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债券基金 火了!大批这类基金,提前结募!>>
9月正式收官!回望第三季度,债券基金在宣布提前结募的基金中占比节节攀升,足见债基受资金追捧的火热程度。
wind数据显示,7月、8月和9月宣布提前结束募集的基金中,债基(短期纯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和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所占比例分别为38%,61%和71%(A类与C类合并计算,下同)。
“震荡市中,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降低,债券基金更受欢迎也在情理之中”,业内人士表示。但同时也强调,并非所有债基均具低风险特征,“在选购债券基金时,投资者一方面应关注其具体分类,纯债基金和混合债基的投资范围有所差别;另一方面应关注其投资债券的种类,国债、政金债、信用债等券种的风险性也不相同”。
9.29【★★★★★】公募REITs 首批5只!公募REITs扩募来了>>
公募REITs再次跑出发展“加速度”,今年5月,沪深交易所发布REITs扩募指引,不到5个月时间,市场就迎来首批公募REITs扩募。
近期,包括华安张江光大REIT、中金普洛斯REIT、富国首创水务REIT、博时蛇口产园REIT、红土盐田港REIT在内5只公募REITs齐齐发布拟申请扩募并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等多份公告,其中,上交所三单,深交所两单,这也意味着公募REITs扩募正式启动。
受扩募消息刺激,公募REIT市场“涨”声一片,上述5只公募reits平均涨幅达到2.098%,涨幅居于全市场前列。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REITs的扩募是REITs试点推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REITs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扩募的落地,将有助于原始权益人盘活更多优质基础设施资产,进一步形成资本良性循环;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对已有资产覆盖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分散资产的持有风险,同时具有较强的成长潜力,或有助于提升长期投资获得感。不过,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要从装入资产的质量、装入资产的规模、装入资产时二级市场价格水平三维度去考核。若从发布扩募消息开始,市场已明显出现上涨表现,投资者要理性布局,不要一味追涨。
9.29【★★★★★】对冲基金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火了!海外中国基金累计销售近200亿元>>
来自美国信息披露网站的信息显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日前向美国证监会SEC 披露了旗下中国全天候基金的最新销售记录。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桥水在海外发行的中国全天候中国基金“Bridgewater All Weather China Ltd”累计共销售价值27.27亿美元,折合196.83亿元人民币。
与2021年9月,桥水向美国证监会SEC披露的数据相比,有所增长,当时的数值为24.88亿美元。不过,按照美国证监会对销售信息披露表格的填报规范," 总发行量和总销售金额应包括所有现金和所销售证券的其他对价、未来将支付的现金和强制性资本承诺等。在现金以外的对价发行中,输入的金额应基于发行人的证券对价的合理估值。如果有必要防止所提供的信息具有误导性,还应提供注释"。
9.25【★★★★★】基金公司动态 百亿公募基金举牌上市公司,投资者怎么看?>>
日前,某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一只百亿基金举牌一家半导体上市公司的行为,再次把公募基金举牌话题带入大众视野。回顾过往,单只公募基金举牌上市公司的案例并不多见。这一行为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背后又有何隐藏风险?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业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一系列讨论。
在受访人士看来,持股触及举牌线整体而言作为一种证券市场行为无可厚非,但作为聚集市场高关注度人士的基金经理需要慎重。一方面,其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引发散户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关注,进而或影响其定价;另一方面,如果举牌股票占基金净值比例较高,持股缺乏弹性,遇到大规模赎回可能影响流动性,持股过于集中还可能导致净值大幅波动风险。
9.25【★★★★】 指数基金 逆市上涨!这类基金怎么做到的?>>
市场震荡不休,作为小众品类的红利指数基金整体抗跌,年内收益大幅跑赢主动权益基金和被动指数基金。
