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市场概况
2024年1月31日,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其中沪指下跌1.48%,收报2788.55点,本月跌6.72%;深证成指下跌1.95%,收报8212.84点,本月跌13.77%;创业板指下跌0.66%,收报1573.37点,本月跌16.81%。今日两市成交额7583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46亿。北向资金尾盘回流,全天净买入37.01亿,其中沪股通净买入7.58亿元,深股通净买入29.43亿元;本月累计减仓145.05亿。
02
盘面观察
指数上来看,市场全天冲高回落,尾盘下跌加速,沪指相对抗跌,三大指数均收出月线六连阴。核心宽基指数跌多涨少,仅红利指数、创价值上涨,中证2000、微盘股指数大跌。
板块上看,金融等权重板块力撑指数,中字头板块相对抗跌,煤炭板块上涨,传媒板块逆势活跃。下跌方面,年报“暴雷”股重挫,AI+、锂矿、教育等板块跌幅居前。全市场超4800只个股下跌,仅200只跌停,表现极差。
行业上来看,仅煤炭、银行板块上涨,计算机、社会服务、国防军工板块跌幅较大。
概念主题方面,最小市值、保险、金特估等板块上涨,毫米波、网络安全、ChatGPT等板块下跌。
03
热点行业-煤炭
今日,煤炭行业上涨0.6%。德邦证券:随着2023年7月24日政治局会议召开、9月6日两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煤炭行业基本面和预期发生重大变化,预计2023年三季度是全年业绩低点,2024年行业盈利仍将同比增长、前低后高。多家优质煤企控股股东陆续发布股份增持计划彰显信心,低资本开支下煤炭板块的高股息具有吸引力。2024年1月24日,国新办发布会首次表示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持续推动下,企业价值进一步得到股东重视
(以上不构成个股推荐)
04
市场解读
05
热点资讯
◆【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2% 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财联社1月31日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公布1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小幅回升,景气水平有所改善。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2%,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结束了连续3个月下降势头。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7%,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小幅上升,显示非制造业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趋稳恢复趋势。(财联社)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重点产业链启动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三江在发布会上表示,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启动一批质量强链重大标志性项目建设,更好发挥质量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重点产业链,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形成质量问题清单、攻关清单、政策清单,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中国网)
◆【央行上海总部: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基本完成】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月31日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上海金融运行情况。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主任吕进中在会上表示,存量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基本完成。吕进中介绍,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海地区已认定的需要调整利率的存量首套住房贷款余额为2693亿元、27.19万笔;已调整的存量首套住房贷款余额为2692亿元、27.18万笔,占比均为99.96%,目前利率下调幅度约为54BP,合计为享受到利率下调的借款人每年节约14.5亿元利息。(上证报)
◆【上海进一步松绑住房限购:有中介带看预约量翻倍】继调整奉贤、青浦人才安居政策后,1月30日,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本市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规定自1月31日起,在上海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已满5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可在外环以外区域(崇明区除外)限购1套住房。政策出台,获得消息的非沪籍人士开玩笑道“瞬间有了归属感”,并表示将在年后启动看房。房企们打出各个位于外环区域的项目的海报集中推介,而地处外环板块的中介门店也迅速忙碌起来,周中预约看房量翻倍增长。(澎湃新闻)
◆【重庆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314个已推送至银行】财联社1月31日电,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专题部署会要求,重庆市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已梳理出第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314个,融资需求约830亿元、涉及22家融资机构。1月30日,项目“白名单”已向辖内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异地城商行、三家市属法人银行等28家主要银行推送。(中国建设报)
