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解析市场冰点投资策略

2022-03-09 15:05

年初往往是公募基金发行的高峰期,也即各家渠道争抢的“开门红”,但今年却没有红起来。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2年1月公募基金合计发行105只,总规模973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85只,发行规模745亿元。进入2月,公募基金发行更加惨淡。全市场公募基金仅发行16只,累计发行规模68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11只,发行规模42亿元。


从平均发行额来看,今年1月份基金平均发行额仅9.27亿元,2月进一步跌至4.3亿元,相当于去年平均水平的1/3。甚至低于被称为黄金底的2018年10月,当时基金平均发行份额仍有7.5亿元,虽然当时上证指数只有2449点。


基金发行规模和A股指数有关系吗?


我们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分析了2010年至今的数据,蓝线是权益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黄线是沪深300指数表现。


图片


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基金平均发行规模与沪深300指数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即基金发行的顶峰对应着市场的顶部,基金发行的谷底也对应着市场的低点。


● 造成相关性的原因或许是

  • 当市场向好、牛市来临的时候,投资者买入热情高涨,基金发行平均规模大幅提高。

  • 当市场下跌、熊市来临的时候,投资者情绪降至冰点,基金发行平均规模大幅下滑。


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


基金行业有句老话: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为什么“不好发”的时候会“好做”呢?

● 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1、新基金建仓期由于仓位较低,能够较好应对市场大幅波动;

2、市场回调有利于优质公司高估值逐步消化、股价回归更合理区间,基金经理能较从容地以更优价格买入优质标的;

3、市场风格快速轮动时,新基金具备更大的调整空间,能更好适应市场风格


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前的寒冬究竟是凛冬未已还是黎明将至?


当基金“不好发”的时候,入场的投资者收益如何呢?


历史的数据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我们筛选了近年来的5次基金发行平均规模的低点,分别是2017年1月、2018年7月、2016年12月、2019年6月和2020年3月。


时间

总数

发行份额(亿份)

平均发行份额(亿份)

2017年01月

62

240.27

3.88

2018年07月

52

228.90

4.40

2016年12月

138

744.52

5.40

2019年06月

73

576.28

7.89

2020年03月

152

1,350.52

8.89

(数据源自wind)


以中证股票型基金指数(H11021.CSI)作为测算指标,模拟测算了在基金发行的冰点当月第一个交易日买入,并持有至今的收益情况。


时间

持有至今收益率

年化收益率

2017年01月

66.96%

10.79%

2018年07月

71.84%

16.44%

2016年12月

57.41%

9.32%

2019年06月

63.04%

20.14%

2020年03月

31.13%

14.99%


通过数据不难发现,如果在基金发行的冰点买入并持有至今的话,收益率还是不错的。除却2016年12月买入的并持有至今的年化收益率为9.32%外,其余四个时点买入的年化收益率均超过了10%,甚至有三个时点的年化收益率超过或接近了15%。


可见,基金发行受阻并不意味着基金的配置价值也同步降低。相反,这个时候或许正是基金布局的好时机。正如逆向投资大师约翰·邓普顿所言: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


这份基金市场发行冰点时的投资策略,你get到了吗?


图片

风险提示:以上模拟数据为简单模拟测算结果,仅为佐证、说明本文观点所用,不代表真实收益,不作为投资策略推荐和收益保证,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和收益承诺。以上内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须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及公告,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和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