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03 | 历史进程中的银行

2022-02-17 21:27

游戏没变,只是换人了。

1998年夏天,安徽老乡茶余饭后的最大话题还是惊心动魄的抗洪,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进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历史洪流。


这一年的8月,面对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安徽省政府跟手握巨量信贷的国家开发银行达成协议,把芜湖市作为试验田,推出了三项改变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制度安排——


(1)芜湖市政府成立“芜湖建投”,绕开了1994年《预算法》对地方政府财务投资的捆绑;


(2)芜湖市政府向芜湖建投注入土地、公路等资产,让以后芜湖建投可以拿这些资产向银行贷款,就此绕过了限制地方政府担保资产的《担保法》;


(3)芜湖建投把未来的卖地收入做成了抵押品,“以土地出让收益质押作为主要还款保证”,向银行贷款,形成了银行先放贷,政策拿钱搞基建,城市发展土地增值卖地还钱的完整链条。


在地方政府“甩开膀子”、银行天量信贷支持的情况下,芜湖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引来各地仿效,“地方融资性平台”就此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战争年代枪杆子里出政权,发展年代贷款里出基建。以致于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有句名言,“银行没有那么多坏账,中国哪来那么多富人。”


原来地方政府是吃财政饭,收上来的税减去体制内要发的工资,四舍五入等于零。要跨越式发展,要经济转型,背后都是一次大规模信贷扩张,在闻风而动的二级市场上,也构成了“银行放贷-资本品牛市-原材料牛市-银行业戴维斯双击”的轮动链条。


现在要稳增长,再一次信贷扩张不可避免,问题是谁来做,怎么做?


2020年蚂蚁上市失败是一个信号枪。过去几年,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在放贷,要么放给自己的用户,要么放给自己平台的商家,然后打包成abs让银行接盘,银行再打包成理财产品让投资者接盘。


比方说,李佳琦要借钱用于双十一周转。互联网公司有数据,根据订单数量就可以给放贷,一秒钟到账。银行没有数据,看了一眼李佳琦的资产,要不你把上海刚买的房子押上,我们可以给你贷2000万。


互联网公司有“效率”,所以30亿资本金能放出来3000亿贷款,银行有“安全”,所以深圳上海房价上天。


此役过后,互联网开始全面下跌,资本品先进入牛市,随后原材料走强,丐帮还没翻身,但港股银行板块已经悄然崛起。


本期对话音频,节选自本周的“连线猫头鹰”。本期连线,猫头鹰请到了国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他是市场上对金融行业理解最突出的卖方分析师之一,同时也是公众号“王剑的角度”主理人,书籍《回归本源:我眼中的互联网金融》和《王剑讲银行业》的作者。


作为猫头鹰调研基金经理服务的一部分,“连线猫头鹰”每年至少与150位基金经理进行线上对话。如果你已经是猫头鹰的用户,请联系对口销售参会;如尚未成为猫头鹰的用户,请添加猫头鹰工作人员,咨询详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