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信仰。”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农银上证科创板50指数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钱大千始终保持着“多策略工具箱”的开放性,既坚守风险控制的底线,又不断吸收新的因子和策略。这种稳健与进化并存的姿态,或许正是穿越周期波动的关键。
钱大千,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历,其中7年专户投资经验,超2年公募投资经验。历任农银汇理基金风险控制部风控专员、研究部研究员、农银汇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及财富管理部投资经理、农银汇理基金投资理财部投资经理、现任农银汇理基金固定收益部基金经理,善用不同量化策略实现管理资产的增强效果。
他擅长将主动选股与量化投资相结合。“量化模型可以不是黑箱,而是一套可拆解的工具箱。”钱大千如此定义他的方法论。在他看来,每个子策略都像一把“手术刀”,需根据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工具组合。
多策略融合
实现1+1>2
钱大千表示,自己通过多策略构建,从基本面、量价指标两个大方向分别建模。基本面策略强调模型的逻辑性,尽量避免黑箱。在多策略组合风控方面,用量化多策略模型作为投资工具箱,采用各子模型单独风控,控制模型主要风险因子的敞口,如市值、行业、估值、beta等。此外,不同市场环境下适度调整各量化子策略的投资比例。
“采取多策略方法,每个策略都如同工具箱里的一件趁手工具。”钱大千坦言,量价类策略的确偏黑箱,很难清晰易理解地解释,但有些基本面策略有逻辑可循。例如,“红利+成长”双因子模型,通过筛选高分红且盈利质量持续改善的个股,既可以规避传统红利股的价值陷阱,又避免单纯成长股的估值泡沫。他表示,红利代表企业现金流的安全垫,成长则指向未来盈利的可持续性,两者看似矛盾,实则在选股逻辑上形成互补,在选股上实现1+1>2的效果。
“2019-2020年,机构聚焦核心资产,红利因子持续回撤。2022年年中以来,上市公司盈利持续性走弱,成长因子大幅回撤。我们可以通过采用成长+红利去熨平市场风格波动。与此同时,自下而上来看,成长因子可以帮助规避价值股的高股息陷阱,红利因子可以帮助筛选增长质量。”他举例道。
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
不用过于悲观
面对市场风格的切换,钱大千采用“基准+浮动”的权重分配方式:以等权配置为基准,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如PPI、PMI)和市场情绪信号,对子策略进行±20%的动态调整。“比如当PPI触底回升时,我们会增加高景气策略的权重;而在风险偏好极端低迷时,则侧重红利类策略。”他谈道。
钱大千认为,今年的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投资者对未来行情走势不用过于悲观,从配置角度来看,目前没有必要像去年一样超配特别价值的策略,景气成长类策略的配置价值需要保持关注。
权益市场来看,钱大千表示,今年一季度,国内AI技术突破,带动科技股重估以及全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权益市场情绪改善;虽然二季度会面临关税落地及基本面数据的扰动,但科技产业中,下半年仍存在自下而上的绩优股为市场带来赚钱效应,在经济基本面总量见底的背景下,需要加强自下而上成长类个股的挖掘。
他建议投资者,可以采用“一头配科创50(高弹性科技)、一头配自由现金流指数(稳健红利)”的组合。“这种结构既能捕捉AI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红利,又能通过低波动资产平衡组合风险。”
2025-04-28 11: 42
2025-04-28 11: 40
2025-04-21 07: 30
2025-04-21 07: 30
2025-03-17 10: 57
2025-03-17 07: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