊魂的各界专业人士,则已经开始了对这场风波的分析与反思。其中,被提及最多的问题就是,硅谷银行的客户,都是极其优质的客户,为什么这些极致聪明的头脑并未阻止这次恐慌蔓延,反而助推了它?

图片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Twitter(推特)推动的银行挤兑!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主席帕特里克·麦克亨利(Patrick McHenry)在一份声明里这样描述硅谷银行的崩溃。

图片



回放


01

硅谷的集体性“歇斯底里”

“你们公司的钱转走了吗?”


3月9日,硅谷的心脏陷入了从未有过的恐慌。大家见面的寒暄都变成了这一句询问和随之而来的苦笑。


从一条短信息开始,硅谷创投圈开始了一次从私发短信,蔓延到社交平台的集体“歇斯底里”。


硅谷银行是美国第一家专注于服务创业公司的金融机构,与硅谷风投机构和创业公司有着极为密切的共生关系。美国一半通过风险投资融资的创业公司都与硅谷银行有业务往来。同时,硅谷银行的大多数客户都就职于科技行业,而且处在一个彼此紧密相连的社交圈层之中,恐慌通过社交媒体,以指数增长速度,在朋友圈间急速蔓延。


就在上周二,硅谷银行连续第五年获得了《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年度全美最佳银行之一。


然而两天以后,硅谷银行的舆论危机就达到了顶峰,硅谷银行的关键词“SVB”在推特上被转发了20万次,在几位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和CEO不断地发帖和删帖之中,硅谷银行的股价一天之内下跌了60%。


很多在全球范围内备受敬重的投资大师,都在这次挤兑中“落井下石”。


上周四当天,硅谷投资界的意见领袖,《从0到1》的作者,亿万富翁彼得·蒂尔(Peter Thiel)领导的风险投资基金Founders Fund就提取了全部存款。


曾在2008年准确预测次贷危机的投资者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在推文中警告道:“今天,我们可能又看到了一个安然公司。”(当然,他现在已经删除了这条推文)


潘兴广场的创始人,被《福布斯》称为“小巴菲特”的明星投资人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写了600多字的推文,提醒美联储只有48小时的时间救助硅谷银行,否则“世界会崩坏,末日会来临”。


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和杰森·卡拉卡尼斯(Jason Calanacis),这对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人兄弟,同时也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以及PayPal创始人的“亲密挚友”,开始一唱一和地煽动银行挤兑:“我听说这些银行没事,但与此同时那些聪明的狠人都在从这些银行取钱,这就是囚徒困境。”

图片

尽管也有人在呼吁大家冷静:“我们的行业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这份来自风险投资家马克·苏斯特(Mark Suster)的提醒,几乎无人理会。


上周四的硅谷,科技精英们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这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先取钱的人拿到100%的现金,而后取钱的人会两手空空。


而硅谷银行本身,则早已在重压之下,关闭了推特账户。


感叹


02

银行倒闭的速度从未如此之快

对这次风波,《美国金融恐慌200年》一书的作者汤姆·瓦尔塔尼安(Tom Vartanian)感慨说:“银行倒闭的速度从未如此之快。”他在 1980年代后期的储蓄和贷款危机期间,曾担任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的总法律顾问。


他回忆起以前的场景:“当我们关闭储蓄和贷款银行以阻止挤兑时,我们常常让银行在柜台窗口堆放现金,这样人们就可以看到它,以平息他们的焦虑心情。然而,经常发生的情况是:人们会看到这些现金,但他们仍然会排队取出钱,而且他们还可能会马上把钱放回银行。拿到钱的事实,才会让人平静下来。”


这次银行挤兑虽然与过去有很多共性,但学者认为,数字化银行引以为豪的线上转账也让这种挤兑速度极大地提升了。上周,硅谷银行的客户在一天内,提取了420亿美元,占该银行总存款的近四分之一。


马克·吐温说过:“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半个地球了。”即使在远古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也非常的快。那时,人们会在街上,观察身边其他人的反应。然而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让储户们不断地看到“账户冻结”、“取不出钱”等等让人恐慌的消息,足不出户就加入了一次恐慌情绪的助推。


反思


03

最聪明的头脑引发的恐慌

“煽动银行挤兑的火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好的,我不想成为推波助澜的人”,金融软件初创公司 Runwa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iqui Chen删除了他关于SVB的一些推文。


硅谷顶尖聪明和理性的头脑也在反省,在那个崩溃的周四,自己有没有可能做得更好一些?


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学教授罗伯特·萨波尔斯基,曾经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来解释人类的压力应对系统:为什么斑马不会得胃溃疡?


罗伯特教授提到,斑马也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比如它正在岁月静好地吃早饭,一抬头,忽然发现一只狮子正在盯着自己——“大意了,早饭竟是我自己?!!”此刻这匹懵圈的斑马会瞬间进入到一种应激状态,大量分泌肾上腺素,保证自己在生死时速的狂奔中,以极致的状态逃命。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当斑马处于压力下的应激状态时,它很兴奋,但很短视。它不会考虑到未来几天或者几周会怎么样,而只能想到现在这10分钟里——“我要活下去”。


其实人类的压力系统也有类似的功效,同时,我们并没有进化到可以很好的区分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当人有心理压力时,同样会开启应激体系。就像在过去的那个周四,很多人只想着现在要拿到钱,甚至考虑不到下周或者下个月会怎么样。当你出现类似状态时,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应激状态下,人不会考虑长期,只会聚焦在现在;


第二,人并没有斑马那么擅长关闭应激状态,回归平静,所以斑马不像人会因长期承压而导致胃溃疡。


在周遭的人都被压力驱动时,不要被影响,尽力保持头脑的冷静和内心的平静。至少不要得胃溃疡。


图片




图片

泉果博物馆

《破碎瞬间:一朵花的时间》

艺术家:马丁·克里马斯(Martin Klimas)


拍摄物体的破碎瞬间,是德国摄影师马丁·克里马斯(Martin Klimas)的标志性创作手法。


物体破碎的瞬间,也是物体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关键节点。Klimas迷恋于捕捉这种“质变”的哲学瞬间。


一朵玫瑰,本来应该经历一个完整的从绽放、盛开到凋谢的缓慢过程。但Klimas却通过改变外部环境,让这朵玫瑰瞬间破碎——他把玫瑰花浸泡在液氮中冷冻,让花瓣变得像蛋壳一样松脆,随后,他用气枪喷射这些液氮中的玫瑰花朵,花朵在高速撞击地面后瞬间碎裂,绽放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