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显示市场对日益高企的政府债务压力的担忧。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周二将美国评级从AAA下调至AA+,基于财政担忧、美国治理恶化以及政治两极分化。这是继标普全球2011年对美债信用降级之后之后,又一家下调美国债券信用评级的评级机构。这一事件对于美债10Y当日形成较大压力,美债curve熊平,与此同时避险情绪升温,美元上行,美股当日巨幅下修:Nasdaq下跌-2.17%,S&P下跌-1.38%,Dow下跌-0.98%。
在这个位置我们仍然保持此前观点,美股在经历了3月底以来的大幅反弹之后,有较大的下修需求,一方面此前美股的上涨已经充分price in了美国到现在为止强劲的经济现实,另一方面多数市场机构研究判断美经济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将随着核心通胀回落进一步放缓,同时近一个月石油、汽油、粮食价格都出现了10-20%的上涨,CPI环比预测值从之前的0.41上升到0.6,我们认为Fed货币政策已经进入到“higher for longer”的后半段longer部分,并且在美国经济,特别是就业市场仍然具备韧性的同时,维持较高的联邦基金利率看上去是Fed的正确选择,10Y美债的利率持续上行在这个阶段将压制美股风偏。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USTD) 表示,预计本季度将发行1万亿美元债券之后,下周将额外出售1,030亿美元的长期证券,金额略高于多数交易商的预期,因此随着国债的发行规模持续加大,美债长端或将继续上行,curve延续熊平。财政刺激是本轮大通胀的关键成因,在短期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长期将对美元信用造成深远的影响,在未来或将放大全球货币及金融体系的波动。
国内景气度在分化中边际改善。据统计局官网数据披露,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非官方PMI49.2,低于前值50.5。BCI企业利润前瞻指数上行,与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情况相佐证,企业单位成本边际改善,利润率环比回升。经济内生动能仍不足的背景下,政策刺激力度略低于市场预期。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以及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动性的总量效应,需要统筹搭配、灵活运用,共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评估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既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又要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型。后续政策大概率”财政政策为主,结构性货币政策为辅”的组合,助推“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本周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裕。中短期内,央行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确定性仍强,市场利率仍会围绕政策利率波动,政策层面整体中性偏松。
上周权益市场整体上涨,但整体涨幅较上周收窄,主要是由于周末及上半周并未推出市场预期的强力政策,但下半周随着官媒也开始谈及资本市场,以及部分政策也确在落地,市场对于政策特别是资本市场相关举措的期待明显提升,外资继续回流超过150亿,但由于强力政策的落空,大盘价值在前期大幅走强后这周弱于小盘成长的表现;总体来说,上周的市场上涨有一定的扩散效应,除了受医疗体系反腐政策影响的医药板块以及消费类的食品饮料、服装家纺等行业录得周度下跌,其他板块多数实现周度上涨,从前期的主要集中在金融地产的大幅集中上涨逐步向地产链上下游装修建材、家电、汽车、电池、以及IT服务、通信服务等中下游行业扩散;光伏、AI板块这周亦迎来一定的反弹。
展望后市,如前所述政策底部已经出现,受制于高质量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类似早期粗放式的强力政策或将仍然是经济托底的功能,但是针对性的密集政策仍然值得期待,特别是多家官媒提及资本市场,也反映出上层已经了解现阶段的核心问题来自于信心的不足,而活跃的资本市场兴许是稳住预期较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可以继续对当前市场乐观一些。前一周完成了外资大幅流入后对于大盘价值的悲观预期修复,这一周信心有所恢复的背景下融资余额提升,也使得调整已久的AI板块迎来反弹,预计如果后续整体成交量持续放大。细分来看,建议关注具备较强业绩修复能力的下游板块,一方面服务业库存去化较为充分,二季度刷新十年低位,6月居民全口径服务消费增速年内首次反弹,我们认为下游行业将受益于本轮风险偏好的快速修复,叠加本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示:“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我们认为经济复苏的价值传导链条上最先受益的或许是下游行业。
另外,我们建议关注前期受政策拖累的金融地产链相关板块,因为其中不乏有国企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自身融资能力稳定,且经历了本轮地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随着目前地产政策的陆续出台,先走一轮估值修复是大概率事件。另外一条线索是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由于目前美股处于高切低的阶段,上周美股均有下跌,在这个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复苏保持定力,许多绩优消费股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或将受到北向资金持续配置。与此同时,前期受市场追捧的人工智能板块预计将受到中报业绩兑现压力持续承压,从长期配置的角度也不失为精选个股的时间窗口。整体来看,我们认为从现在到9月联储议息会议之间,美国方面有1-2个月的数据空窗期,这个阶段A股将回归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全面改善的基本逻辑,A股或将迎来一轮较为显著的估值修复行情。
2023-08-07 15: 43
2023-08-07 15: 42
2023-08-07 15: 42
2023-08-07 15: 41
2023-08-07 15: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