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引领产业链机会,国产制造开拓海外市场,低空经济有望受益于政策催化……市场反弹,许多投资机会值得深度挖掘,相关行业机会如何把握?我们一起看看长城基金的权益基金经理们的解读。
储雯玉:
关注AI产品端的创新变化
2月市场深V反弹提振了人气,以算力、AI应用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成为反弹主力。而目前很多AI主流个股已接近了前高位置,有一定兑现收益的压力。我们认为,市场第一轮的估值修复已基本完成,接下来需要深度挖掘公司的价值,尤其是“变化点”。
我们重点关注海外AI大模型爆发后对于算力、应用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国内的算力产业、智能软硬件升级。预计今年将在产品端看到很多创新变化,值得深度跟踪。此外,关注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升背景下,半导体行业的转暖趋势。
林皓:
优质制造业出海是中期成长方向
Sora的推出以及海外AI龙头强劲的业绩,使泛AI板块成为本轮反弹的主线。
后续,预计低风险偏好的资金依然会选择高股息,而高风险偏好的资金会选择泛AI、自主可控、低空经济等方向。放长来看,AI是全球新一轮产业趋势最主流的方向,投资主线应该会从算力向应用延伸。站在国内视角,优质制造业出海是另外一条有中期逻辑的成长方向。
赵凤飞:
看好超跌龙头景气反转及国产化概念
过去几年小盘股演绎比较极致,今年大盘风格或将持续性占优,预计市场将迎来大小盘风格切换。随着监管风格趋严,估值会一定程度回归基本面,优质龙头也将相对受益。
我们预计低位龙头的估值修复与科技热点主题会交替演绎,一些质地尚可的TMT标的已较为便宜,值得挖掘。除了AI之外,我们还重点看好科技领域两大方向,一个是过去两年超跌龙头的景气反转,第二个是包括算力、半导体设备、华为鸿蒙、信创在内的国产化概念。
尤国梁:
新增看好低空经济方向
经过一轮整体反弹后,沪指逐渐接近前期压力区间,预计三月出现震荡与分化概率加大。由于除高股息外的其他板块、个股都已经历一轮大幅下跌出清,预计市场此前基于筹码及市值因子的轮动与分化将逐渐淡化,将逐步回归基本面、回归个股与产业逻辑。
目前,市场最认可的成长股主线之一就是AI,但本轮反弹后多数已回到前高或创历史新高,我们在短期先保持关注。随着两会召开,国内政策催化预计会增多,主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除半导体、数字经济、卫星等老方向外,我们新增看好低空经济方向。低空经济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稿中单独提到的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落地较容易,带动行业较广,在今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讲“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时又有提及,预计未来催化可能较多,值得关注。
杨宇:
关注光伏需求和产业链价格变动
得益于市场回暖和成长板块的风险偏好变化,新能源板块基本收复1月以来跌幅。其中,光伏板块的回暖更为显著,主要是3月的需求预期较好,产业链有一定的涨价预期,带动光伏板块超跌反弹。展望后市,我们继续密切关注光伏需求和产业链的价格变动,以及技术迭代,同时平衡好成长和防御板块的配置比例。
2024-03-08 09: 32
2024-03-07 23: 55
2024-03-07 23: 53
2024-03-07 23: 52
2024-03-07 23: 52
2024-03-07 2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