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从来不缺机会,但能够真正把握的人并不多。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三年前,新能源车行业正因为补贴退坡而处于至暗时刻,牛勇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投资经验和对市场敏锐的判断,看到了这条赛道的广阔空间。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他从2019年的四季度就开始介入新能源板块,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2021年和2022年初的“信仰考验”,牛勇一直坚定。(持仓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
他的不斐业绩,也再次印证了大家对他一贯的认知——“看得准,看得远,拿得住”。
往回看,“押中赛道”收获颇丰;向前看,找方向难、坚持更难。
“‘机会’和‘机遇’,虽只差一字,其实内涵大不相同。我们可以在股价波动之中,抓住阶段性的市场“机会”;但只有在穿越周期、看淡波动、把握大趋势之后,才可能抓住中长期的历史‘机遇’。”
牛勇坚定的背后,是历经数次市场风格切换、多年投资经验磨砺后得到的投资体系。
成长投资是极具生命力的
寻找确定性高的成长股,是牛勇一直以来践行的投资理念。
做投资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格雷厄姆奉行的价值投资,即寻找一些价格便宜、几乎不太可能大幅下跌的东西;另一种则是费雪推崇的成长投资,核心就是要长期持有正确的股票,要看公司未来的成长。
选价值,还是成长?做了十年数量化研究的牛勇对A股的运行规律有自己的认知。
他认为价值投资并不应该和低估值投资划等号,在市场差的时候“捡烟屁股”是一种交易策略,而不是投资策略,真正的价值投资要靠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来创造价值,而高成长性则是给企业插上了起飞的翅膀。只有具备高度确定和非常强成长性的产业或者行业方向才是真正跨越周期的投资选择。
“成长投资是极具生命力的,它的穿越周期不是说没有波动,而是在这个周期恢复之后有望能重新回到高点乃至再创新高。”
2021年12月至今年4月底,市场风格切换,成长板块经历深度回调,有的投资者切换至稳增长板块,成长股投资面临巨大压力,波动当前,牛勇淡定如常。
在他看来做成长投资,一定要珍惜手里的筹码。“这些公司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而由于市场情绪或者短期投资策略的扰动造成筹码被抛出,这时我们不应悲观,而应乐观。”
只要认定公司未来仍能成长,并值得投资,那么就不应该在多头获利的市场卖出股票。
在后续市场迎来的强势反弹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再度充当“反弹急先锋”,也再次彰显了成长股较好的韧性。
业绩增长是股权投资重要的抓手
喜欢打太极拳的他,曾经用太极的“支点”来比喻投资——
“投资和太极一样,需要找到支点,不然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根本立不住脚。打拳没有支点,动作就会散漫、无力;投资如果没有支点,风格就像风中之柳,摇摆不定。”
他将成长股投资的核心,归结为业绩增长的确定性。
“大家看看纷繁复杂的市场,各种波动、各种轮动,但是真正能够决定股价中长期往上的因素,我认为还是公司基本面。”
如果要追求大概率的确定性,就既要利用历史数据总结过去,更要能通过深入研究,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到未来,两者缺一不可。然而,A股市场四千只股票,对于绝大部分基金经理来说,全部深入研究是不现实的。
作为市场少有的、同时拥有较长数量化投研经验和主动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牛勇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通过成长性、盈利能力和市场评价三个角度,对全市场的股票进行一个筛选,对公司质地的量化分析,把优质的公司选出来,就像候选人一样;接下来就要花费90%以上的精力对筛选出来的公司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优中选优;最后再对有较好行业增速和发展前景的公司赋予更高的权重。
他对于成长股的要求非常严苛,力争挖掘出真正有潜力的成长公司。
数学专业出身,又有量化投资背景的他,在前期筛选的过程中就已经占了先机,但他深知历史数据从数学来看虽有线性概率,但投资不仅要看历史现象,也要看原因和未来。
就如同我们永远无法从后视镜里看到未来,主动投资更要前瞻性。
新能源——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
突出的成长性、业绩确定性高、广阔的行业前景是牛勇寻找高成长的缺一不可的三个标准。他习惯于用更长远的视角来观察每一个产业。
在牛勇看来,新能源是长期的政策导向与需求所在,能源是经济中的基础,能源体系的变革将是长期和确定的,投资机会相信也是长期的。
“投资新能源是一个长期的产业机会,这种产业机会比起智能手机的普及过程可能时间跨度会更长,我个人认为至少是5-10年的周期,甚至更长的时间。”
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其成长性毋庸置疑。
新能源板块的崛起是“双碳”背景下必然形成的产业趋势,而将这种趋势演绎到极致便是造就了一个时代,为适应新能源时代的到来,万亿赛道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喊出“弯道超车”的口号到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而后2020年随着特斯拉车型的上市,掀开了新能源车从0—1发展的重要阶段,至此实现的是汽车领域向电动化的逐步迈进,后续可能就是由电动化向智能化、自动驾驶领域开始转型升级。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40万辆,比2020年实现翻番。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随着疫情的逐渐缓解和产业链的复苏,今年六月份电动车销量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至少电动车这个领域,发展空间可能远远没有到头,而且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产品创新刺激需求的阶段。”牛勇道。
新能源的变革,不仅发生在占全球原油消耗30%的交通领域,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是也是能源革命能否成功的核心和关键。
光伏作为所有清洁能源当中的主流,也是当前资本市场投资的主线之一。伴随着海内外需求持续旺盛,国内光伏行业有望迎来装机大年。
“在过去每一次板块大幅调整后,新能源板块都能成为了市场反弹的主线并再次创出新高,其实核心的背景就是产业的投资逻辑可以演绎到它的基本面确实在不断地超预期。”
在牛勇看来,未来无论是新能源车的电动化趋势还是光伏、风电的装机需求都具备高度的确定性。
2022年的当下,能源变革不再是一句空话。
一个产业的爆发,获得政策的极大支持并符合一定的经济规律,最终可以形成穿越经济周期、技术周期的产业趋势。牛勇认为,新能源行业就正在迎来这样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投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对事物变化方向的判断。牛勇对新能源板块的精准而又坚定的布局深刻诠释了“察势者智,顺势者赢”的道理。
如果说,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捕捉到产业的发展趋势,是牛勇数年投资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市场敏锐的判断练就的功力,那么懂得顺应时代发展命脉做到前瞻部署,则是考量一个基金经理对于远方确定性的把握。
风险提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2022-07-28 21: 18
2022-07-28 21: 16
2022-07-28 21: 15
2022-07-28 21: 15
2022-07-28 21: 14
2022-07-28 1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