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在多种因素交织扰动下,A股市场经历了较大起伏,风云变幻的行情下,我们对市场也有了新的认知和体验。行至四季度,未来市场将会如何演绎?A股将如何破局?又有哪些机会值得挖掘?本篇,万家基金投研团队带来四季度宏观经济及权益投资策略展望,以深入研究进行科学布局,洞察大势,立足长期,于震荡市中把握投资机遇。2022年以来,国内经济总体呈现出低位反复和分化的走势。当前经济仍处于磨底阶段,增长动能依赖政策稳增长。与此同时,四季度外需拖累或开始增大,这进一步提升了扩大内需的难度和紧迫性。
中期经济仍处于磨底阶段,本轮政策稳增长的窗口可能会相对较长。
2022年以来, CPI总体呈现逐步上行态势。PPI今年以来持续趋于回落,主要受到基数较高和工业品需求疲弱的拖累。整体而言,四季度CPI预计保持在当前的平台震荡,PPI则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预计后续稳增长政策在总量上仍将继续保持发力,而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的诉求下,针对性缓解和解决资金传导问题也是政策的发力焦点,包括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扩大使用和对地方投资的现场督导等举措预计会延续。与此同时,在防风险的诉求下,地产纾困力度预计进一步提升,中央和地方纾困资金将逐步落地。当前市场剩余流动性处于历史最好阶段,预计四季度流动性会逐步趋于平衡。但考虑到微观主体储蓄意愿偏高的情况可能难以短期快速扭转,被动型宽松效应预计仍会有所延续,流动性总体上仍会维持平衡偏松。总体,相比于海外,疫情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较为稳健,通胀依然控制在相对低位,未来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的空间依然较大。与此同时,考虑到10月份更多重磅的系列政策有望出台,或显著提升市场的风险偏好水平。
往后看,虽然四季度海外经济的衰退预期可能一定程度加大A股市场的波动,但预计国内在政策“以我为主”的基调下,较低通胀和较大政策空间的相对优势开始显现,A股在全球权益资产中有望保持相对强势。因此,我们认为A股在四季度迎来最后一跌后,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大拐点。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横向比较,沪深300的估值仅高于恒生指数的估值,低于美国标普500、纳斯达克、日经225、德国DAX等主要发达国家指数的估值。纵向比较,沪深300的市盈率分位数持续回落,已低于过去十年历史的中位数水平。
结合大部分行业基本面的企稳回升,我们认为A股具有较好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但也需关注海外局势、疫情进展等风险因素。
风格方面,基于经济基本面企稳、流动性平稳的判断下,我们认为低估值、高股息等价值风格或有相对优势。- 经济矛盾的焦点,政策预期较强的房地产板块(低估值低位,龙头市占率提升);
- 未来欧洲经济衰退,地缘政治博弈增加受益的军工板块(估值不贵,筹码不拥挤,赛道景气);
- 持续高盈利、高景气、高分红的煤炭板块(滞胀环境中稀缺的盈利确定性品种);
- 提前布局美联储最激进加息落地后,衰退交易开启后显著受益的黄金板块(位置相对底部,中长期拐点)。
免责条款:本报告为研究人员依据公开资料和调研信息撰写,本公司不对本报告所涉及的任何法律问题做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具体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转载条款:本报告版权归万家基金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个人不得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数据。
声明及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