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公募基金 5只规模翻倍!怎么做到的?>>
在今年权益市场巨震背景下,新发ETF整体规模出现萎缩,但部分新发基金受产品创新、市场风格等因素影响,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基金成立后规模出现显著增长,多只新发ETF规模还出现了翻倍式增长。
受访人士和机构表示,长期向好的投资价值、更契合实际投资需求等特点,是产品长期发展的生命力。新发ETF产品的创设要以投资者需求为中心,着眼长远,积极创新,才能打造兼顾市场需求和投资者体验的产品。
6.13【★★★★★】 权益基金 提前“开门迎客”!什么信号?>>
近期,尽管市场表现较为震荡,但为了满足资金的布局需求,不少权益基金陆续恢复了大额申购,甚至部分成立不足一个月的次新基金也提前结束封闭期、开门迎客。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机构对后市普遍持乐观态度,不少权益产品纷纷取消申购限制,也是为了帮助有需求的投资者及时把握市场机会,以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6.12【★★★★★】 QDII基金 基金公司密集出手!>>
近期,多只QDII频繁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部分产品甚至启动临时停牌。其中,易方达原油LOF自5月以来更是累计27次提示风险。
对于未来国际油价走势,有基金公司认为,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油价上行空间有望打开,风险在于美国是否会发生衰退。也有基金公司认为,全球尚未进入新一轮补库周期,原油缺乏需求端上行拉动,未来或延续震荡行情。
6.12【★★★★】 期货基金 这只基金,限购升级!>>
全市场唯一的白银期货基金——国投瑞银白银期货升级限购。
今年以来商品型基金集体爆发,这只白银期货基金更是领跑,业绩超越一众黄金ETF位居榜首。
受访基金经理认为,今年银价强势是实物供需、金融和避险属性三重共振的结果,预计后期可能依然具备较好配置价值。
6.11【★★★★】 新发基金 重磅产品,三家齐发!>>
新基金发行市场再迎重磅新品。
6月11日,来自南方、广发、景顺长城的首批三只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集体启动发售,助力投资者把握港股红利机会。
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聚焦能源、通信板块,与当前市场主流红利指数高配金融板块形成差异化。当前该指数从估值来看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聚焦央企优质龙头的相关ETF也迎来配置机会。
6.10【★★★★】 公募基金 什么信号?这类基金,超四成限购>>
6月以来,短债基金密集启动限购。而截至目前,已有超四成短债基金暂停大额申购或直接“闭门谢客”。短债凭借其收益较稳定、拥挤度低、受益于基金理财产品加强配置的优势,在当下市场中更加具有配置性价比,受到资金青睐。
周五(6月14日),上证基金指数收报5997.17点,涨0.28%。LO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6357.31点,涨0.39%;ETF基金价格指数收报1264.46点,涨0.41%。
本周数据有三个方面较为突出:目前,已经兰州农商行、甘肃银行、广东澄海农商银行等多地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其中,不少银行除对3年期、5年期中长期存款利率调整之外,还对短期存款产品利率也进行调整,普遍存款利率降幅在10bp至40bp之间;虽然正股万年青和转债万青转债近日持续走低,不过却有保险资金在持续买入万青转债,一口气直接买到持有占比超过20%;6月12日,据上海有色网最新报价显示,碳酸锂(99.5% 电池级/国产)价格跌880元报9.95万元/吨。时隔不到半年时间,碳酸锂价格再度落回至十万以内,具体如下:
6.14【★★★★★】 理财产品 多家宣布!“提前终止”>>
近期,多家理财公司相继出现旗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五月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数出现了同比增长。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属于常见现象,在净值化时代背景下,理财产品提前退场或是理财公司适应净值化管理的一种方式,对此投资者应理性看待。
6.13【★★★★★】 指数基金 又出“爆款”!大卖300亿元>>
新基金发行市场再现爆款产品。
今日,中信保诚、建信、国联安、南方基金旗下政金债指数基金同时发布提前结募公告。记者从渠道人士处了解到,上述四只政金债指数基金首发认购金额合计已经逼近300亿元。
6.12【★★★★★】 保险资金 不惧大跌!险资猛买,占比超20%!>>
虽然正股万年青和转债万青转债近日持续走低,不过却有保险资金在持续买入万青转债,一口气直接买到持有占比超过20%。
6月12日晚间,万年青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债券持有人通知,公司可转债持有人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18L-CT001深持有公司发行的可转债万青转债达到203.62万张,占公司可转债发行总量的20.36%。
初步测算,新华人寿保险产品购买万青转债的成本和目前市值都超过2亿元。
6.12【★★★★★】 银行理财 又有多家银行官宣:降息!>>
步入6月,中小银行迎来新一轮的“降息”。
据悉,目前,已经兰州农商行、甘肃银行、广东澄海农商银行等多地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了调整。其中,不少银行除对3年期、5年期中长期存款利率调整之外,还对短期存款产品利率也进行调整,普遍存款利率降幅在10bp至40bp之间。
6.12【★★★★★】 期货市场 刚刚,又跌破10万元!>>
碳酸锂的10万元大关,薄如蝉翼。
6月12日,据上海有色网最新报价显示,碳酸锂(99.5% 电池级/国产)价格跌880元报9.95万元/吨。时隔不到半年时间,碳酸锂价格再度落回至十万以内。
而在期货市场,多个碳酸锂期货合约近日价格连续下跌,其中主力合约碳酸锂2407价格在当日最低来到95200元/吨附近。
