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表现
数据截至2023/3/10,来源Wind。
二、重要资讯
1、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本次机构改革将在银保监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证监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划入国家发改委的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此外,此次机构改革还包括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统筹推进央行分支机构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组建国家数据局,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完善老龄工作体制,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等。
2、中国2月信贷延续“开门红”,M2、新增贷款及社融均超预期。据央行统计,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同比多增545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61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11万亿元。2月末M2余额同比增12.9%,增速创2016年3月以来最高。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5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2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8138亿元,同比多541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644亿元。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9%。分析认为,短期降息迫切性不高,但年内降准可能性仍在。
3、美国硅谷银行(SVB)破产事件愈演愈烈。已有包括红杉资本在内的325家风投机构,签署一份共同支持硅谷银行声明。而由于担心硅谷银行财务稳定性,一些初创公司正将存入该行现金转换为美债国库券、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接受采访时表态,排除美国政府对硅谷银行提供救助可能性。硅谷银行“爆雷”消息传来,云顶新耀等国内多家上市公司紧急回应,称公司运营受本次事件影响较小;美团、SOHO中国等多家企业表示在硅谷银行没有存款。
4、美国2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31.1万人,远高于预期的20.5万人,前值修正为50.4万人。2月失业率反弹至3.6%,市场预期维持在3.4%不变。平均时薪环比增长0.2%,低于市场预期。数据发布后,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3月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降至不足30%。
5、银保监会办公厅近日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各银保监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牵头的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部署开展为期六个月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通知强调,严禁主动向贷款中介机构让渡“金融服务”,避免出现贷款中介机构掌控市场主动权、合作业务推高融资成本、风险跨行业传导加剧等问题。
6、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月CPI同比涨幅由上月的2.1%大幅回落至1%,且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值上涨1.8%,环比则下降0.5%。PPI同比下降1.4%,基本符合预期,环比则持平。统计局表示,CPI增速的回落主要是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市场供应充足等因素影响。
三、宏观点评
1、2月新增社融大幅超预期。2023年2月社融新增3.16万亿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万得一致预测2.08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社融存量35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较上月提升0.5pct。2月社融同比多增1.95万亿元,主要得益于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共同支撑,三项分别同比多增9241亿元、同比多增5416亿元和同比少减4158亿元。
点评:2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3700亿元,其中,企业短贷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增1674亿元和6048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041亿元,表明企业信贷需求仍然旺盛。一方面,得益于政策持续发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措施陆续落地,预计带动基建和制造业等领域信贷投放;另一方面,PMI已连续两个月站在50%“荣枯线”以上,景气度提升预计带动企业信贷需求上行。未来随着财政政策发力、两会后传统开工旺季到来、企业信心修复,实体企业融资需求有望继续改善。2月居民贷款同比多增5450亿元,结束了连续15个月的同比负增,是2月信贷数据的新亮点。其中,居民短贷同比多增4129亿元,除了低基数效应外,预计还得益于疫情影响消退后居民消费需求回升,此外,不排除有一些以短贷置换房贷的现象存在。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863亿元,同比多增1322亿元,为近15个月以来首次同比改善,或与防疫优化后房地产销售回暖有关。