受访人士表示,红利类指数相较部分宽基指数,在今年的表现坚挺,最大的因素在于其指数的行业分布。因其注重分红的选股方式,红利类指数成分股的行业主要分布于一些周期类行业和一些防御属性较强的行业上,最终使得红利类指数表现不错。此外,红利指数本身估值水平处在历史低位,在市场下跌时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增速放缓的环境中,叠加海内外疫情影响,市场短期仍将震荡为主;同时,市场利率目前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红利类的企业具有比较强的配置价值,投资者可以采用定投等多种投资方式对红利产品进行投资。
9.25【★★★★】 ETF基金 “闪电”获批!“闪电”发售!6大“硬科技ETF”来了,最全攻略在此>>
基金行业又现闪电发行剧情,这次的主角是5只硬科技的ETF产品。
就在上周五9月16日,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上证科创板新材料和中证机床3大“硬科技指数”的6只ETF同时上报;仅隔两天,6只ETF同时获批,与此同时,这些产品快速进入发行。
据基金君发现,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华安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南方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博时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华夏中证机床ETF在9月23日正式发行。而国泰中证机床ETF也将于9月26日开始发售。这6只硬科技ETF均将于9月27日结束发行。
在聚集行业众多头部公司的大背景下,首批6只硬科技ETF汇集了行业目光。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产品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向芯片、新材料、工业母机等领域的优秀上市公司,为其发展助力,普通投资者也可借此机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周五(9月30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6303.88点,跌0.71%。乐富基金指数收报6876.54点,跌1.13%;深证ETF基金指数收报1362.82点,跌1.24%。
本周数据有三个方面较为突出:今年以来,受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避险情绪等多方面的影响,私募债券策略表现相对稳定,年内平均收益率领先于其他策略,有28只债券基金实现业绩翻倍;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 9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开放式公募基金实现净销售额2527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具体如下:
9.30【★★★★★】 政策监管 外汇局出手,国开行一省分行被罚超4200万>>
9月2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银行外汇违规案例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了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农业银行深圳福田支行、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及建设银行天津河西支行等10家银行的违规典型案例。其中国开行海南分行处罚最为严重,外管局给予警告,处罚款4266.16万元人民币。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行也均有分行/支行的违规行为别作为典型案例予以通报。
10家银行涉及多种外汇违规行为,包括违规办理内保外贷、违规办理贸易融资对外付汇、违规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对外付汇、违规办理离岸转手买卖对外付汇、违规办理服务贸易海运费支出、违规办理利润汇出及违规办理预付货款等。其中罚款金额最大的均集中在内保外贷,分别是对国开银海南省分行的4266.16万元和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的297.48万元。
9.28【★★★★★】 个人养老金 影响7亿人!国家重大宣布,15家巨头万字重磅解读来了!信息量很大>>
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一项议程就是确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予以税收优惠,满足多样化需求。国常会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的实际税负由7.5%降为3%。政策实施追溯到今年1月1日。
参照我国个人养老金参加范围“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按人社部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底,这两类参保人群分别有3.49亿人和3.86亿人(扣除了退休领取人员),合计7.35亿人。因此,上述个人养老金税优政策将影响至少7亿老百姓的养老投资情况。
9.28【★★★★★】 低碳ETF 两大头部机构联手,首支覆盖亚太区低碳ETF上市>>
9月28日,中国银河证券与南方东英资产管理联名推出的南方东英银河-联昌富时亚太低碳指数ETF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是全球首只覆盖亚太地区的低碳ETF,也是新交所有史以来上市募资规模最大的股权ETF。
