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投资中的负面效应心理

华泰柏瑞 2022-09-16 19:02


美国8月CPI略高于市场预期,预示着美联储可能需要维持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引发海外市场的恐慌与回调,A股市场也或多或少受到波及。


近一年里,超乎预料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情绪的驱动下,市场对事件的反应总是超出事件本身的真实影响,在造成市场波动加剧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佳的持有体验,消磨着可能本就有限的耐心与信心,甚至对前路逐渐悲观起来。


此类对负面事件的过度心理反应,正是心理学常说的“负面效应”


负面效应放大悲观情绪


著名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提出,负面效应的力量让我们经常觉得身边的坏消息比好消息更多。这源于我们的祖先为了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去,需保持对危险的警惕,大脑进化出了预警系统,而这种进化的保留使得我们更容易得到负面感受和做出不理性判断。


负面效应不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影响我们,让我们在安定的年代依旧对“不如意”感到焦虑和困扰,也会在投资上放大市场震荡时的负面体验,引起我们的悲观预期,诱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正如罗伊·鲍迈斯特在书里写的,“我们的大脑总是在放大坏的影响,扩大坏的范围,但其实现实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投资之路中起起伏伏不可避免,如果在低谷期被悲观情绪裹挟,倒在黎明前才让人觉得可惜。


负面效应也困扰市场

成为投资的噪音


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往往具有前瞻性。市场表现既包含了当前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的基本面因素,也包含了投资者们在现有信息基础上对未来方方面面的预期。而预期难免带有主观判断,容易被情绪影响,具有一定负面效应。


深究原因,市场长期是称重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而言,股票价格会遵循价值的原则,价值就是股票的重量,但市场的短期表现,实际上是市场参与者报价的结果,心理因素是影响市场参与者报价行为的关键。因此在信息发达的当下,市场参与者身边充斥着情绪化的言论,市场一时表现过于悲观或乐观也就在所难免了。


本杰明·格雷厄姆曾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总结到,“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和不合理的悲观之间摆动”。而在负面效应影响下,不合理的悲观更为突出。


情绪是市场的组成要素,但对于投资来说,这种难以观察、无法预计的因素更接近于噪音。成熟有效的投资体系,需要辨别信号和屏蔽噪音,聚焦到经济和商业运行的本质。


如何应对投资中的负面效应心理


负面效应使我们对不利因素过于敏感,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积极因素。当前,富有生命力的经济体仍在有效的运行轨道中,历史也曾证明,它有足够的韧性去面对挑战与困难,不妨乐观看待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优质企业的成长,一同前行。


那么,如何在情绪化的市场中,成为一个不被负面效应支配的理性派呢?


1、多用望远镜少用放大镜


部分初试市场的投资者喜欢高频率地关注市场热点,充分搜集各类信息,用战术上的“积极规避危险”来解决自己的“焦虑”,但战略上的研判与投资过程中的知行合一可能才是决定我们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


在有效的市场中,没有哪只股票能在“成长性、质量和估值”的不可能三角中,各方面都无可挑剔,当我们用放大镜去观察市场、观察股票,总会找到诸多看空理由。但投资要抓大放小、把握主要矛盾,瑕不掩瑜的企业才是市场中的大多数,它们总能用时间去兑现价值,用望远镜去看宏观经济和微观公司的动态发展,或能够帮助我们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2、保持投资纪律,

用定投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


市场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不存在所谓的最佳入场时机,因此对现有“资金弹药”的管理成为了我们的必修课。而操作简单方便的定投,正是应对不确定性市场波动的最优投资方案之一。

定投提出了“在市场下行周期中积累筹码、拉低平均成本,争取等来牛市获得盈利”的投资方案,在解决择时困难的同时,也抚平内心焦虑,避免了极端情绪支配下的盲目操作,让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去做长期的思考。



我们总会遇到问题的,自从我离开学校,总有人让我卖出股票,他们能给我十多个理由让我不要买入,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也经常听到类似的话。相信我,世界不属于悲观主义者,在距离幸福仅有一步之遥时,干嘛要舍弃掉幸福呢?这个经济体已经在有效的运行轨道中,只需要你有极度热情,一起前行就好了。

——巴菲特


正如巴菲特所说,世界不属于被负面效应困扰的悲观主义者。情绪变化放大的市场震荡终究只是一时的,相信悲观预期会得到修正,经济韧性终会体现,市场这个钟摆也会回归理性和现实。我们只有保持乐观的长期心态,看淡短期事件的片面影响,才能避免负面效应带来的投资操作变形,迎来期待中的光明未来。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仅为投资者教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注意投资风险,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