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投资领域,高成长性的科技制造与偏稳健价值的优质央国企似乎难以并行,鲜少有投资人会选择同时覆盖这两个概念。如今,长城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储雯玉,却在兼顾这两个特色鲜明却风格迥异的主题。
显然,储雯玉是有备而来。过去15年里,她遍历了十余个行业的研究工作,并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对不同行业的投资逻辑都了然于胸。
万物皆周期
尽管每个产业都有自身的发展逻辑,但在储雯玉看来,落实到投资上,其背后规律都可归纳为一句话——万物皆周期,“保持周期视角的投研底色,投资思路就能逐步明晰。”
基于周期视角,储雯玉会自上而下地关注行业发展机会,挖掘有潜力的标的。在她看来,无论是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周期逻辑都有迹可寻。
从宏观层面看,周期体现在经济发展、通胀、货币财政、信贷等等;从产业层面看,周期体现在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产业销售等等;从企业层面看,周期则体现在经营管理、产品迭代、盈利波动等等。
将周期思维落实于投资,意味着需要以更多元、更长期的视角来观察市场,分析当前处于周期的哪个位置,相应来指导投资行为。储雯玉表示,以今年以来的市场环境为例,在宏观经济弱复苏期间,攻守兼备的“哑铃型”策略或更有助益。一方面,风险偏好低、股息红利高、安全边际高的企业有助于做好防守;另一方面,有周期反转机会的“新科技+新赛道”能有效带来机动性的进攻机会。把握好“哑铃”的平衡,将更有机会撬动均衡的收益。
新兴科技产业,有望保持更大活力
对于从“0到1”具有爆发性前景的行业,储雯玉始终保持热情与关注。当前,新兴技术集群正在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而新市场、新技术、新产品往往会带来新的周期,也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她认为,在资金层面上,新兴行业更有可能打破存量博弈,吸引增量资金,在经济弱势的背景下有更大的机会保持活力。
储雯玉指出,今年行情一度活跃的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就是很好的代表。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革新,其产业的运行时间和空间充满想象力,细分行业中的算力和模型垂直应用领域的业绩有望首先得到验证。而数据要素作为第四大生产要素,将会驱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上更多项目的推进与落地。
此外,对景气向上且有成长空间的赛道,储雯玉会以中观视角跟踪并发掘产业成长周期的拐点,从“创新/反转”的定位出发左侧布局,具体关注技术壁垒优势、行业竞争地位、经营管理水平等指标。
优质央国企,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
优质央国企具有偏稳健、低波动、高分红的特点,估值和业绩波动较小,且整体市盈率、市净率低于A股平均水平,利于防守。在储雯玉看来,研究央国企上市公司,同样可以运用周期框架。
储雯玉表示,从宏观周期角度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需要一批能够体现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领全球科技和行业产业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做支撑。而央国企作为承担战略性服务功能的先锋,将起到关键的模范带头作用。
从产业周期角度看,央企国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价值创造行动正稳步推进中。在年初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中确定了央企“一利五率”的考核体系,对央企的盈利能力和创现能力的考核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质央国企有机会发挥“压舱石”的作用,将高标准的治理观念辐射到民营同业中的,引领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
从公司周期角度看,在供给侧改革之后,央国企的历史包袱明显减轻,或将成为活跃市场流动性的主力。具有壁垒优势(如资源、牌照、品牌等)、企业现金流好、盈利预期高、分红收益率稳定的优质国企或将进入自身发展的上升期。
2023-09-18 07: 30
2023-09-11 07: 30
2023-08-28 14: 44
2023-08-21 10: 34
2023-08-21 08: 34
2023-08-21 1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