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博说
今年的市场,不太平静。
二季度的深“V”走势还令人记忆犹新,下半年在全球通胀、海外地缘政治危机、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等因素的持续扰动下,A股延续震荡走势,波动加剧。
再看最近,国庆期间海外股市及港股一度出现“暴涨模式”,而后又有所降温。国内方面,利率连续上行,地产政策三箭齐发,进一步拉升了债市利率。股市则延续震荡,截至今日收盘,上证综指在失守3000点两日后又重新长阳收复。
未来走势如何我们无法预测,但是面对波动加大的市场,应对比预测重要:不如给我们的资产组合加点“料”,力争降低组合整体波动。
01
“固收+”配置正当时
2020年3月,霍华德·马克斯遭遇了净值的大幅回撤,他在备忘录中写,“所有伟大的投资都始于令人不安的环境”。
指数大幅下挫,乐观者或许已经开始积累筹码。但是,不惧下跌、逆势加仓的乐观者终归只是少数派,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在短期行情并不明确的情况下,增加“固收+”产品配置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站在当下,博道基金固定收益投资总监陈连权认为,股票要重视“跌出来的机会以及结构性的机会”,债券要珍惜“难得的战略性配置窗口”,而从资产配置角度而言,一个股票+债券的“哑铃型”配置可能优于其他的“子弹型”配置。
换言之,在波动加剧的市场环境下,相比于权益类基金等“子弹型”配置,可能更适合“固收+”这样的“哑铃型”配置。
02
攻守兼备,追求收益风险性价比
如果说权益类基金的特点在于“全力进攻”,那么,像“固收+”这样的“哑铃型”配置,特点则在于“攻守兼备”。
怎么理解?
“哑铃型”产品,可能短期涨幅不及权益基金,但是依靠债券资产带来的回撤控制,搭配部分权益资产,并结合市场灵活调整股债配比,达到“退可守,进亦可攻”的目的。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12/8/29-2022/8/29。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历史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以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在实现了更低波动的情况下,近10年的年化收益甚至超过了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
除了波动小、体验可能更好以外,此类产品还有一个明显优势:无需择时。
投资者哪怕在短期高点买入,对总收益的影响也有限,这就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择时压力,避免“择时焦虑”。
03
博道和瑞的“防守反击”之道
小博家的新发“固收+”【博道和瑞多元稳健6个月持有期混合】正在火热募集中,拟任基金经理、固收大咖陈连权在回撤控制上颇具特色。
市场波动加剧,博道和瑞是如何防守反击的呢?
1、严格限制“含权量”
博道和瑞作为严格定义后的标准固收+产品,将可交债、可转债与股票一同合计入10%-30%的配置比例限制,“矛”“盾”分明,从产品设计层面就严控波动。
2、量化股债增强
债券策略上,博道和瑞通过量化模型配置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同时通过捕捉期限利差机会力争增厚收益,不做信用下沉,防范违约风险。
股票策略方面,博道和瑞配有“量化选股+因子动态”双重猎手,利用量化宽度优势捕捉更多超额;同时通过量化模型的灵活性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力争降低超额的“波动”。
3、引入防御式资产配置
在独家系统化配置模型的加持之下,博道和瑞通过对各类资产风险溢价进行系统化管理,追求绝对收益。此外更是独创防御因子,在“股债双杀”的异常场景下也可以及时调整组合,做好最关键的“防守”。
在当前震荡的市场环境下,配置一只力争绝对收益、严控净值波动的量化“固收+”,有利于降低基金组合的整体波动,也能让我们的投资更加从容。
2022-10-12 18: 38
2022-10-12 17: 38
2022-10-12 17: 28
2022-10-12 17: 27
2022-10-12 17: 26
2022-10-12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