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选择板块的主题基金?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选择主动型基金还是被动型基金。
众所周知,主动型基金是由基金经理主动管理,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力争取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投资回报的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对基金经理自身的投资能力依赖程度较高。
被动型基金则是通过跟踪明确的相关行业指数获得与该行业指数相近收益的指数型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和ETF基金、ETF联接基金。其收益主要依赖跟踪的指数本身,从跟踪的主题、行业整体发展获利。
两类基金各有优缺点,主要还是依据投资者个人偏好来选择。
被动型基金行业集中度高、风格稳定,不需要基民长期跟踪,适合小白和对相关主题长期看好且有一定择时能力的投资者。
不过,近些年,指数基金整体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指数基金在行业主题方面的覆盖面越来越全,各类细分主题也不断下沉。这就导致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同一个主题类别下,可能存在多只基金跟踪不同的指数的情况。
所以在选择时,最好看一下指数的编制特征、样本空间、成分股筛选指标、成分股数量、成分股行业分布、指数估值及历史业绩、风险、估值、成交量等指标。
主动型基金因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投资组合,可能会在不同市场情况下对于行业集中度及仓位有所调整。但其依靠主动选股,往往更有可能创造超额收益。
具体来看,可以观察过往基金持仓、基金经理观点、过往历史数据等对基金做判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基金过往持仓不代表基金未来投资方向,且存在基金经理变更的风险。
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实践、总结,并时刻对市场保持敬畏心。
:如何在板块轮动中选择合适自己的基金?
小诺觉得,在板块轮动中,想要选到适合自己的基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向进行考虑:
第一、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
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很多人面对板块轮动时,容易陷入到追逐热点的“追击战”里,并在“追击”过程中逐渐迷失自我,做出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财务状况的投资行为,给自己的基金投资埋下隐患。
小诺认为基金投资最关键的一条,也是第一守则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弄清楚自己能承受多大程度的亏损,忍耐多久的“蛰伏期”,有多少精力投入到基金投资上,自身投资经验如何,投资目标是什么等问题。
在投资过程中,超过自己忍耐时限、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慎选,达到目标适时止盈,这比抓住热门板块“一时”更为重要。
第二、根据投资风格选择
行业轮动型基金,根据基金的投资风格,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类:自上而下、中观、自下而上。不同的投资风格,适合的投资者也有所不同。
自上而下的行业轮动,指的是根据宏观经济、市场流动性、政策方向等方面,基于宏观视角,判断强势的风格与行业板块之后在每个行业内部再进行个股选择。
这类基金偏向于把握市场的大趋势、大方向。由于其仓位上行业切换的频率可能相对更低,对于部分“急性子”的投资者而言更需要耐心。
中观的行业轮动,基于行业视角,更多从行业政策、景气度与估值的比较出发,选择具有性价比、处于拐点性的行业,通常会结合中观行业政策、行业数据、典型公司情况等做出判断。
这类基金往往比较重视板块、行业的“性价比”,不见得每个热点都去追,涉及的板块和行业可能会更多。
自下而上的行业轮动,这类基金的行业轮动更像是个股选择的结果,基金经理基于优秀的选股能力来直接构建组合,由于选择的个股具有较强的alpha,故相应的行业轮动往往伴随着个股的变化。
这类基金往往切换频率较高,偏好捕捉热点,跟板块、行业整体的相关性不一定很强,但是具有相对较高的流动性。
第三、根据切换幅度选择
板块轮动基金,根据轮动幅度及板块、行业的切换度进行选择,可以分为强轮动型与弱轮动型。
强轮动型基金,通常会将持仓全部配置在看好的少数几个行业上,收益中beta的占比很高,基金表现出来的走势跟行业的相关性就比较高,适合追求板块、行业平均化收益的客户。
弱轮动型基金,会把大多数仓位配置在自己擅长或者长期看好的领域中,在较小比例的持仓内做轮动,以此达到增厚收益、控制回撤比例的目的。
当然,咱们也可以将以上三点结合起来,从自身风险收益特征出发,选择投资风格、切换幅度更加适合自己性格、投资理念的基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轮动,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2023-01-16 16: 03
2023-01-16 16: 02
2023-01-16 14: 34
2023-01-16 14: 33
2023-01-13 22: 00
2023-01-16 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