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小课堂】理性投资,从你我做起

2022-05-31 08:24
经济学中的所谓理性指的是规避风险的前提下,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最满意的方案。对于我们这些 “小散”来说,大多数没能从投资中获益,主要是个人投资者理念不清、习惯不好、策略不明,容易出现“高买低卖”、“盲目跟风”、“套牢不卖”等错误的交易策略。
如何做到科学、理性地投资呢?不妨听小编娓娓道来。


首先,要做到理性投资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选择一个投资方向。


一、了解自己



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请先自问几个问题:
1、你的收入有多少,可以应付投资以及一些不确定事件发生吗?你的收入中有多少是可以作为投资的?
2、你是风险厌恶型还是风险偏好型?
3、你懂多少金融投资知识?
了解自己是做好投资理财的基础。在做投资前,首先应该掌握自己的财务资金使用情况,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此外,还应该对自己过往的投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最后设定自己的理财目标。


二、了解产品



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可投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每种产品的风险和投资收益都有差异,只有对产品真正了解,才能在投资中做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


三、合理配置



资产配置就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理财产品的投资比例,在了解自己、了解产品的基础上,合理进行资产配置是获得投资理财成功的关键。


四、定期修正



理财方案和资产配置不是说一旦制定就不再更改,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收入、目标和投资环境也都在不断变化,所以应定期对理财方案进行检视,必要时适当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理财方案适合自己。


其次,要做到理性投资,必须避免以下误操作。




频繁交易,增加交易成本







有些投资者短期内交易次数过多或者在仓位很重的情况下频繁交易。这意味着投资者的理性程度较低,所以交易趋于随机化、盲目化,这会极大地增加交易成本,而且频繁操作也意味着犯错的概率增大。
究其原因,散户投资者尤其是那些入市较久的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对自己看好的成长区间深信不疑,而在市场波动情况下又容易反悔;另外,过度乐观、过度反应等认知偏差都会造成过度频繁交易。
要避免过度频繁交易,就要学会挑选有价值的理财产品,调整心态,学习价值投资者的做法,延长持有时间,“做时间的朋友”。




盲目跟风,追涨杀跌







有人认为跟风行为是省事又高效的投资方法,以为可以坐等收钱,却不知道市场有诸多不确定性。羊群效应具有传染性,盲目跟风的投资者很容易追涨杀跌。
当然,跟他人的选择一致,在出现投资损失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进行自我安慰。这也是散户尤其热衷于各式股评,希望从中获取所谓内幕消息或者独到分析的原因。不曾想跟风似的追涨杀跌,一旦群体跟风误操作,反而损失惨重,这时就后悔莫及了。
可见,在投资中盲目跟风投资就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从众跟风、追逐热点是投资者普遍心态,跟风往往会让他们付出代价。市场常常摇摆不定,投资时间长,难免会听闻一些风言风语,投资者要辨明真相,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寻找投资机会,结合自己实际理性做决策。




理性研究,却非理性投资







也有一些投资者认真研究市场,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技术分析,但金融市场经常面临各种外在市场变化因素导致的波动,所以这种理性驱动的投资在波动环境中就显得不够理性。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投资者听信一些所谓的“大牛”、“大咖”、“大V”的形势分析,认同其趋势判断,采取跟随性投资策略,但往往陷入僵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投资者非常容易获得信息,但各类信息并不一定都是正确、及时、全面的。如果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看似理性的投资,实际上会让投资变得危险,适得其反。


最后,要做到理性投资,还请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投资者应自觉远离以高收益为诱惑的非法投资咨询机构,摒弃一夜暴富观念,切勿被非法分子高收益高回报的虚假信息蒙蔽双眼,时刻保持理性投资心态。
只有善用“理性投资”观念,才能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做出冷静的投资行为。“从我做起”,共同营造良好的投资文化和理念,持续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充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共同努力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资本市场。


今天您又GET到了多少呢?

跟着小编一起天天学知识,

明明白白投资,轻轻松松理财!

下期华泰小课堂我们不见不散!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作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情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基金投资有风险,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敬请投资人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更新)、《基金产品资料概要》(更新)等基金相关法律文件,关注基金的投资风险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