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大风险因素高悬,为何我们不应过于悲观?

2022-07-26 20:06

内容摘要

  • 环球股市6月份下跌,受政策正常化、环球增长放缓忧虑影响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通胀居高不下及政策收紧继续限制市场表现

  • 投资者宜采取防守性配置,注重筛选

Q1 6月份全球市场有哪些主要看点?

投资者忧虑政策正常化、环球增长放缓和对企业基本面的影响,打击投资意欲,环球股市于6月份下跌。

美联储在5月份加息50个基点后,由于通胀高于预期,所以在6月份把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1.50%-1.75%。美联储主席也表示要经济「软着陆」会是「极具挑战性」。同时,欧洲央行也宣布自7月1日起结束根据资产购买计划进行净购买,并有意在7月份政策会议上把主要利率提高25个基点。

在环球央行政策正常化和实际收入受压的背景下,增长下降及通胀上升的趋势可能会持续,而且可能要到2022 年底才会好转

债券市场方面, 通胀数据居高不下促使各国央行采取更鹰派的言论及行动,环球政府债券下跌(收益率上升)。十年期美国国库券息率在3%左右的水平浮动,欧洲政府债券息率也上升。

商品市场方面,环球需求前景恶化及美元日益转强对油价构成下行压力,石油本月报跌。

Q2 未来几个月我们预计会关注哪些重点?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通胀居高不下及政策收紧继续限制市场表现。

增长放缓及通胀上升对众多政策官员构成挑战 ,且情况将因能源价格上涨而加剧。在经济周期的中段,亦将会出现政策分歧。我们预期 2022 年联储局将合共加息 325 个基点 ,并于 2023 年初进一步加息 25 个基点两次 。美国财政政策也会拖累经济增长。美国经济于 2023 年陷入衰退的风险上升。

可是, 我们认为不应持过度悲观的观点 。目前政策环境仍然宽松,劳动力市场紧张,应该在今年内支持环球经济增长,并限制经济大幅倒退的风险。另外, 加息因素已在价格中充分反映,而且利率可能在低于过往高位的水平见顶,局限了下行风险。 

在基数效应、汽车价格传出利好消息及需求降温之下,预料价格压力将于今年稍后时间有所缓和。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 适宜采取防守性配置 ,意味注重筛选,而非大幅减少股票持仓

我们聚焦股票的区域、风格及主题配置(例如价值及质素)、固定收益的入息策略(例如亚洲固定收益、某些环球信贷)、抗通胀及「实物」策略(例如商品、基础建设)。




风险提示(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本视频作为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不属于基金的法定公开披露信息或基金宣传推介材料。

本视频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基金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本公司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敬请投资人在购买基金前认真考虑、谨慎决策。

本视频由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提供,其著作权归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汇丰环球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者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对本文件进行复制、发表、引用、刊登和修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