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高回落、短期分歧?重返万亿之后,后市怎么走?

2023-07-31 21:27

从上周以来,市场的消息面就开启了“利好刷屏”模式。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和本周一,就有消费方面的“全国消费促进工作年中推进会”、“恢复和扩大消费二十条措施”;地产方面的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后集体表态;民营经济方面的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等利好接连落地。


资本市场方面,重磅新闻更是应接不暇:


  • 证监会召集头部券商开会,就活跃资本市场及提振投资者信心征求意见;


  • 证监会就《证券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证监会表示,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不得以离婚、解散清算、分立等任何方式规避减持限制;


  •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发布实施“长风计划”助力中长期资金入市。

(来源:Wind、财联社)


在一片“涨声”中,今日的A股、港股联袂强势高开,但随后A股市场博弈有所加大,收盘有所回落。沪指一根长长的上影线又让部分投资者的心情从“牛回!速归!”转变为“牛回没回?要不要归?”……


但是,短期市场的涨跌本就容易受到各种非理性情绪或是偶发因素的主导,而底层的逻辑才是决定市场中长期运行方向的核心。


如何看待当下的市场环境?两市成交额重返万亿、“牛市旗手”批量大涨之后,后市怎么走?接着看,挖掘基带你好好捋一捋~


1

如何看待当下的市场环境?


挖掘基在上半年复盘中跟大家分析过,年初以来A股的核心纠结点就在于市场预期与现实的的反复拉扯。


图片


从年初至春节前的“强预期、强现实”市场普涨;再到春节后至4月底的“强预期、弱现实”区间震荡,与经济总量相关性较低的AI+领涨;然后是4月底至7月中的“弱预期、弱现实”,沪指点位触及本轮调整的低点,行业普跌。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在担忧什么呢?——担忧经济复苏的进程、担忧政策不及预期、担忧人民币汇率贬值。


但从上周以来,这些负面的担忧似乎都迎来了转机。

 

1)经济复苏进程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27日发布的数据,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884.6亿元,同比下降16.8%,但降幅比1-5月份收窄2.0个百分点。


事实上,一方面,累计利润降幅自年初以来逐月收窄,表明工业企业利润在稳步恢复,下半年在低基数影响下,利润同比增速将继续改善,预计本轮PPI已至周期底部,价格对企业利润形成的拖累或即将收尾;


图片


另一方面,6月民营企业利润两年复合增速为11.4%(前值-12.1%),成功实现触底反弹,7月政治局会议的政策定调已十分明确,随着之后政策端向民营企业倾斜力度的加大,民企的复苏有望延续。(来源:东吴证券)


此前过度悲观的预期与当下慢复苏的实际情况出现了背离,从全年的角度来看,今年的GDP增长有望呈现N型走势。


2)政策方面

 

前期市场对于政策的预期的确比较低,市场也在犹豫中一度出现了两市6000多亿成交的地量。但7月政治局会议中明显有几个对市场影响较大的超预期的点,又走出了预期差。


一是经济评价和政策方面,本次表述中删去了“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也对经济运行中的压力如内需不足、经济内生动能不强等有所阐述,而且时隔2年多之后重提“逆周期调节”,不同于市场之前的低预期,“稳增长”政策的必要性是有所增强的。


二是房地产方面,会议删除“房住不炒”,将表述改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同时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


三是资本市场方面,本次会议的表述尤为积极,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并重提“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后续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值得期待。


上一次政治局会议提到“资本市场”还是在2022年4月的“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而本次“活跃资本市场”的表述是2013年以来在政治局会议中首次出现;而“投资者信心”的表述更要追溯至2008年12月的中央经济会议。


图片


以史为鉴,历次高层会议提及资本市场基本都出现在市场较为低迷的阶段,而市场对此给出了积极的回应,沪指后续均以上涨为主


3)汇率方面


近来人民币汇率明显回升,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从前期的7.28收复至目前的7.14附近,汇率贬值对于市场的压制得以明显缓解,北向资金也迎来系统性流入。这背后的原因有三。


其一,前期的汇率水平大概率已经充分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复苏进程较缓的悲观预期,重磅会议召开后,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预期触底回升。


其二,央行的态度和操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央行政策工具箱充足,叠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时隔两年再度就汇率问题表态,汇率预期管理信号作用强烈。


7月20日,央行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这个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以理解为跨境融资杠杆率的“放大器”,调高此参数,主要是鼓励或者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从海外融资,增加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外汇供给,减轻人民币贬值预期和压力。