“下游一季度补库存行情基本结束,加上锂盐排产依旧维持在高水平,接下来可能会面临短期需求下降、供给维持高位的状态。”一位锂盐厂商人士对记者表示。
6.13【★★★★★】 基金公司动向 突发!又见“清仓式”转让>>
又有基金公司股东拟清仓“减持”。
北京产权交易所显示,近日,宝盈基金二股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挂牌转让所持有的宝盈基金25%股权,挂牌转让日期为2024年6月13日至7月10日,挂牌价格面议。
公开资料显示,宝盈基金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注册资本金为1亿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宝盈基金管理的非货规模为474.19亿元,行业排名70名左右。
目前,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除了持有宝盈基金股权之外,还持有诺安基金40%的股权。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段时间,多家基金公司的股东均有股权转让的动作,主要是为了满足国资委对持股金融企业的规定,不过目前基金行业马太效应加剧,中小公募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股权转让未必能够顺利找到下家接手。
6.12【★★★★★】 跨境理财通 事关跨境理财通!许正宇最新发声>>
6月12日,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香港立法会会议上透露:“我们正与业界和内地监管机构紧密交流,并持续检视“跨境理财通2.0”的实施情况,以研究进一步扩大南向通产品范围。”
6.12【★★★★★】 海外机构 独家!高盛最新发声:市场已现复苏信号>>
“过去4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离岸股票资本市场的复苏可能已经发生了,因为量变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形成了质变。”
近日,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分享对中国境外股票资本市场的一线观察,以及对A股上市公司吸引外资的建议。
6.10【★★★★★】 政策解读 重磅文件!最新解读来了>>
新能源领域再迎来重磅文件!
据悉,为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确保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利用水平,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
《通知》有何指导意义?如何看待近两年来,新能源板块的表现?有哪些领域投资机会可以挖掘?
6.10【★★★★】 超长期国债 刚刚,近30亿元国债“秒光”!>>
又是一分钟售罄!
今天是端午节,新一轮电子式储蓄国债也在今天早上正式发售。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第三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以下称第三期)和2024年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以下称第四期)将于6月10日起正式发行。其中,第三期票面年利率为2.38%、第四期为2.5%。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此轮国债于今早8点30分开售,很快就售罄了。以工商银行为例,今早8点左右页面显示,该银行的第三期和第四期均有14.7亿元左右的额度。
6.9【★★★★】 银行理财 收紧!已不允许购买!多家银行出手了>>
近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多家商业银行正在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一些银行已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超风险评级购买公募基金产品。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收紧公募产品的超风险评级销售,可以避免银行过度追求销售业绩而忽视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促使银行回归业务本源,是规范基金销售行为、更好服务投资者的必然选择。
近期,基金君获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在6月7日下发通知,对未托管私募证券基金开展专项核查整改,要求其在3个月内聘请托管人、提交2023年度审计报告。在完成整改前,相关私募基金不得新增投资者、不得新增募集规模、不得展期。
为进一步促进私募行业规范发展,近期协会已经发布了多份通知,包括5月底对专职人员不足5人或高管缺位的私募管理人进行督促提醒,要求及时整改。
6.9【★★★★★】 私募基金 见证历史!重磅新规刷屏,最新解读来了>>
6月7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均发布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管理、沪深股通管理、监督检查等事项作出细化规定,引发关注。
多家接受采访的量化私募机构表示,未来《细则》的出台,让市场参与者对程序化交易有了具体的认知,能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市场交易秩序的稳定和市场公平,这也意味着量化行业步入一个更加成熟和规范的阶段。
据了解,不少私募已按照监管要求完善交易风控系统。新规加强对高频交易的监管和约束,采取差异化设定。在私募看来,未来行业会更加关注基本面,注重研发长线投资策略。
2024-06-15 15: 39
2024-06-12 15: 11
2024-06-08 15: 04
2024-06-05 17: 19
2024-06-01 09: 08
2024-05-29 16: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