中国银河证券旗下新加坡合资公司银河-联昌和南方基金新加坡子公司南方东英资产管理分别担任该ETF的管理人和投资顾问。该ETF跟踪富时亚太低碳指数,投资标的涵盖214家公司,主要投资中国及亚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面向全球投资者发售。
南方东英银河-联昌富时亚太低碳指数ETF不仅是中新金融合作的新里程碑,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绿色低碳发展的成功案例。中国银河证券总裁王晟表示,中国银河证券此次担任投资顾问,将全力以赴为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保驾护航,用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为所有中国和东盟资本市场参与者架起共赢的桥梁。“碳中和与碳达峰”对于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银河证券作为金融机构应积极发挥“助推器”作用,为低碳产业注入金融活水,推动 “双碳”目标实现。
9.26【★★★★★】 私募业绩 私募债券策略年内收益达9.92% 28只产品翻倍>>
今年以来,受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避险情绪等多方面的影响,私募债券策略表现相对稳定,年内平均收益率领先于其他策略,有28只债券基金实现业绩翻倍。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出现的多只“翻倍基”多为高收益债策略,通过专业的信用挖掘与风险定价,可以取得相对确定性的非对称性收益机会。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业绩记录的19232只私募证券产品整体收益为-6.57%,其中,债券策略延续稳定表现,在五大策略中领跑;有业绩记录的1058只债券私募年内整体收益为9.92%,其中,794只实现正收益,占比为75.05%。无论是整体收益,还是正收益产品占比,债券策略均大幅领先。
9.25【★★★★★】 基金动态 中国基金业,这项指标全球第一!>>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 9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开放式公募基金实现净销售额2527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一。其中,2022年上半年净销售额为一季度净销售额和二季度净销售之和,单季度净销售额依据ICI统计数据。2022年上半年,受监管的开放式公募基金净销售额排名前五的国家还包括,德国、瑞士、日本和韩国。
整体而言,来自ICI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季度末,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公募基金规模较一季度末缩水11.5%。刨除基金中基金,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公募基金季末规模59.91万亿美元,与一季度末的67.67万亿美元相比缩水7.76万亿美元。截至2021年4季度末,刨除基金中基金,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公募基金规模为70.93万亿美元。也即,今年上半年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公募基金缩水了11.02万亿美元,折合78.55万亿元人民币。全球公募基金规模缩水由资金流出和基金净值下跌共同导致。
ICI数据显示,二季度,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公募基金遭遇资金流出1300亿美元。而一季度,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公募基金吸引资金净流入790亿美元。
据了解,ICI代表国际投资基金协会汇集全球受监管的开放式公募基金数据。2022年2季度末的数据来自46个行政辖区。
9.29【★★★★★】 理财产品 国庆理财产品来了!有何特色?怎么选?一文读懂>>
中秋理财、教师节理财的余温尚未散去,国庆理财已随假期临近叩响投资者门扉。实际上,银行在节假日前推出假日主题理财产品,已成惯例。据中国理财网,目前存续的名称中带有“国庆”二字的理财产品共有12只,发行机构包括中邮理财、建信理财、宁银理财等,其中超七成产品为R2等级(中低风险),业绩比较基准较同类产品略高。
2022年银行布局国庆理财产品的号角已然吹响,乌鲁木齐银行、建信理财旗下理财产品已于本周开始募集,河北银行等银行旗下的国庆理财产品也将于9月29日开始募集。
国庆理财产品有何特色?当下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他们普遍认为,国庆理财产品较同类产品收益率略高,对流动资金较为宽裕的投资者而言,不失为“闲钱”理财的好方法。但需要注意,投资理财的风险和收益相匹配,净值化改革后银行理财不再“保本”,投资者应调整自己的风险收益预期,合理配置资金。
9.26【★★★★★】 基金公司动态 基金公司加快数智化转型>>
伴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科技在资管行业加速应用,如何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提升资管竞争力已成为摆在所有机构面前的大课题。许多机构已清醒认识到,数智化化发展正为资管行业带来弯道超车机遇,数字科技手段的运用将引领基金公司等财富管理机构开启新一轮转型变革。
