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资管债券市场周报20240429-0503

2024-05-09 16:28


01

利率债


资金面整体延续紧平衡。二季度若财政加大发力力度会对资金面形成扰动,需要央行向市场释放流动性,货币政策整体的宽松基调有望维持不变,政策选项上降准概率高于降息,但降准叠加存款利率下调使LPR有一定下调空间。在“防空转”及汇率掣肘下,美联储鸽派表达仍不足以实质缓解压力,短期货币政策空间有,。但不管是降准,还是公开市场操作,都有较为充足的空间,尚无必要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在二级市场购买国债的方式)释放流动性并带动经济持续复苏。央行近期的表述表明,首先,央行认为,经济向好通胀温和回升态势,支撑长端利率向上,但市场仍在非理性买债,积累风险,基于对泡沫的担忧,故需提示风险。其次,市场非理性行为背后是债券供需的失衡,需求旺盛、供给不足,所以当下关键在财政发债节奏提速。再次,央行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本就属于政策工具之一,但目前状态下要用,也不是买,而应该是卖,所以强调双向,否则加剧供需失衡。最后,央行二级市场买卖长债,目标是流动性调节,是宏观审慎层面的政策选择,而不是利率没有调整空间+经济下行压力下,欧美式QE。结合基本面和表态,央行大概率还是更倾向于采用结构性价格政策,直接作用于“宽信用”,仍需关注资金分层效应或将对杠杆策略带来的压力。

债市调整后进入政策等待期,短期内大概率仍维持偏平的态势。长期经济潜在增速下行仍支撑利率中枢大概率下移,短期供需失衡下“资产荒”仍未缓解,均对债市本轮行情继续形成一定支撑。但经济延续复苏,同时海外货币政策宽松节奏不及预期下,国内宽松政策预期与现实政策错位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对债市会带来一定的调整压力。在基本面对债市趋势行情仍有支撑的情况下,政策面及情绪脆弱性增强,或仍将导致债市波动幅度加大,需关注调整对估值的压力。但在财政发力不及预期,”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仍存在一定时滞情况下,调整或意味机会。中长期来看,若在5%的增速目标下,货币、财政政策均加码带动宽信用,亦会对利率债(尤其是长久期)带来一定调整压力。需持续关注2024年货币财政政策的发力配合节奏。

图片

图片

【来源:wind,招商资管】



02

信用债


受节前假期影响,债券市场净融资整体较上一周大幅减少,其中城投债净偿还约1000亿元,产业债净偿还超过2000亿元。

截止上周末,城投债净偿还1410.39亿元(上上周净偿还399.83亿元)。净融资前三位的是山东省、上海、重庆金额分别为143.27、104.24、76.45亿元。

截止上周末,城投债净偿还前三位的分别是浙江省、湖南省、天津,净偿还金额分别为437.12、228.63、225.75亿元。

截止上周末,净融资增加9071.97亿元(上上周11525.75亿元)。产业债净融资前三位的是综合类Ⅲ、建筑与工程Ⅲ、电力Ⅲ金额分别为2666.02、1729.17、843.11亿元。

图片

受央行对市场超长期利率的指导以及最新的超长期国债发行的市场影响,节前利率债市场快速上行,带动信用债市场整体上行,信用债短期上行小幅高于国开债,信用利差有所扩大。

图片


03

债券市场展望


宽信用仍待财政进一步发力,受地方特殊再融资债落地,地方城投主体发债受到政策性影响,借新还旧成为大部分城投债的融资取向。不少城投主体选择调整WIND城投分类,导致以wind非城投的综合类Ⅲ、建筑与工程等城投主体行业分类的融资增长明显。短期来看特殊再融资政策出台,让市场对于债券市场兑付风险担忧有所缓解,但城投主体的基本面仍然疲弱,风险尚未出清。短期内低资质信用债表现好于中高层级信用债和利率债,但仍需警惕个别区域弱资质信用债的的信用风险舆情。

2024年预期宽信用仍然集中综合类Ⅲ、建筑与工程等地方类城投平台、商业银行及其他产业债领域。受城投债再融资政策影响,2024年的Wind城投分类的城投债宽信用的落地规模仍然需要保持动态观察。

债券资产策略: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险提示与免责申明:



本次内容及观点所涉及信息为截至报告发布日前可获取的最新数据,信息基于相关数据方数据整理而来。本次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投资建议或承诺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招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直播视频、截图、展示材料等相关素材仅限于管理人与合作平台开展品牌宣传之目的,禁止第三方机构单独摘引、截取或以其他不恰当方式转播。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资管计划财产的投资运作。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集合计划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集合计划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产品资产,但不保证产品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产品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产品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产品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提醒您产品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产品运营状况与产品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管理人、托管人、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产品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