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政策重点在于用好用足专项债券限额,支持基建投资发力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本年度新增专项债额度在上半年已基本发行完毕,但专项债余额与两会批准的限额之间仍留有一定余地。2022年经过两会批准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在21.82万亿,截至6月地方政府专项债余额在20.26万亿,离限额还有1.56万亿。预期下半年将会继续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用足专项债券额度,支持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另外会议指出要用好专项债,可能意味着专项债的适用范围或将再度扩大。
2、货币政策继续保持量宽价稳,结构性政策仍是首选
6月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因季末因素有所收敛,但进入7月资金面继续保持宽松,资金利率基本回到6月以前水平。当前,虽然国内经济处于持续修复阶段,但修复动能偏弱,货币政策不存在收紧的基础。同时,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已经处于较低位置,海外货币政策紧缩对国际收支的压力仍在,货币政策增量宽松的必要性也不高。因此,预期后续货币政策仍将保持量宽价稳态势,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是央行首选。
3、产业政策聚焦房地产、消费、新能源等领域
产业政策方面,预期后续政策将聚焦于房地产、消费、新能源转型等领域。
房地产方面,商品房烂尾以及强制停贷较为严重地打击了房地产市场的信心,7月商品房销售未能延续6月的回暖趋势。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保交楼、稳民生”,预期后续政策将聚焦于解决房地产行业风险事件。
消费方面,国内疫情持续退坡,消费复苏成为当务之急,前期汽车购置税补贴、智能家电下乡等消费刺激政策陆续出台,随着宏观经济的修复,振作消费的各项政策预期会陆续出台。
新能源方面,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条件好、基础较为牢固,是国内产业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前期关于新能源转型的政策已经不断落地,后续大概率仍将有增量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