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行至年末,守望曙光。展望2024,该如何面对复杂形势?又该如何布局潜在机遇? 11月15日-19日,“智驱未来 洞见价值——长城基金2024年度策略会”正式启幕。5天5场,多平台联播,精彩访谈+高交会现场调研,长城基金权益投资科技战队轮番登场,围绕年度投资策略以及高端装备、数字医疗、信息技术、半导体等前沿科技行业,与投资者共同前瞻智慧未来,洞见投资价值。
11月17日,长城基金2024年度投资策略会第三场如期而至。尤国梁、杨维维两位基金经理组队“长城行业调研团”,走进高交会现场,聚焦半导体芯片领域,透过观察高精度芯片等“硬核科技”创新成果,为投资者带来“芯科技 芯机遇 芯未来”主题分享。
精彩看点在这里!
美好生活带动半导体芯片发展
在充满科技气息的高交会1号馆,展示了我国芯片设计与制造最新技术和成果:以DeepEdge10为代表的国产14nmChiplet大模型推理芯片“赚足眼球”,引领高阶智能驾驶的“硬核创新”高精度芯片也令人目不暇接...... 芯片被誉为“现代工业的心脏”,许多高端科技都离不开芯片的加持,一枚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能容纳数百亿颗晶体管,输出强大的运算能力。“半导体芯片的发展前景毋庸置疑,许多国家也正在此领域展开科技竞赛,持续进行制程和工艺的升级。”杨维维介绍,其实半导体芯片和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大到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小到手机、耳机等电子产品,都离不开芯片。而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征程上,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都需要芯片的助力,也将进一步拉动对芯片的市场需求。 可见,以芯片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已经高度渗透并融合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除了广泛的应用场景外,半导体芯片领域还因其独特的产业特性,成为衡量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尤国梁解释说,一是半导体产业链长且复杂,包含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以及相关的设备、材料等多个环节,需要高度精细化、体系化的分工;二是,产业链整体技术含量高而且需要持续创新,研发成本较高,容易形成行业壁垒;另外,全球化程度高,一枚高端芯片往往需要依靠多国的技术和供应链协作,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带来重大影响。
半导体行业目前处于复苏初期
半导体行业具有鲜明的周期特征,其大周期一般为8年到10年,依赖于行业及应用的技术创新,小周期一般为3年到5年,主要受产业供需关系的影响。因此,想要挖掘半导体行业的投资机遇,判断其周期位置尤为重要。 近期,华为手机超预期发布之后,国产芯片的技术突破进入大众视野,半导体行业的复苏及国产化进程获得市场广泛关注。对此,尤国梁判断,目前半导体行业基本处于触底回升的初期阶段。从时间周期来看,半导体行业上一轮周期从2019年开始,到2021年中见顶下行,至今已经间隔两年多。根据两年左右上行、两年左右下行的历史规律,时间上已经足够进入新一轮周期。另外,过去几个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的同比降幅也在持续收窄,这也说明了距离回正可能已经不远。 “结合存储芯片的涨价,代工厂的稼动率变化,以及各个环节的库存情况等多方面微观指标情况来看,现在基本是开始复苏了,且仍处于复苏的早期。”杨维维也作出类似判断。他指出,今年半导体的复苏速度是弱于此前预期的,且多个环节的竞争格局恶化较为严重,但往后看,在基本面边际向上的趋势下,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公司走出周期底部,也将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 在行业复苏情况下,哪些细分方向值得关注?半导体产业链,涵盖了半导体材料、半导体零部件、设备、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整个价值链。杨维维认为上述方向都蕴藏着投资机会,具体来看:短周期维度,在业绩弹性指标方面,存储芯片具备潜力;中周期维度,在国产替代方面,半导体设备材料零部件是主战场;长周期维度,从增量创新来看,AI创新拉动了对算力芯片的需求,也将陆续拉动存储、模拟、数字芯片等需求。 尤国梁同样认为,伴随着行业的复苏,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望出现投资机会。按周期逻辑来看,过去两年调整幅度最大、周期性较强的消费类芯片设计公司,预计具备较大反弹机会,长远来看,国产化是国内半导体行业成长性的主要来源,特别在生成式AI的拉动下,国产算力芯片或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预计明年市场环境利好A股
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为疲弱,对投资者预期造成了一定压力。展望2024年,尤国梁认为,明年大概率会看到国内经济复苏与美联储转向降息,这一环境对A股市场比较有利,特别是对成长股更加友好。但由于暂未看到资金层面的重大变化,明年市场风格可能与今年比较相似,因此依然会重点关注调整较为充分、具备长期发展空间的科技成长方向,从部分半导体、消费电子、军工信息化及前沿技术等领域挖掘投资机会。在科技赛道,国内外创新力最强的企业所关注方向往往就是未来最具前景的领域。比如,国内某领先的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所关注的芯片、算力、半导体设备、消费电子创新等方向;海外科技巨头企业关注的无人驾驶、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AI应用、MR及生命科学等领域。 杨维维则将聚焦自身的“制造+科技”投资能力圈,在电子、新能源、机械、汽车、军工等较为熟悉的领域中寻找优质个股。他表示,从微观跟踪的数据来看,上述大部分细分方向都处在周期位置的底部区域,当前股价相对便宜,将在其中寻找位置低、空间大、有稀缺性的资产,可适当放宽估值容忍度。具体来看,从增量创新的角度,比较关注AI对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MR以及其他消费电子终端的赋能;从国产替代的角度,比较关注华为对国产芯片的拉动,尤其是设备材料零部件等领域。
2023-11-24 10: 50
2023-11-24 10: 50
2023-11-24 10: 49
2023-11-24 10: 49
2023-11-24 10: 49
2023-11-24 1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