作为一个高度依赖信息数据的专业领域,资产管理行业转型升级进行时。一批基金公司已经积极行动起来,谋求数智化升级,在投研、风控、交易、运营、营销等多个业务场景中全方位推进相关金融科技手段的落地。
9.26【★★★★★】 个人养老基金 多家基金参与四方联测 个人养老金渐行渐近>>
“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正渐行渐近。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这意味着我国养老“第三支柱”顶层设计终于落地。
6月24日,证监会就《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细化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的相关制度安排,个人养老金与公募基金的对接工作进入倒计时阶段。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近期,多家银行已完成相关系统的四方联测,多家大中型基金公司也参与其中。基金行业更是从产品、系统、投教等多方面为个人养老金业务落地做足准备。
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业务空间较大,预计我国2035年个人养老金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届时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巨量长期稳定的配置资金,有助于权益市场和养老金形成良性互动,相互成就。
9.26【★★★★★】 基金降费 新基金加入降费大军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为让利投资者、应对同质化产品竞争,不仅有更多老基金降低了费率,新基金也设置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管理费率。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基金规模的不断壮大,基金管理人在确保投资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费用、让利持有人是大势所趋。
9.26【★★★★★】 基金经理动态 越跌跌越买!多位大佬出手了!>>
尽管近期A股市场低迷,不少大佬折戟定增市场,但仍有知名基金经理坚持在定增市场里“淘金”。
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及基金公告显示,中庚基金经理丘栋荣“现身”振江股份的定增项目,而富国基金朱少醒旗下基金参与了中科创达的定增认购,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旗下兴全合润则出资1.35亿元认购奥海科技定向增发股。
不过,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短短几周内,上述定增项目就出现分化,截至9月25日,中科创达的定增仍有5.4%的浮盈,而振江股份及奥海科技的定增已经出现浮亏,其中,奥海科技的定增浮亏超过8%。
9.25【★★★★★】 基金降费 鼓励降费!对基金业影响有多大?>>
伴随着基金行业从追求高速发展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化,鼓励降费让利的相关政策也在持续加码。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提到,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在受访人士看来,鼓励降费是我国金融业让利于企、让利于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引导资本要素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同时,通过降费让利投资者,旨在推动更多投资者参与到证券、基金的交易中,推动市场的长期向好发展。通过规范金融服务收费,有利于促进证券基金行业结构性优化,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
9.25【★★★★★】基金公司动态 停止合作!基金公司宣布>>
受监管处罚后,乾道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正被基金公司“组团”解约。
9月24日,诺安基金宣布终止乾道基金销售办理诺安旗下基金的销售业务。在诺安之前,中融、华泰柏瑞、中信建投、华安、东方、泓德、浦银安盛已纷纷宣布暂停或终止与乾道基金销售的销售业务合作。
据悉,乾道基金销售曾于2022年7月11日被北京证监局处以“暂停办理相关业务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自其受罚至今,管理基金的数量由1229只下降至852只,缩水幅度达30.7%。
实际上,基金公司正加强对第三方代销机构的考量。业内人士认为,自2020年10月1日,被称为“基金销售最严新规”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监管对基金销售机构的要求趋严。基金公司加强对代销机构的选择,有助于防范风险,保护持有人利益。
9.25【★★★★】 私募基金业绩 太火了!28只私募债券基金业绩翻倍>>
