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也一路下滑。截至6月5日,货币基金A类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已从4月的2%下降至1.44%,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
在货基收益率跌至历史低位的环境下,对于风险偏好相对中等偏下的投资者来说,中短债基金、分级A产品和新晋“网红”固收+产品,作为替代性的理财方向值得考虑。
中短债:收益可超货基0.5%~1%
作为“超级货基”,中短债基金具备货基和债基的“双重属性”,可以获得超越货基的中低风险收益。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人士告诉记者,尽管随着未来疫情边际修复,复工复产加速经济活力恢复,央行在流动性投放管理上也将逐步回归常态化,但货基收益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大概率呈现低位震荡的态势。
据他透露,为提升资产收益率,不少原来偏好货基或短期理财的投资者开始将资金转投至其他中低风险产品。从避险层面考虑,有“增强版货基”之称的中短期纯债基金是首选。
所谓中短债基金,是指主要投资于剩余期限不超过三年债券资产的净值型产品,该产品收益弹性高、波动小,可根据市场大环境适当拉升组合久期,以最大程度获得相对稳健的收益,一般追求比货币基金年化回报高0.5~1个百分点。
另外,受市场利率下行及流动性监管趋严影响,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抬升明显,债市或再度迎来向好时机,尤其是短久期资产配置性价比提升。
北京一位货币基金经理表示,相较于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投资标的更广泛,投资运作空间更高,杠杆上限最大可达140%,虽资产流动性稍差,但大多数中短债基金也均可实现T+1日赎回到账,特别适合对流动性需求较高但希望获取略强于货币基金收益的投资者。
固收+:净值波动相对较大
所谓“固收+”产品,主要是以债券等固收资产为底仓,通过多元策略配置权益资产的产品,投资股票等权益资产的仓位多在10%~40%区间,包括一、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等细分产品类型。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海外股市巨震中,具有净值走势稳健、回撤较小的“固收+”产品持续受到市场的青睐,基金规模快速增长,部分龙头产品规模激增。
以二级债基为例,该类型产品在今年获得快速增长。截至一季度末,305只二级债基规模合计3830亿元,较去年底增加近1200亿元。
较之于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基金的“固收+”操作空间更大,但净值波动也更为明显。截至6月6日,485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今年平均收益率为2.11%,约5成年内收益率超过2%。但与此同时,偏债混合型基金中,最高收益率超过了10%,收益率最低的也跌破了10%,更高的持股仓位也产生了净值更大的波动空间。
在投资该产品时,投资者需要承受较短债基金更剧烈的净值波动,但也意味有更多机会在稳健收益的基础上获得更多超额收益,适合寻求权益市场机会和理财替代的稳健的个人投资者。
分级A:需关注清盘风险
按照约定收益率高低,当前市场上的分级A主要可分成“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3.2%”、“+3.5%”和“+4%”等几个品种。且伴随市场基准利率的下降,可配对转换分级基金A类份额的折价率将会大幅收窄,通常分级B下折时,对应的分级A可获得额外收益,因此,隐含收益率较高,或折价高的分级A品种通常具有更好的配置价值。
但分级产品的存续问题仍是在投资中应该重点考虑的,自资管新规实施以来,分级基金陆续进行转型清盘程序,场内流动性日益萎缩,分级基金进入“退出”倒计时,这也是在投资此类产品时需要跟踪观察的。
此外汇安基金人士指出,以上几类产品计价形态、功能和底层资产属性上有所不同,不能以单纯利率走势来选产品,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也是重要指标。尤其是货币基金几乎没有万份收益为负数的情况,而债券和股票价格走跌却可能导致以上基金的净值出现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