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盘中出了个大消息。
早上11点左右,市场疯传一个关于微信、支付宝限制个人收款码的消息。
然后市场就嗨了,有人认为这条政策跟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有关系,数字货币板块直接从-1%拉升到+8.8%,半小时暴涨近10%。
其实这个通知最早在今年10月中旬就出来了,当时央行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堪称是条码支付最严监管。
严格在哪?我们分开来说。
一是,限制个人收款码远程收款。就等于从明年3月开始,个人收款码会限制远程收款功能,到时候可能变成动态收款码,不再具备打印功能。
如果你情况特殊,确实有远程收款的需求,那可以去申请,通过审核以后才能用。不过交易金额、二维码使用次数都有限制。这条主要是为了防止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二维码远程支付,洗钱、诈骗和赌博等非法活动。
二是,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收款。因为很多小商户都是用个人收款码收款,但是微信、支付宝提现都需要手续费,导致大量资金出不来,一直在里面内部流转。而且,由于个人码不算在商户经营资金里面,可能有偷税漏税的嫌疑。
如果明年3月以后,经营收款的个人收款码必须换成特约商户码,支付宝、微信的竞争力明显就下降了,因为商户码有一定费用,跟银行、聚合码的费率差不多。
等于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对银行和聚合支付服务商是利好。
三是,区分个人和商户的分类管理。这是因为个人收款不受监管,不用上报信息,而特约商户信息都会上报给银联。
这条新规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未来支付行业可能重新洗牌,由支付宝、微信的第三方支付,到虽然不具备支付牌照,但是通过聚合各种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的第四方支付。
本来已定的支付格局,现在被重新打破,让市场重新关注区块链、数字货币等金融科技领域。
现在市场上金融科技相关的主动型基金很多,但是被动型基金却寥寥无几。我翻了一下,发现一个和金融科技最相关的指数——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
指数样本数量一共41个,行业分布也比较符合主题,信息技术占72.4%、金融地产占25.1%、可选消费占2.5%。
虽然官方统计中有地产和可选消费,但是可能是归类偏差,实际里面并没有地产和可选消费股,41只全是纯正的金融科技。
指数半年更新一次,最新的前十大成分股中有3只金融地产股,分别是东方财富、同花顺、指南针;7只信息技术股,分别是恒生电子、润和软件、国民技术、广电运通、新大陆、拉卡拉、金证股份。基本都是金融科技领域的龙头公司。
目前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的有3只ETF,分别是博时金融科技ETF、华夏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
不过也有三个风险:
一是,基金规模都比较小,最大的博时金融科技ETF才2.02亿,最小的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只有0.52亿,有清盘的风险。
因为只要连续2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二是,成立的时间都比较短,3只基金都是今年成立。衡量指数基金好坏的跟踪误差、跟踪偏离度、信息比率等重要指标还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
三是,虽然支付竞争格局改变,但是这些金融科技上市公司有多少能真正参与其中,能给这些金融科技公司带来多大收益,还是值得观察的。
2021-11-26 19: 58
2021-11-26 19: 54
2021-11-26 19: 49
2021-11-26 18: 15
2021-11-26 18: 14
2021-11-26 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