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开年,以CXO为代表的医药高成长高估值板块的大幅下杀后,回过来看年报、一季报,核心标的的基本面依然很强,但估值泡沫已经没有了。
这个时候很多子行业的性价比已经非常明显了,可能短期由于筹码原因部分板块受压制,但我们觉得至少医药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已经比较低了。最大的风险因素可能还是来自于市场,因为今年确实市场偏好度比较低,国内的经济基本面向下、全球资金收紧以及地缘政治等原因扰动,股市比较低迷,不太好赚钱。元旦以后,大家其实对整个医药的投资都很悲观,不是好东西估值太贵、筹码太集中,就是没有新的投资主线,那个阶段我们确实把仓位降下来了,因为不知道买什么。但2月底全球疫情大爆发以及英国率先公布放弃防疫,医药今年围绕疫情出现了新的投资机会:首先是抗原自检、特效药、疫苗这三块基本成为我们放开的前提,那如果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只有一年左右时间的话,这一块会有非常大的增量市场;其次是放开后,我们的医疗体系将受到非常大的挑战,那么医疗新基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主线。这么来看,今年医药的投资还是有结构机会的,虽然整体股市比较差,医药相对收益应该比较明显。”
“当前市场仍然面临非常多的不确定性,相比2018年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俄乌冲突叠加国内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是系统性的,对于长产业链条的高端制造业打击尤为严重,目前难以判断战争和封控的影响何时解除,也就无法量化地评估对于相关公司基本面的影响。同时叠加资金面的因素,预计在风险事件的影响明朗前,科技成长板块仍将继续承压。作为应对,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风格均衡化和持仓调整,争取在弱势阶段控制回撤。不过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大幅调整之后,科技成长板块的整体估值已回落至很有吸引力的区间,个别公司甚至已调整到2018年的估值底部水平,但大多数公司的基本面要远好于2018年。所以我们仍维持了对于科技成长板块的重点配置,相信在不确定性解除之后,板块将迎来估值修复。出口产业链在经历2020年下半年的繁荣后,2021年虽然收入维持增长,但利润受到原材料涨价、海运运费上涨、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导致增收不增利,股价也受影响有较大幅度的调整。展望今年,虽不确定性仍在,但导致利润受到侵蚀的因素皆有望改善,且多数公司的估值已位于历史估值下限,长期来看空间较大。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的业绩证明并不能替代基金托管银行的基金业绩复核函。投资前请详阅《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