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疫情对中国经济将产生短期冲击,但下行幅度较为有限,预计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我们预计监管层将采用更加灵活和积极的政策来应对疫情的影响。短期内A股将更多受避险情绪的影响而承压,尤其部分消费等行业(如商贸、休闲服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压力较大,医药板块或有超额收益。需要强调的是,当后续疫情出现实质性缓解(拐点出现)之际,则是A股开启反弹之时,疫情对A股春季行情仅仅是短期扰动。从中长期来看,流动性、经济运行节奏和改革进程是决定市场的根本因素,对这些因素我们都抱有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
华商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华商恒益稳健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周海栋:短期来看,疫情确实会对部分行业产生脉冲性的负面影响,当然同时也对一小部分行业有脉冲性的正面影响。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类短期脉冲性的事件并不是太陌生的变量,其短期波动对于机构资金而言通常会带来相关行业的逆向交易机会。未来,在全球经济边际转暖,A股市场制度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中枢抬升,长期资金入市、上市公司优胜劣汰质量改善是大势所趋。权益市场在“供需”两个方向持续改善下,被正确定价的机会在逐步加大。
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监王创练:从具体行业来看,医药板块中药店的客流量和客单价在疫情期间会显著提升,同时低值耗材、家用医疗器械以及与抗病毒相关的药品或将是资金关注的要点。科技发展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是技术的创新前沿,科技领域的细分投资赛道众多,其中,5G建设是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受益于5G带动的爆款应用和内容,这些领域即使受到疫情的短期扰动,我们也始终相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真成长公司的价值必将显现。从短期主题来看,基于疫情延伸出的远程办公、娱乐等需求对于增强现实、AR等应用的加速落地和推广,IT基础设施对于提高管理效率、解决管理透明度的作用也在此次疫情管控中重新被唤醒,同时,电子商务、银行证券IT以及在线教育等产业的变化也值得重视。
中融基金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寇文红:短期市场可能面临一定压力,但支持投资者看好A股的一些中长期因素并没有发生变化,如果A股因为本次疫情出现大幅调整,将是投资者介入的好时机。
我们坚定看好科技和消费两大战略性方向。随着创新体制的深刻变化、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以及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换代,未来以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仍将继续受到投资者的持续追捧。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仍是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会带来很多的投资机会。
泰达宏利基金研究总监张勋:短期来看,A股将在节后面临较为迅速的回调压力,这种压力源自于市场对未来未知的恐慌,这种恐慌只能通过快速的回落、安全边际很高才能释放。中长期来看,则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买点。本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伤害预计将大于优势企业,会进一步加快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优质企业中长期更为受益。最近几年,以白酒、家电为代表的消费品,以5G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科技企业,涨幅较大,但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若因为系统性风险回调,则将带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凯石基金研究总监兼基金经理梁福涛:从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来看,在借鉴2003年SARS影响的基础上,更要结合本次疫情及管控的特点及当前经济特征和背景的差异进行分析。本次疫情与SARS有相似之处,略有不同的是传播更快,但危害性略低,一些管控经验和举措可以借鉴。当前,经济处在高质量发展转型期,外需增速乏力,因此,当前经济增长的压力更大。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从假期港股和海外市场看,指数下行的空间或不会过度,但反复压制会持续一段时间。对相关不利行业短期冲击更大,包括交通、旅游、服务娱乐、线下零售、餐饮以及部分劳动密集制造等产业;当然,也有部分相关受益的行业,包括相关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互联网消费以及互联网娱乐等。长一点时间看,疫情会延续一段时间,预期持续到二季度,之后随着防控见效和气温升高,疫情及其带来的经济和金融影响会逐步过去。
博道基金公司基金投资部副总经理张迎军:本次疫情对市场的影响与SARS相似,更多的是短期冲击与影响,类似上市公司一次性损益对公司估值影响有限。此外,由于有2003年SARS冲击的前车之鉴,再加上春节期间股市长时间的停牌,投资者可以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去消化分析各种信息,从而对疫情这一市场未曾预期的变量做出预期调整。所以,我们预计本次疫情对A股市场短期波动所引发的非理性因素会减少。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经理刘安坤:市场在节后开盘的一周或将出现悲观预期的集中释放期。随后大盘或将进入磨底消化阶段,等待疫情的稳定,届时市场或将迎来反弹。进入二季度后,股市的震荡中枢有望进一步抬升。从中期的角度看,A股在短期冲击后,将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建议理性看待短期的疫情负面冲击,从中长期角度做好资产的配置选择。
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董伟炜:综合来看,疫情属于干扰性事件,不影响经济市场中长期运行方向和趋势。本人管理的产品中,对于相对收益类产品如光大行业轮动,我们还是要着眼于长期,相对忽视短期扰动,并且我们会在市场波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选择符合中国高质量发展背景和要求的优质行业和个股来进行配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短期波动,也为我们买入原本想买却买不到的优质个股,提供了很好的布局机会。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光大安和,我们会不断根据风险情况,对光大安和进行一定程度的仓位管理,力控回撤,同时,保持结构的均衡,把握优质个股的低点布局机会。
创金合信科技成长股票基金经理周志敏:基于对于疫情基本面的认识,我们对市场总体的看法是短空长多。投资方面,大的策略上按照基金合同规定短期适当控制仓位,更主要的还是通过个股调整,用基本面更好、更能经受考验的个股去应对挑战。具体到科技行业,我们前期重点看好5G、半导体、物联网、新能源车等,这些行业相关的个股可能面临风险偏好下降带来的调整,但长期发展的空间和动力不会削弱。另外,将来反思此次疫情的时候,可能会对这些行业代表的产业提出更多的需求,例如,利用智能物联网来进行疫情预防、治疗和管控,让技术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