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泰周报

九泰宏观策略团队 2022-09-29 16:41

受外围市场大跌的影响,A股近期也持续调整。有观点认为,近期市场连续波动调整,背后是海内外不确定性交织共振,导致风险偏好在短期内的急剧收缩。从多项指标来看,市场悲观预期已很大程度反映在股价中,从空间上看调整已比较充分,市场或已接近底部区域。

市场震荡

过去一周,上证指数下跌1.22,沪深300指数下跌1.95%,创业板指数下跌2.68%。风格上,价值风格占优于成长。行业上,煤炭、有色、电新等行业涨幅居前,TMT医药、建材、家电、轻工、等行业跌幅较大。


各行业相对于中证800指数的相对收益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市场分析

经济处于下行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九泰基金整理


房地产销售与投资快速下滑,大幅拖累经济。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九泰基金整理


出口韧性较强但趋势下行:8月出口同比增速7.1%体现了中国出口的韧性,但增速呈下滑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九泰基金整理


PPI同比增速下降:8PPI同比2.3%,相比上月下降1.9%

PPI:全部工业品:当月同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九泰基金整理


通胀水平较低: CPI目前处于较低位置(8CPI同比2.5%,相对上月下降0.2%)。

CPI:当月同比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九泰基金整理

如果我们适度跳开CPI这个指标去观测通胀,比如使用BCI消费品价格前瞻指数,那么目前面临的通胀压力弱。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九泰基金整理


财政政策发力: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2021年四季度以来政府发债明显加快,2022年以来财政支出发力较为明显。

公共财政支出+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值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九泰基金整理

货币政策偏松、资金空转现象


国债利率20213月以来下降:20213月以来,在经济下行和货币政策宽松等多重作用下,国债收益率下降。近期维持窄幅震荡态势,近一周,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0.2个基点到1.83%,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0.7个基点到2.68%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货币增速小幅上升:20228M2同比12.2%,增速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M1同比6.1%,增速较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M2-M1剪刀差扩大,显示经济持续走弱。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资金利率进一步走低。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存在资金空转现象。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在通胀高企、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预期的作用下,10年期美债利率今年以来快速上行:2020年面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海外央行的疯狂放水和中国央行的节制从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美联储的政策取向上看,虽然整体市场维持十分充裕的流动性,但随着通胀的高企,美国货币政策正在收紧的路上。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美国通胀压力巨大:8月美国CPI同比为8.3%,相比上月下降0.2%8月核心CPI同比6.3%,相比上月上升0.4%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外美联储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较快贬值。

中间价:人民币兑美元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外资近年持续流入,今年的外流流入节奏较为动荡:近年来,A股持续获得外资持续流入。2022127日至527日,在全球通胀高企、美联储加息预期、俄乌战争、美国股市震荡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外资净流出金额较大。5月底至6月底,外资持续流入。7月以来外资持续流出。近一周,外资净流出61亿元。

陆股通:当日买入成交净额(亿元)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社融大降、信贷大降、结构恶化


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亿元;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390亿元。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8月居民房地产按揭贷款仍然同比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wind,九泰基金整理


信贷下降、制造业占比提升:房地产信贷大幅下降,制造业的贷款上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九泰基金整理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就该等信息之任何错误或遗漏承担责任。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我公司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或投资承诺,任何在本报告中出现的信息仅做参考,不应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与基金交易的依据。本报告中的数据出处若未加特别说明,均来自Wind、彭博、国家统计局。本报告版权归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风险提示:材料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或投资承诺,不代表报告撰写人所管理基金的投资承诺或实际投资结果。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以详细了解产品信息,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