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基金夏金涛:“债牛”背景延续,把握央行“降息”机遇

德邦基金 2024-07-25 15:14
图片

骄阳似火的夏天,债券基金表现也同样“炙热”。截止到24年2季度末,市场中债券基金的规模同比增加了近2.3万亿,涨幅达27%,创了历史新高(数据来源:Wind,截至24年6月30日)。

债券类资产作为投资组合中的“底仓型”选手,短期可避险,长期回报亮眼,可助力平滑组合波动,凭借着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在震荡市中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

图片

那么在债券基金持续走俏的背后, 想必大家有不少疑问,债基持续“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债基的配置中有哪些风险点?如何把握下半年的债市行情?以及刚刚公布的7月LPR报价和央行7天逆回购“降息”对于债市的影响?

我们有请到德邦基金固收研究部总经理夏金涛为大家抽丝剥茧,详细解读。

图片
图片

凭借硬实力,“吸睛“又”吸金”

今年二季度,债基持续大批量“吸金”的原因有哪些?德邦基金夏金涛认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宏观条件在二季度后半场开始边际走弱,特别是五月中下旬之后,整个债牛大背景依旧存在。第二,4月开始禁止手工补息之后,存款搬家效应明显,根据相关数据,4月单月银行存款减少3.92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加超2万亿元,债基规模大增同样得益于此。第三,在当前市场投资收益率偏低、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居民存款寻找具有安全边际的资产,银行理财、债基成为首选


中短端确定性相对较高

前面说到了债基规模大涨的原因,那么在配置层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德邦基金夏金涛表示,在当前市场条件下,综合考虑央行层面的汇率约束压力,及短期的国内政策空间,长端利率下行空间面临硬约束,博弈的性价比偏低,配置上依旧以中短端为主。


当前中短债基更具优势

当前位置,机构端对债基的配置情况如何,更加偏好哪些品种?德邦基金夏金涛表示,当前整体收益率均达到历史极值的区域,信用利差进一步的压缩,机构端配置债基如同买了一篮子债券,同时债基具备较好的赎回申购机制,当前流动性充裕的条件下,相对具备更高的配置价值。中短债基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具备较高的确定性;拉长时间来看,相对能够承受偏高波动的机构,中长债基依旧是个不错的选择。


下半年经济基本面是关键

展望下半年债市表现,投资端以及配置端分别有哪些建议?德邦基金夏金涛认为,一季度开局良好之后,二季度增速出现回落,在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背景下,中国出口相较于2023年出现大幅改善,但是三四季度海外不确定性逐步提高,一定程度上出口面临着回落的风险;上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强度偏低拖累二季度内需走弱,抑制企业部门盈余进一步积累,三季度广义财政或会适度发力;宏观节奏上仍然延续地产拖累整体经济的状况,经济处于弱复苏状态,在这期间,我们看到权益类资产以及大宗商品的反弹整体都相对有限。当前乃至四季度,汇率稳定的诉求或许是货币政策所面临的一个约束,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国内利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传递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信号

7月LPR报价出炉,一年期、五年期LPR均下调10bp,当前力度与预期相比如何?给债市带来哪些影响?德邦基金夏金涛认为,本次LPR下调,传递出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信号,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将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稳中有降,激发信贷需求,促进企业投资,同时考虑到银行净息差以及汇率的压力,力度低于市场预期。

从债市影响方面来看,目前短端有一定下行空间,长端依旧是基本面的矛盾下,资产供给不足、货币供给充裕与央行对于合意利率区间定位的博弈,以及本次调降的补降意味来看,影响偏中性;中期来看目前汇率稳定的诉求是货币政策较为克制的一个主要约束,制约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


稳增长货币政策工具加码

如何看待此次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调整的背景和原因?德邦基金夏金涛表示,整体来看,“降息”本身并不意外,但时间点上略超预期,并且降息幅度较为克制,可能是考虑到汇率以及银行净息差压力。央行的公告明确提及“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因此降息也符合高层大会的定调,有利于提振内需,后续关注货币以外稳增长政策动作;此外,虽然经过持续几轮存款利率挂牌价格调降,但政策利率并未调降,且今年以来各期限资产价格均计入了一定程度的降息预期,就此来看,本次降息实质上晚于市场表现,并低于市场预期。同时招标方式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央行明确价格、以及最高的总量上限,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并完全确定了央行OMO利率的政策利率地位。


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如何预期后市货币政策走向?是否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德邦基金夏金涛认为,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是近十年宏观经济的主要结构矛盾,我国作为典型的东亚经济体,传统以出口为导向,提升投资率是主要的稳定和拉动经济的方式,为进一步促进有效需求,降低利率路径相对明晰,本次降息幅度较为谨慎克制,主要是考虑到银行净息差以及汇率上的压力,后续待美联储降息落地后我国货币政策空间会被进一步打开。


在当前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债市的长期趋势仍值得期待。德邦基金已于近期披露了2024年二季度报告,旗下德邦债家族产品表现可圈可点。一起往下看!

图片


图片


业绩/基准:德邦短债于2019年12月25日成立,2023年9月4日增加E类份额,2020年A类1.99%/2.48%,C类1.78%/2.48%,2021年A类3.30%/2.85%,C类3.04%/2.85%,2022年A类1.48%/2.34%,C类1.22%/2.34%,2023年A类3.99%/2.64%,C类3.74%/2.64%,E类1.42%/0.80%。基金经理变更情况:丁孙楠,2019-12-25至2023-08-18;欧阳帆,2023-08-11至今;张晶,2024-07-17至今。德邦锐兴债券于2020年3月6日起转型,2022年9月19日增加E类份额,2019年A类9.77%/2.29%,C类8.19%/2.29%;2020年A类-0.51%/-1.20%,C类-0.69%/-1.20%;2021年A类7.58%/2.01%,C类7.29%/2.01%;2022年A类0.90%/0.66%,C类0.65%/0.66%,E类-2.12%/-0.66%;2023年A类5.08%/1.98%,C类4.81%/1.98%,E类4.95%/1.98%。特别说明:德邦锐兴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由德邦纯债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日2016/6/3)转型而来,《德邦锐兴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于2020年3月6日正式生效,转型后基金的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均发生改变,具体改变请投资者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经理变更情况:韩庭博,2016-06-03至2017-08-01;孙权,2017-06-16至2018-09-04;张铮烁,2018-08-17至2021-01-21;陈洁,2018-09-19至2020-07-01;韩哲昊,2021-01-19至2023-05-30;陈雷,2021-12-17至2023-06-16;欧阳帆,2023-06-02至今;张晶,2024-07-17至今。德邦景颐债券2016年8月26日成立,2024年3月19日增加D类/E类份额,2019年A类3.21%/7.75%,C类3.54%/7.75%;2020年A类6.09%/5.32%,C类5.83%/5.32%;2021年A类5.56%/0.87%,C类5.30%/0.87%;2022年A类-4.94%/-4.06%,C类-5.20%/-4.06%,2023年A类2.64%/-0.64%,C类2.21%/-0.64%。基金经理变更情况:戴鹤忠(20160826-20191120),杨严(20191120-20210915),范文静(20210915-20230602),陈雷(20211217-20230629),吴志鹏(20230615-至今),欧阳帆(20230616-至今),张晶(20240717-至今)。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图片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