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落地,投资者的意识、行为、收益将会受到多方面的、长远的影响。本期我们就来讲讲,全面注册制对投资A股到底有哪些影响?
第一、全面注册制改革促进提升投资者专业化水平
改革精简优化发行上市条件,监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做出判断。A股投资标的将得以增多,行业与公司层面的信息将愈发繁杂,这对投资者的短期配置能力与中长期战略眼光带来全新挑战。以新经济为代表的成长型公司上市增多,这将提高投资者对行业发展与企业前景的认知要求。
第二、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标准重塑价值判断
改革后各市场板块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传统的估值方法不适用新经济企业,一些优质企业初期可能为亏损状态且行业可比性低。这些公司无论是对其未来现金流预测还是利用可比公司估值都存在难度。对一些想象力空间大但暂时还不成熟的企业,“羊群效应”容易驱动股价非理性上涨,从而形成估值泡沫,投资者需要重塑价值判断。
第三、市场优胜劣汰机制常态化下重构投资者风险意识
个人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识别、管理及承受均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面对退市风险正确行使权利,甚至对劣质公司采取逆向选择,进一步加大投资风险。个人投资者要加强风险管控意识,正确理解与面对退市。
第四、发行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重置投资习惯
随着破发现象的常态化和发行失败风险的出现,对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投资能力形成较大挑战。投资者要打破以往墨守的“博入围”“跟风炒作”“追涨杀跌”的投资习惯,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将成为必修课。
第五、权责清晰的分散决策机制明确投资责任体系
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以落实“卖者有责、买者自负”为原则。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是投资者必备的基本能力,明了风险、承担风险、管理风险是投资者应有的基本素质,知悉权利、规范行权、依法维权成为投资者的合理行为。
第六、多重挑战推动个人投资者机构化
全面注册制后,未来投资者面对的是一个优胜劣汰环境更为严酷的市场,这对投资者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参与市场的时间和精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定价权的提升,A股去散户化也是大势所趋,投资者结构机构化成为趋势。个人投资者由“股民”变“基民”的进程有望加速。
2023-09-18 14: 52
2023-09-18 14: 51
2023-09-18 10: 04
2023-09-18 09: 25
2023-09-18 09: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