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票市场持续调整,周五上证指数一度下跌近4%,午后跌幅快速收窄至-1.46%,留了下一根长下影线,全周收跌-6.19%。这种下跌受宏观基本面影响实际有限,更多是资金和情绪影响,海外也存在扰动。
一是微观的资金面冲击加剧市场波动。随着行情逐步下探,更多资金面临冲击,包括结构化产品面临敲入区,资金对冲加速市场调整速度;同时部分杠杆资金或面对平仓压力。多重因素下,市场恐慌情绪加剧,行情波动进一步放大。
二是海外方面,美联储短期放鹰进一步压制市场降息预期。1月议息会议,美联储虽然表态后续大概率不再加息,但也表态3月降息非基准情形,后续启动降息需要确认通胀中枢确定性回落,短期降息节奏表态较市场所预期的更偏鹰。之前较乐观的美股对应承压,A股亦受其扰动,但实际来看这不会构成中期主要矛盾。
往后展望,当前市场盘中已非常接近2020年3月以来的新低,叠加新增资金持续入市,恐慌期难以维持,中长期配置机会已显现。
1)从绝对点位来看,市场处在近4年低位区间。当前上证指数盘中已破2700点,低于2022年4月和2022年10月的两个前期低点,较2020年3月低点仅高不到1%,市净率水平也处在历史极值,大部分股票的盈利估值已经处于高性价区间。
2)从基本面来看,整体经济景气修复在逐步验证。今年经济逐渐复苏且预期好于2020、2022年,同时由于美联储结束加息,估值环境也好于过去两年的美联储极端紧缩状态,主流大盘指数的隐含收益率较高。同时短期经济景气视角,1月统计局制造业PMI(49.2,环比增长0.2)、非制造业PMI(50.7,环比增长0.3)均修复向上,财新PMI连续3月高于50。
3)从后续资金面来看,当前结构化产品压力释放已比较充分。参考历史,由于流动性冲击引起的快速下跌行情,往往在后期也会获得明显修复。
4)从新增资金来看,机构资金在积极布局。1月中下旬以来盘面看,沪深300等大票持续获得买入,大盘价值指数基本企稳,显示新增资金持续参与稳定资本市场,本周四新增资金开始流入中证1000等小盘,周五行情大幅调整后也迎来新增资金。往后看,新增资金有望持续流入,影响行情。据权威媒体报道,截至1月30日,开年以来股票ETF份额总体增长675.9亿份,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合计获得1358亿元资金净流入;海外挂钩追踪中国股票的iShares中国大型股ETF(FXI)的看涨期权交易量近一周内骤增,达到一年多以来的最高点。
展望2024年权益市场,考虑到股票风险溢价已较高、市场情绪低迷,股票市场将孕育超跌反弹的机会。企业盈利今年如果反转回升,美债利率进一步下行,则会是对权益市场更有利的条件。中期维度来看,随着国内货币、财政政策协同发力,私人部门预期逐步改善,市场大概率会更加乐观,持续低迷的股票市场将面临重大转机,我们的权益策略也将逐步转向更加积极乐观。
从行业结构和市场风格特征来看,我们认为今年市场至少有三方面结构性值得关注:1)高股息资产仍然具备较高性价比,高股息资产的机会也将从少数几个行业向更多行业发散,本质上是因为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投资者的偏好更侧重于企业现实盈利和现金流。2)在国内需求结构和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大变局后,海外一些经济体正在加大工业化建设,进而拉动上游资源和中游资本品的需求,国内一些企业在这两个领域具备核心竞争优势,这将给我们带来长线投资机会。3)此外,随着政策效果逐步体现,市场错杀的中国核心资产的估值逐步具备吸引力,我们将积极关注这些核心资产的带来的战略性配置机会。
综合来看,当前市场情绪虽然很谨慎,投资者需结合自身资金特性和风险承受力布局:纯防御视角可以布局中短期债券基金,为可能的货币宽松机会做提前布局,并等待权益市场右侧机会;防守反击的视角可以考虑逢低买入高股息、盈利能力好的红利策略资产,耐心持有;进攻视角可以考虑加大高质量权益类指数定投的力度,有条件的投资者可合理对冲权益组合风险。
我们相信当前市场虽然情绪低迷,但也向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会。悲观者或许短期会正确,但乐观者终将前行。
鹏扬基金成立于2016年7月6日,是全国首家“私转公”基金公司,由多位拥有20年左右经验的老将领航。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优良业绩和产品创新力带动下,鹏扬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1260亿元,成立7年累计投资收益181亿元,分红超80亿元。
风险提示书
2024-02-02 19: 55
2024-02-02 19: 54
2024-02-02 19: 54
2024-02-02 19: 53
2024-02-02 19: 53
2024-02-02 16: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