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克金融学
♪ 让金融像摇滚一样有趣!♫
Let’s Rock !
1720年某日,法国巴黎街头,一位女士正坐在马车上伺机而动。
“来了!他来了!车夫,对准他的马车给我撞!”女士对司机发出的指令。
伺机而动,司机先动。
接着,女士精准地摔倒在了一名男士的身边。
“哎呀,摔倒了呢,好痛痛,要一些你的股票贴贴才能好。”
“晚些时候”,男士微笑着许诺女士的要求。
这名男士叫约翰·劳,是当时法国最重要的新财富主宰者。女士“捕劳而获”的行为并不奇怪,因为谁购买了约翰·劳的股票,就等着暴富好了。
【释义】通过诱捕约翰·劳,而不劳而获地获得财富。
从历史角度回看,约翰·劳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他是著名金融家、投机家、数学家、赌徒、大骗子,法语中“Millionaire”百万富翁一词就因他诞生,他把纸币引入欧洲,以一己之力让深陷财务危机的法国看到希望。他被任命为财务大臣、商务大臣。不过,让法国的“财务大沉”、“商务大沉”,也是他。
图1. 约翰·劳肖像
来源:网络
法国人民为他撰写的墓志铭是:
一位苏格兰名宿安息于此,
这位天才的数学家。
用神奇的数学法则,
让法兰西倾家荡产。
本期【朋克金融学】,带你一起回顾密西西比泡沫的核心人物——约翰·劳的争议一生。
01
囚之不得约翰·劳
【释义】想要把约翰·劳关住,却不得行。
1671年,约翰·劳出生在爱丁堡一个富裕的家庭。在14-17岁跟着会计行的父亲学习银行业务阶段,展现了过人的数学天赋。很快,他便学以致用,在继承了父亲去世的大笔遗产后,开始在赌桌上肆意运用他的数学天赋,赢多输少。
直到1693年,越赌越大的约翰·劳在某场赌局上倾家荡产,也是那一年,他因与别人女友的爱情桃色事件而与人决斗。决斗中,约翰·劳实失手杀了人,因此,他被爱判处终身孤寂了,遭到监禁。
也是他运气好,“囚之不得”,被他找到了越狱的机会,开始了在欧洲流窜的一生。
流窜旅程中的约翰·劳保持了惊人的严谨作息,每到一个国家,他用上午的时间研究该国的财政、贸易以及货币与银行方面的业务,晚上泡在当地赌场里赚生活费。逐渐地,他形成了一套理念:国家要繁荣,就要发纸币。
1705年时,约翰·劳甚至出了一本书《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书中的主要观点是——“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不会提高物价,反而会增加产出;没有金银,可以发行纸币;政府应当设立拥有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提供足够的信贷和通货来保证经济繁荣。”
图2. 《论货币与贸易》,约翰·劳
来源:网络
请注意,在距今300多年前的1705年,这样的观点是划时代的,在书里他还对价格与价值,对纸币做出了具体形容和解释。
对价格与价值的形容:
水的用处很大,但价值极小,因为我们拥有的水量远远大于需求量;钻石的用处很小,但价值很大,因为对钻石的需求量太大,远远超出了供应量。
对纸币的解释:
商品交换的目的不是获得货币,而是获得商品的价值。货币的用处就是购买商品,而白银作为货币并无更多的用处。
在200多年后的1919年,经济学家熊彼特看完这本书后直呼内行:“约翰•劳的金融理论足以使他在任何时候都跻身于一流货币经济学家之列。”甚至连经济学之父凯恩斯都是约翰·劳的粉丝,在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复述了他的书里的思想。
图3. 经济学家熊彼特
来源:网络
所以,这都足以见得约翰·劳是有一身金融细菌在身上的。当然,他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做点贡献,好让苏格兰赦免他的杀人罪。他甚至还给苏格兰提出建立一家“土地银行”的建议:
该银行可以发行银行券,但发行银行券的价值绝不超过国家所拥有土地的价值。持有银行券的人可以获得利息,并且有权选择在特定时间将银行券兑换成土地。
这不仅可以减轻国家负担,避免为适应经济增长而购买更多贵金属来铸币,还可以更好管理流通中的货币量。
对此,苏格兰表示:“嗯,你说的很好,不要再说了。我数到三,你赶紧跑,不然我们好好论论你杀人的事儿了。”由于约翰·劳的建议在议会中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最终只能作罢。
在荷兰、德国、匈牙利等国家边赌博边被驱逐流窜的日子里,约翰·劳始终不忘自己“国家要繁荣,就要发纸币”的理想,到处推销,但始终求之不得一个伯乐。有记录的文字里,卢森堡大公曾拒绝说:“我们国家太小了,也是欧洲最穷的,经不起折腾。要不你去法国试试?”
