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的快速发展可以看作资本市场逐渐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专业的一种体现。因为FOF本身的投资方法和传统的基金有比较大差异,投资者从理解到接受有一定难度,需要一个过程。”兴业基金FOF基金经理朱小明感慨道。
在他看来,近几年FOF能够取得比较好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宣传推广,另一方面政策也给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2022年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展以来,首先被纳入养老投资产品名录的公募基金类别就是养老FOF,这对于投资者了解FOF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说。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全市场共有FOF基金460只,较年初增加81只,合计规模超180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朱小明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数学专业,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和5年公募投资管理经验,曾任职于国泰基金、德骏达隆资产、万家基金等机构,2019年10月加入兴业基金。在朱小明的投资框架中,FOF投资由大类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两个层面构成,首先通过大类资产配置获取对于各类资产的配置需求,然后通过选择具体的基金来填充相应资产类别的权重。
“资产配置层面,一方面基于产品收益风险要求、大类资产特征和配置模型来完成长期的战略性资产配置,另一方面主要基于短期的定性或定量指标做小幅的配置调整。”他介绍道。而子基金的筛选一般被视为FOF投资的核心,对此朱小明表示,在具体选择上,第一步是对基金进行分类,按照基金的具体持仓大致分成固收、权益等几个不同类别,而后再根据持仓股票或者债券的特征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第二步是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在不同的类别中进行排序和筛选,按照大类资产配置进行组合的构建。
“我的投资理念是希望投资者至少能够获取相应大类资产的收益,所以在基金选择上也更青睐风格均衡稳定的基金产品。”根据长期的跟踪研究,他认为FOF基金的超额收益主要来自于基金选择的alpha。
基金经理的考察也是子基金选择的重要一环,朱小明表示,他考察的内容包括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产品的管理类别、规模、历史业绩、收益来源等。同时,他也会通过调研等方式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框架、投资理念、能力范围,看看是否适合自己投资或配置。“检验基金经理投资理念和框架是否能够与实际持仓一致,风格是否漂移,也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朱小明进一步阐述道。
由于朱小明自入行以来一直从事于量化投研工作,因此在FOF投资的风险管理上,他也主要是通过一些量化的工具来对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做更加精细化的分析和管理,把FOF的整体风格特征控制到和市场接近的水平,以降低偏离市场表现的风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是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基金管理人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2023-09-12 11: 15
2023-09-12 11: 15
2023-09-12 11: 15
2023-09-12 11: 10
2023-09-12 10: 34
2023-09-12 0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