四、流动性分析
1
公开市场操作及资金面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逆回购操作320亿,逆回购到期10150亿,未开展MLF操作,最终上周央行净回笼9830亿元。上周央行持续回笼流动性,资金面维持平衡宽松,周五有所抬升。隔夜上升54.5BP至1.90%;7天上升14.0BP至2.17%。
数据截至2023/03/10,来源Wind。
2
同业存单发行
上周,利率债发行57只,总发行量5358.66亿元,较上周增加1809.42亿元,总偿还量2186.94亿元,较上周减少2526.53亿元,整体净融资额为3171.72亿元,较上周增加4335.95亿元。
上周发行存单803只,总发行量8691.80亿元,净融资额为3222.00亿元,较上周增加6206.80亿元。存单利率涨跌互现,以国有行存单为例,6M、12M分别下行2BP、1BP,1M、3M和9M存单利率维持不变;1M、3M、6M、12M股份行存单分别上行9BP、1BP、1BP、2BP,6M股份行存单下行2BP;1M、9M、12M城商行存单分别上行7BP、1BP、1BP,6M城商行存单利率维持不变,3M城商行存单下行1BP。
数据截至2023/03/10,来源Wind。
五、债券投资策略
1
市场分析
上周债市整体回暖,债市交易主线回归经济基本面。上周末政府工作报告设定GDP增长目标5%处于预期下沿,叠加进出口、通胀数据不及预期等因素,债市整体表现较好。资金方面,央行持续回收流动性而资金市场维持平稳。周一,债市在周末消息面利好因素带动下全线收涨,资金面维持宽松,全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5bp至2.892%。周二,央行OMO恢复到30亿操作,资金面仍持续宽松,同时股市受挫,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叠加进口数据不及预期或说明内需仍然较弱,债市延续走牛,全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6bp至2.885%。周三,鲍威尔发言态度偏鹰,受止盈盘及外部影响,全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行1bp至2.8925%。周四,CPI不及预期,PPI环比走平,市场对债市定价再次向弱复苏偏移,叠加股市走弱,长短端收益率均下行,短端幅度相对较小,全天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85bp至2.884%。周五,硅谷银行暴雷,避险情绪下A股持续走弱,股债跷跷板继续演绎;临近尾盘时,社融与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公布且均高于预期,但市场普遍对于3月社融比较担忧,最终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65bp至2.876%。
2
投资策略
本周债市交易主线回归基本面,上周末政府工作报告设定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赤字率和专项债均处于预期下沿,进出口及通胀数据不及预期显示内需仍弱,市场预期再次向经济弱复苏推动,叠加A股五连阴带来的股债跷跷板效应,债市整体走出利空出尽后的行情,收益率曲线整体下行,长端修复更为明显。展望后续,尽管2月社融超预期,但市场普遍担忧3月社融可能回落,短期内债券市场情绪回暖的现实已经成立,但从性质上看基本面处于修复通道中,操作上建议仍以票息为主,适度博弈波段。资金方面,本周央行连续五天通过OMO操作回收流动性,净回笼资金规模达到9830亿元,但资金市场价格处于月初流动性宽松的状态,周尾略有边际收紧,全周来看前松后紧。后续主要关注月中MLF操作的政策信号。
信用债方面,随着高等级信用债利差回落至历史低位,供给恢复较快,本周发行环比上升;低等级由于渠道不畅,净融资仍为负,整体来看供给有所改善。城投方面,随两会进一步明确风险底线,各地区相关政策落地,市场刚性兑付预期有所加强,本周低估值成交多集中于地级市、园区平台,但市场重点仍聚焦于中强部地区头部平台,可以适当挖掘区域财力回暖较快区域以及债务重组后负担减弱的平台,关注基本面改善叠加债务压力缓释带来的利差压缩空间。转债方面,上周随权益市场趋于谨慎,转债在正股支撑强度减弱后呈现下跌,估值面临调整压力;煤炭、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涨幅靠前,农林牧渔、有色金属、公用事业表现弱势;后续可关注AI、数字经济等高前景赛道转债及具备标的稀缺性的消费行业转债。
六、股票投资策略
1
股票市场回顾
A股市场整体表现:上周A股市场表现较弱,上证综指下跌2.95%、深证成指下跌3.45%、创业板指下跌2.15%、沪深300指数下跌3.96%。其中中小指数表现相对较好,外资和内资的表现都较为谨慎。
行业表现:
上周通信、计算机、医药收益靠前,收益分别为-1.10%、-1.14%、-1.43%,建材、汽车、家电收益靠后,收益分别为-7.08%、-6.40%、-6.12%。
2
市场观点
上周市场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表现较弱。国内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发展目标虽然整体符合预期,但是属于预期底线,让市场对后续强刺激的政策出台的预期下降,短期边际利好的可能性较低。原市场的上涨逻辑包括强政策刺激国内经济复苏,会议之后的逻辑弱化带来市场的走低。另外,进出口数据和通胀数据显示虽然经济开始步入弱复苏周期,但是内需依旧疲软,经济修复呈现分化状态,较难支撑市场强劲上涨。海外方面,鲍威尔的最新发言使得市场预期3月份加息50bp的可能性大于25%,同时叠加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使得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
我们认为目前短期市场还不具备强势上涨的宏观基础,大概率在不同主题和催化下进行板块轮动。但是从中期角度而言,“稳字当头”的政策背景下,继续看好未来的市场回暖。
2023-03-13 22: 22
2023-03-13 22: 21
2023-03-13 22: 10
2023-03-13 22: 10
2023-03-13 22: 00
2023-03-13 21: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