其三,上周美联储7月如期加息25个BP,成为自去年启动本轮加息进程以来的第11次加息,累计幅度达到了52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升至5.25%-5.5%,为200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已近尾声,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空间有限,人民币被动贬值压力得到缓解。


图片


考虑到当前内外部因素均有所缓和,人民币汇率后续难有继续贬值的动力,当然后续升值的幅度或仍取决于经济修复的程度和持续性。

(来源:中信证券)


但无论怎么说,对于股市而言,扰动因素的改善、利好政策的涌现叠加悲观预期的回暖都应该视为利好,有望催化指数底部企稳回升,对于后市可以多一些期待。


2

“牛市旗手”批量大涨之后,

后市怎么走?


近期市场整体回暖,而被称为“牛市旗手”的券商在上个交易日大涨7.74%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来源:Wind


行业层面,事实上,本次券商行情源自政策和监管层面对于活跃资本市场的积极表述。


招商证券认为,后续相关政策包括不限于广泛吸引更多资金入场(长期、短期、外资、内资),平衡股票供给,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税),放宽券商杠杆约束等。而券商板块当前业绩基数低、机构持仓少、预期估值低,在流动性持续宽松背景下,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相关政策刺激出台,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双击。

(来源:招商证券)


市场层面,从历史经验来看,券商股的批量大涨也具备较为积极的信号意义。


华泰证券复盘后发现,2010年以来,每当出现“券商指数大涨、第一大龙头涨停”的组合后,A股大概率会开启一轮阶段性兼具胜率和赔率的“吃饭行情”。万得全A在随后5个、20个、60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分别为83.3%、88.9%和72.2%,平均收益率可达2.8%、4.0%、11.9%

(来源:华泰证券)


图片


风格层面,近期市场对于本轮底部反弹后大盘股和小盘股的相对胜率讨论较多。安信证券回测后发现,2010年以来,历次券商指数单日大涨之后,各类指数都呈现普涨格局


  • 随后一周,小盘风格优于大盘,成长优于价值,成长风格(+4.01%)与创业板指(+3.19%)涨幅居前,胜率可达83%;


  • 随后一个月,行情特征大致延续,成长风格(+9.15%)与创业板指(+7.22%)涨幅居前,而周期和消费风格涨幅低于成长风格,但是胜率更高,均超过90%。

(来源:安信证券)


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不妨继续保持乐观,市场反弹空间仍在,而我们正站在长周期的底部区域,此时仓位的重要性或许更甚于风格。


投资策略方面,短期兼顾周期与低估值品种,而下半年建议继续配置产业政策着力点以及国内中长期经济发展结构变革的关键驱动方向,尤其关注TMT在经历主题炒作后走出的具备产业趋势的方向,以及芯片、智能驾驶等板块,以及港股的互联网和创新药


图片


文章的最后,挖掘基想说几句心里话。


根据乔治·索罗斯的理论,资本市场天生存在不稳定性,而这是人性本身存在的认知缺陷导致的。


回顾历史,在过去每一次盈利下行周期、在每一次底部区域,市场都会产生出这样那样的、在当时感觉完全无法解决的中长期悲观问题。


市场的顶部和底部,往往就是“宏大叙事”最容易诞生的时刻。只不过,顶部对应的是豪情壮志的极度乐观,而底部时常伴随万念俱灰的极度悲观。


当市场处于一种短期的基本面比如业绩、比如估值的逻辑已经不够用,需要用特别长期的逻辑去解释行情的时候,说明情绪真的已经非常极端了,往往这种时候会出现行情反转。(来源:方正证券)


但历史一次次向我们证明,很多所谓的中长期悲观预期和逻辑,实际上是在短期盈利下行中受到“线性外推”的扭曲进而被严重放大,一旦短期盈利上行市场回暖,这些中长期悲观逻辑大概率就都不复存在。“一涨解千愁”,熊市连带着所有人的悲观只会停留在记忆里被冲刷淡忘。


情绪的钟摆总是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中来回震荡,使得市场总是低谷、顶峰交错,但总会回归到正常的主线上来。


真正决定是否应该买入/卖出的,是资产目前的价格是否合理。万物皆有周期,即便周期有长有短,但市场不可能对明显的定价错误长期视而不见。


对于投资者而言,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市场运行的内心机制,不妨转而利用市场的不稳定性,以静制动找到投资机会,因为不理智的市场行情时常也会演绎成良好的投资时机。


今天先说到这里,祝大家投资理财顺利~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