若是多年后的法国听到卢森堡大公的话,可能会对大公说“我真的栓Q”——“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
02
首先要解决国家财务问题
其次都是其次
1715年,奥尔良大公升官了,但他开心不起来。那一年,挥霍无度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去世,继承者路易十五年仅七岁,奥尔良公爵成了摄政王,辅佐小皇帝——即官方认定的,前朝烂摊子负责人。
*此前你可能不认识奥尔良公爵,但一定吃过以他名字命名的鸡翅,法国在北美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州的最大城市新奥尔良因纪念奥尔良公爵得名。
图4. 奥尔良公爵肖像
来源:网络
先了解一下当时法国的债务:
国家债务:20亿里弗尔
年财政收入:1.45里弗尔
付息之前的年支出:1.42亿里弗尔
付息之前的盈余:300万里弗尔
年待付利息:9000万里弗尔
一整个稀碎,法兰西除了浪漫,一无所有,这就是奥尔良公爵接手的烂摊子。为了搞钱,他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
回收旧币并禁止使用,发行缩水的新币(含金量只有旧币的80%),刘备董卓看了都不得不感叹一句被他小子学到精髓了。
这为他新增了7000万里弗尔的贡献。
点击链接直达:朋克金融学 |(下)戏说三国之“经济学之叔”的诞生
第二件:
全民举报,谁举报成功了腐败官员就可以获得罚没财产的20%。靠这个方法,政府又新增了1.8亿里弗尔。
然而,这都是一次性收入,相对于20亿的债务,杯水车薪,甚至都没有21世纪所有的奥尔良鸡翅卖的钱多。
1716年,在奥尔良公爵无计可施的时候,约翰·劳登场了,他俩是赌友,很早约翰·劳就开始向公爵灌输自己的理念。
奥尔良公爵也不是没有过顾虑,但是当下首要的,是解决财务危机,其次都是其次。44岁的约翰·劳得到重用。
当年5月5日,政府特许约翰·劳成立法国第一家私人银行,并授予特许货币发行权。约翰·劳开始践行“国家要繁荣,就要发纸币”的计划。
图5. 劳氏银行发行的纸币
来源:网络
约翰·劳银行的资本为600万里弗尔,如果人们要购买其股份,需要用硬币支付25%,用政府债券支付剩余的75%,而约翰·劳则会给他们对应的银行券(即纸币),这些纸币可用来缴税,并且约翰·劳规定——随时随地,这些纸币都可以兑换足额的硬币。
银行不大,创造神话,约翰·劳的方法初见成效。一方面,人们手里的债券从购买时的100里弗尔,早就贬值到了21.5里弗尔,现在有人愿意原价收,高兴还来不及。另一方面,当时金币缩水严重,人们早就没了信心,纸币又方便流通又能随时足额兑换,促进了商业发展。
一年内,约翰·劳的纸币价格居然超过了面值的15%,奥尔良公爵一看——“嗯,这盛世,如我所愿,有了约翰·劳,就能‘一劳永逸’了,加大力度!”
【释义】有一个约翰·劳,就可以永远安逸了。
为了彻底解决国家债务,约翰·劳成立了一家公司,获得了法国在北美密西西比河与路易斯安那州的贸易垄断权,通过出售股权换取人们手中的债券(即“密西西比计划”)。
图6. 密西西比公司漫画
来源:网络
另一头,因为看到了人们对纸币的信心,法国国家队下场了,在奥尔良公爵的支持下,约翰·劳的银行变更为“法国皇家银行”,可以国家的名义发行纸币,奥尔良公爵张张嘴:“先印它10个亿里弗尔的纸币。”
此时的约翰·劳有点慌了,他曾公开宣称过:“如果一个银行家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去支持所发行的货币,那只能是死路一条。”但架不住奥尔良公爵上头了。
这其中法国议会中也有因约翰·劳一个外国人插手本国事务而仇恨他,不过都被奥尔良公爵摁下了,对他来说可得“不辞辛劳”,还指望他赚钱呢。
【释义】不能辞掉辛苦的约翰·劳。
到1719年初,约翰·劳的密西西比公司获得了塞内加尔公司、中国公司的全部财产,以及部分法国东印度公司的部分财产,他的公司更名为“印度公司”,并具有以下特权:
• 在密西西比河、路易斯安那州、中国、东印度和南美的专有贸易权;
• 一项为期9年的皇家造币权;
• 为期9年的国家税赋征收权;
• 烟草专卖权。
这么好的特权,谣传密西西比河又都是黄金,这不得赚大发了。约翰·劳每发一次股票就秒空一次,他甚至对外宣称预期年投资收益率可以达到40%(由于人们可以用遗留的贬值债券购买,实际收益率可达200%!)
在自由市场上,约翰·劳印度公司的股票价格不断飙升!
每个人都想获得约翰·劳的股票,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幕……
下期预告
约翰•劳的思路很是理想——通过皇家银行发行纸币解决财政危机,再通过卖出印度公司股票回购货币,这样流通的货币就不会增多,也就不会有通货膨胀。
但他忽略了一点,他的策略已经引发了全民疯狂!
有些事,已经无法控制……
欲知后事如何,请点赞关注泉果视点,下期朋克金融学,未来两天就会发布!
2023-12-13 09: 37
2023-12-13 09: 37
2023-12-12 21: 37
2023-12-12 21: 37
2023-12-12 21: 37
2023-12-12 21: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