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说财 | 表现强于预期?配置债基正当时?

小安 2023-02-10 16:08


经历了2022年四季度债券市场经历较大调整后,不少投资者对2023年债市持有可能谨慎甚至悲观态度。然而春节过后,股市表现弱于预期,而债市则迎来了一波回暖。在投资者纷纷看多A股的2023年,债基还值得配置吗?

01
节后债市表现回顾

利空消息交织,债市为何走强?随着消费回暖、PMI重回扩张区间、美联储加息仍进行,债券市场近期以利空消息为主,然而节后股市表现弱于预期,而债市表现相对偏强,十年期国债较节前高点下行了38个BP,收益率回到2.89%(截至2月9日)。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0/10-2023/2/9。风险提示:市场的历史业绩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未来真实业绩表现的承诺。投资需谨慎。

近期债市表现强于预期,主要有以下原因:

1.2022年四季度,受债市下跌和赎回潮的冲击,部分债券品种超调。
2.外围方面,近期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上升、市场风险偏好有所转弱。
3.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来看,经过去年四季度的大幅抬升,当前收益率水平在2.89%附近,因为市场对节后经济回升已兑现了一定预期,进一步上行空间有限。即使经济回升,也并不必然伴随债券利率上行。


02
2023年,还该买债基吗?

权益向阳,“股债跷跷板”一定生效吗?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投资者纷纷看多2023年中国股市。同时,也有不少人担心今年会出现“股债跷跷板”现象。但我们观察过去十年中债-和沪深300的走势图可以发现,由于债券主要收益为票息收益,债市长期收益曲线保持向上,股市大涨并不必然伴随着债市下跌,“股债跷跷板”效应通常发生在股市遭遇较大跌幅时。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1-2023/2/1。风险提示:市场的历史业绩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未来真实业绩表现的承诺。投资需谨慎。

稳健低波型资产不可少。一方面,和含权类基金相比,无论是短债基金还是中长期纯债基金,近十年纯债基金每年均录得正收益;另一方面,短债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基金在回撤控制方面也可圈可点:近十年短债基金的最大回撤为1.24%,中长期纯债基金的最大回撤为2.91%,均不超过3%。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2/11/1-2023/2/1。风险提示:市场的历史业绩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未来真实业绩表现的承诺。投资需谨慎。


03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近期市场持续震荡,风格切换频繁。尽管春节期间消费向好,但并不意味着内需市场已完全修复,经济修复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前仍是“强预期”“弱现实”的局面。外需方面,在预期2023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国内经济修复进程也将会受到一定压制。

对投资者而言,在利率上升风险不大、下行仍有空间的背景下,对债券类资产不必太过悲观,债券型资产作为稳健低波型产品,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市场风险、平滑波动;投资债券类资产也并不需要在某一年特殊对待,而是应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及投资需求进行配置及调整。

风险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安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安信资管”)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安信资管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安信资管认为可靠,但安信资管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信息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或投资咨询意见。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安信资管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安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安信资管所有,安信资管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安信资管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