今年以来,受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避险情绪等多方面的影响,私募债券策略表现相对稳定,年内的平均收益率领先于其余策略,更是有28只债券基金实现业绩翻倍。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出现的多只“翻倍基”多为高收益债策略,通过专业的信用挖掘与风险定价,可以取得相对确定性的非对称性收益机会。
9.29【★★★★★】私募股权投资 抄底来了,伦交所首只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信托(PEIT)将出炉>>
日前,汇勤资本表示,由其发起的汇勤中国私募基金(WCPE)即将赴伦敦上市,将成为第一只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专注于投资中国非上市企业的多元化投资基金。据了解,汇勤资本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中国中型企业的成长型投资机构,专注一级市场投资(PE/VC),汇勤的背后为大中华区知名的六大企业家家族。
私募股权投资信托又称PEIT,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产品类型,它的底层标的是私募股权基金,通过投资信托的方式来汇集投资者的钱,投向私募股权基金池子。通过这种方式,普通的投资者可以触及私募股权基金--这一通常只有超高净值人群可以触及的另类资产。数据显示,目前全球PEIT的主要上市场所为伦交所。后者汇集约450只PEIT,总市值约1700亿美元。
WCPE上市将标志首只可布局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PEIT出炉。近期,汇勤资本首席执行官江山接受中国基金报独家专访解释了这只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信托的情况。
9.26【★★★★★】 私募投资风险 债券私募关注优质地产公司左侧机会 对城投债观点现分歧>>
今年地产债违约等风险事件屡见不鲜,不少私募对地产债较为谨慎,大幅降低配置。但也有私募认为,部分基本面优质的地产公司呈现投资机会,左侧交易者可以择机介入。同时,私募对城投债看法不太一样,有的觉得城投债目前已逐步风险大于机会,也有的认为城投债方面整体安全性较好,但市场分化严重。
万柏投资总经理范强华称,受多重因素影响,大量房企在去年和今年出现了债务违约。虽然目前政策已转向,但信用修复的路还很漫长。在地产债投资上,关注自身项目较为优质、变现能力强以及轻资产的房地产企业。
9.25【★★★★★】 私募动态 50亿知名量化私募出事!公开谴责,暂停备案6个月>>
9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一连发布了5则纪律处分决定书,涉及上海红墙泰和、深圳市乐创财富、上海汉心景红3家私募。其中,上海红墙泰和基金是行业较为知名的量化私募。
据披露,上述3家私募所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信息披露、风控合规、自律核查三大类。
农银汇理基金:邢军亮
邢军亮是中科院微电子专业博士,曾在卖方研究所担任行业分析师,主攻TMT领域,后加入农银汇理基金,一路从新能源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再到基金经理,目前在管3只基金。
邢军亮的投资理念偏向挖掘中观产业趋势,自下而上寻找优质公司。在选择公司时,除一些硬性指标如市占率、产业竞争格局、产业地位、技术优势、新技术储备外,他格外关心两个问题:第一,企业能不能在赛道里形成技术领先的产业壁垒。第二,企业管理层的眼光是否长远,能在企业第一成长曲线减缓或停滞时,迅速找到合适的第二成长曲线。
年初以来,新能源板块行情如同坐上过山车。自2022年4月末伴随大盘下探至“市场底”后,新能源板块旋即迎来一波强劲反弹;至7月8日,新能源主题指数冲上4429.54点的峰值,随后则一路动荡回调;至9月30日,该指数报3261.99点。对于新能源板块,邢军亮也在中国基金报的最新采访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邢军亮表示,投资风险是新能源板块必须重视的要素,上游材料的价格是否会长期超预期影响到下游需求,这是他非常关注的风险点。另外,某些产品面向B端的企业竞争格局不是太好,不断有新的竞争者进入,产业中游的配置难度大,这更需要基金经理专业判断与布局。
同时,他更愿意选择具备长期成长性的行业。其中,新能源车、光伏、储能都是看好的中观行业。在具体标的选择时,他强调选择行业里具备核心优势的公司,进行三年期以上长期配置。
谈及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的配置区别时,邢军亮表示,新能源车和光伏是两套投资思路,光伏一些环节的壁垒并没有那么高,产业链相对较短,光伏和储能的贝塔属性更强。新能源车整车、电池大厂的市场份额较高,竞争格局相对较好,投资更多关注公司技术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盈利能力变化等因素,投资更偏向于长期。在新能源车板块,他主要配置电池,以中游为主,会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延伸,持有的周期比较长。光伏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供需变化也非常快,仓位调整速度会略微快。
更多关于邢军亮的投资框架、历史业绩、人物研究,可以移步【英华人物库】邢军亮主页详细了解~
2022-10-01 10: 04
2022-09-28 13: 20
2022-09-24 13: 37
2022-09-21 17: 37
2022-09-17 22: 29
2022-09-14 15: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