◆【广州楼市新政之后 市区大户型项目看房人气出现回暖】据上证报,1月27日,广州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优化调整限购政策。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广州市多个楼盘了解到,广州市区大户型项目看房人气出现回暖。有销售中介表示,新政发布的首个周末,中心区新盘来访量翻倍增长,还有不少外省购房人前来下定金。另外,二手房中介人士和新盘销售介绍,目前潜在客户返乡过年,等客户年后回流,今年三四月份“小阳春”行情值得期待。(华尔街见闻)
◆【脑机接口技术重大突破,让四肢截瘫患者实现自主脑控喝水】近日,宣武医院与清华大学团队共同宣布,全球首例通过植入式硬膜外电极脑机接口辅助治疗的四肢截瘫病例,在行为能力康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自主脑控喝水。(华尔街见闻)
◆【茅台集团首次达成营收、利润“双千亿”】1月30日,茅台集团召开了第七届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会上透露,2023年全集团营收1644.8亿元,同比增长20.5%;利润总额1083.5亿元,同比增长18.8%;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公司还对2024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酒主业方面,将着力聚焦行业引领力、品牌影响力、渠道管控力提升。(每经网)
◆【*ST左江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跌停板封单近4.4亿】财联社1月31日电,*ST左江开盘一字跌停,跌停板上封单近4.4亿元。消息面上,证监会官网披露消息显示,*ST左江2023年披露的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证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严肃处理。(财联社)
◆【小米汽车计划2月量产 预计7月可月产万辆】财联社1月31日电,小米汽车首款车SU7将于2月中下旬正式进入SOP(Start of Production)阶段,启动批量生产。据悉,SOP后首月,即3月产量计划在2000辆左右,并且有望在2024年中完成产能爬坡,7月产量可达万辆以上。(36氪)
◆【美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敦促美联储在今年年初降息】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Sherrod Brown敦促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今年年初降息,称高利率在伤害小企业并使许多美国人无力买房。“尽管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解决成本仍然过高的事实,但越来越明显的是限制性货币政策不再是抗击通胀的正确工具,”Brown在1月30日给鲍威尔的信中表示。“我敦促美联储在今年年初放松货币政策”。(华尔街见闻)
◆【美国务院决定不续签第44号通用许可证 对委部分能源贸易制裁将重启】财联社1月31日电,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1月30日发表声明称,决定不再续签对委内瑞拉的第44号通用许可证。该许可暂时授权美国与委内瑞拉石油或天然气行业的相关交易,于2024年4月18日到期。声明表示,委内瑞拉政府和反对派在允许所有总统候选人参加选举方面缺乏进展,美国不会在许可证到期时续签。此外,美国还将撤销第43号通用许可证,该许可涉及委内瑞拉国有黄金矿业公司的交易。(财联社)
◆【德国和希腊拍卖国债,认购额双双创纪录新高】德国政府和希腊政府1月30日发行政府债券,投资者认购双双创历史新高。德国30年期国债拍卖获得740亿欧元(折合802亿美元)认购,较2020年所创历史最高记录增长超过一倍。希腊10年期国债(重拾投资级评级以来首次供应新债)吸引到350亿欧元认购。1月份稍早,西班牙和比利时的国债拍卖也获得历史最高的认购额。(华尔街见闻)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管委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认同下一步行动是降息】财联社1月31日电,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只有一项使命,就是实现2%的通胀率;我们将适时达到2%的目标;管理委员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认同下一步行动是降息;通胀方面还没有到位;欧洲央行需要更多数据,工资数据“至关重要”。(财联社)
◆【日央行委员1月会上对货币政策正常化态度积极】财联社1月31日电,日本央行31日公布的汇总政策委员主要发言的“主要意见”显示,日本央行1月22、23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政策委员纷纷对货币政策正常化积极表态,就包括解除零利率的政策调整指出“条件正在逐渐成熟”等。(财联社)
◆【诺和诺德成LVMH后第二家市值达5000亿美元的欧洲公司】财联社1月31日电,诺和诺德股价上涨3.1%,市值首次达到5000亿美元。诺和诺德成为继路威酩轩集团(LVMH)之后,第二家达到5000亿美元市值里程碑的欧洲公司。(财联社)
风险提示
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对投资人的任何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市场或相关产品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数据来源:wind、iFind、上交所、深交所、各新闻媒体,2024年1月31日
2024-01-31 20: 21
2024-01-31 19: 29
2024-01-31 17: 07
2024-01-31 17: 07
2024-01-31 17: 00
2024-01-31 16: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