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频繁震荡背景下,有一类基金受到了投资者追捧,那就是“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同业存单”,普通投资者听起来可能比较陌生,那它到底是一类什么资产?为什么近期会如此火爆?马上进入今日份科普时间!

按官方定义,同业存单是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市场上发行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似乎听起来比较拗口,我们不妨拆解一下:所谓“存单”,比较好理解,就是银行办理储蓄业务的一种信用凭证。类似于我们去存款,银行会给一个存折作为存款证明。
所谓“同业”,意味着这一存单与日常所见的存折又有所不同,并不是银行给储户的,而是银行同行之间发的存单。这里的“同业”专指的是金融业中的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央行认可的其他金融机构这四类。
银行虽然是“钱仓”,但也有流动性吃紧的时候,通过发行同业存单,可以自身存款为抵押,向金融行业的小伙伴借钱应急;而对于购买同业存单的机构来说,就相当于借钱给金融同行,风险比一般借贷要更低一些,而且也有利可图。总结来说,同业存单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存款证明”,机构买入同业存单可以凭此获取利息收入。与咱们老百姓的存折不同,同业存单可以质押和转让,并且期限在一年以内。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我国同业存单规模已接近14.6万亿元,为银行提供了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今年以来由于国内疫情反复、国际地缘关系尚不明朗、海外流动性收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权益市场震荡下行,目前来看部分不利因素仍未完全消化,后市或将反复震荡。相对而言,同业存单是一类风险较低、波动较低的投资品类。业内人士表示,同业存单等货币市场资产受益于宽松的货币环境,预计走势平稳,投资者希望从确定性中寻找安全边际。(中国证券报《同业存单指基成“市场宠儿”新基发行冰火两重天》,2022.4.29)同业存单具有流动性好、风险相对较低、久期较短等优势,但过去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包括基金公司及旗下基金产品、各家商业银行、境外金融机构、银行认可的其他机构,可以通过全国银行间市场购买同业存单。自2021年以来,公募行业的一类创新产品诞生并扩容——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这使得个人投资者能够以更便捷的方式参与同业存单的投资。不过作为一个创新品种,目前市场上的此类产品还比较稀缺,在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备受热捧。基于同业存单的诸多优势,此类资产具有较强的普适性,适合多类人群持有,能够满足更广泛投资人群的投资需求。如果你也是以下投资人群之一,不妨考虑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同业存单资产:1,有流动性需求,希望寻找短期闲钱理财工具的投资者。2,有资产配置需求,希望分散权益基金较高风险的投资者。3,有理财需求,但风险偏好较低,希望投资风险较小、波动较低产品的投资者。如何布局同业存单类资产?银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015823),将于2022年5月23日起正式发行!精选AAA优等生,有望成为你的“闲钱理财好帮手”。AAA级同业存单是指发行主体的评级为AAA,该类同业存单信用评级最高,发行方违约风险相对较小,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银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基金跟踪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931059),该指数选取银行间市场上市的主体评级为AAA、发行期限1年及以下的同业存单作为指数样本,反映AAA级同业存单的整体表现。此外,该基金还可投资于债券、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工具,并根据市场情况调整配置比例,为组合增厚收益空间。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银华中证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还具有门槛低、费率低、兼顾流动性等优点。1元即可起购,不收取认购费/申购费,7天持有期满后不收取赎回费。另外,本产品每个开放日均开放申购,基金开始办理赎回业务后7天持有期满的下一工作日即可随时赎回,方便投资者灵活运用闲散资金。本产品的拟任基金经理是王树丽女士,现任公司固定收益部现金管理部总经理、执行总经理,具有8.5年从业经验,现所管产品规模超1400亿元(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2.3.31)。王树丽女士拥有短期理财、场内货币、中短债基金等多类产品的管理经验,经验十分丰富。在投资的过程中,王树丽女士也时刻将组合流动性安全放在第一位,力争在稳健操作的同时积极把握市场的配置性机会和交易性机会。权益市场起起伏伏,持有银华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代码:015823),有利于平衡资产配置组合中高风险资产的波动,不妨为自己增加一个较低风险投资选项!尊敬的投资者: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