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研视界 | 德邦基金:审慎看待缩量行情(8.12-8.16)

德邦基金 2024-08-20 15:34
图片



一、市场表现

图片

数据截至2024/8/16,来源Wind。



二、重要资讯


1、上海发布低空经济重磅文件。8月16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网站发布《上海市信息通信业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 助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实现基于5G-A的低空智联网覆盖。到2026年,初步建成上海低空飞行航线全域连续覆盖的低空通信网络,满足低空飞行数据和高清视频图像回传需求,同时具备叠加感知升级能力。到2026年,初步实现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规模化应用,按需打造用于物流配送等场景的常态化运行低空航线。当天,上海市人民政府也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方案》提到,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2、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场监管支撑高质量发展情况。发布会要点包括①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研究制定《个体工商户促进发展和规范登记管理规定》,解决“个转企”登记、经营权继承、市场退出等重点难点问题②今年年底,建成全国“个体工商户名录”,让个体工商户的“家底”更加清晰、帮扶措施更加精准有效③正在加快制定《经营者公平竞争合规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积极推动形成企业主动合规、政府有效引导、社会广泛支持的多方共治格局④计划在今明两年内完成294项重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通过标准制定实施和配套政策支持,更好支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⑤正在加快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建设,提升平台经济领域重大风险的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意见提出系列目标: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等。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目标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4、科创板网下打新迎新规。上交所发布《上海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发行实施细则(2024年修订)》。此次细则修订主要对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网下发行业务,增加了持有科创板市值的要求。自10月1日起,网下投资者及其管理的配售对象参加科创板新股网下发行的,除需符合现行市值门槛要求外,主承销商还应要求其在基准日(初步询价开始日前两个交易日)前20个交易日(含基准日)所持有科创板非限售A股股票和非限售存托凭证总市值的日均市值为600万元(含)以上。


5、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今年以来,央行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先后实施了比较大的三次货币政策的调整。我们要加大实施力度,让它落地生效,并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来进一步谋划新的增量政策。目前整体来说,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是稳健的。整体的风险水平是有大幅度的下降。央行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健全政策的沟通机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


6、美国7月PPI涨幅低于预期。数据显示,美国7月PPI同比升2.2%,预期升2.3%,前值自升2.6%修正至升2.7%;环比升0.1%,预期升0.2%,前值升0.2%;核心PPI同比升2.4%,预期升2.7%,前值升3%;核心PPI环比持平,预期升0.2%,前值自升0.4%修正至升0.3%。美联储博斯蒂克:经济风险平衡正在恢复到正常水平,对未来几个月经济正常化持乐观态度;利率政策是限制性的,不希望它永远保持在这个水平。降息即将到来,希望能看到更多数据。如果降息后又不得不加息,那将是非常糟糕的情况;如果经济按预期的发展,年底前将会降息。



三、宏观快评


1、中国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前值2130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7708亿元,前值32999亿元;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6.3%,前值6.2%;狭义货币(M1)同比回落6.6%,前值-5.0%;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12.0%。

点评:

7月我国金融增长呈现放缓态势,信贷与社融的调整反映出经济在转型期所遭遇的短期压力。(1)新增人民币贷款2600亿元,环比改善,但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0.1%。居民贷款同比减少93亿元,短贷多减,中长期贷款仍同比少增,归因于消费数据的表现一般。企业信贷减少,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412亿元,短贷同比减少1715亿元,主要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票据融资同比增加1989亿元,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下降,显示融资需求减弱,银行票据冲贷现象明显。(2)7月社会融资年增长率8.2%,环比提升0.1个百分点。其中表外融资少减,表内信贷创历史新低;政府债券净融资显著增长至6911亿元,同比多增2802亿元,得益于政府专项债发行的加速和政治局会议的政策支持,预计三季度将达到发行高峰;直接融资同比增加225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增长至2028亿元,得益于利率下降和产业债需求上升,而城投债和股票融资受市场低迷影响,净融资额分别持续低迷和同比减少。(3)M2小幅回暖,同比增速6.3%。从货币结构看,企业存款和居民存款均呈现下降,部分由于季初的税收高峰期导致资金流向政府,以及存款利率下调促使居民存款向理财产品转移;财政存款虽有增加,但增幅低于去年同期,反映出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放缓和季初财政支出的减缓;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显著增加,同比多增,受益于理财产品市场的扩张和金融脱媒趋势。M1创新低,同比增速下降至-6.6%,金融监管加强和存款利率调整导致M2与M1剪刀差扩大至12.9%,反映出企业投资放缓,实体经济活力减弱。往前看,未来政策需更多关注民生和消费刺激,以促进内需扩大和经济活力,预计随着消费市场的回暖,经济循环将更趋顺畅,进而激发新的融资需求。



四、流动性分析


  1

公开市场操作及资金面 


本周债市继续围绕央行操作进行波动,同时大行卖债趋缓,但收益率继续向下动力不足。本周资金先紧后松,短端情绪一般,波动不大。全周来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7天逆回购总投放15449亿元,期间内有212.9亿元到期,净回笼资金15236.1亿元;1年MLF有4010亿元到期,净回笼401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净投放1700亿元。资金方面,DR001下行9.3BP至1.70%,DR007上行1.5BP至1.84%,R001下行9.1BP至1.77%,R007下行0.9BP至1.87%。


图片

数据截至2024/8/16,来源Wind。


  2

一级发行


利率债方面,本周共发行79期利率债,国债政金债发行总额达7754.22亿元,较上周减少4.45%;本周总偿还量3046.21亿元,较上周增加74.63%;净融资额4708.01亿元,净融资较上周减少21.06%。

存单方面,发行总额为4342.50亿元,净融资额为-1655.90亿元,对比上周主要银行发行总额3455.70亿元,净融资额-2462.50亿元,发行规模增加,净融资额增加。

图片

数据截至2024/8/16,来源Wind。



五、债券投资策略


  1

市场分析 


本周债市继续围绕央行操作进行波动,整体有所反弹,但收益率继续向下动力不足。本周资金先紧后松,短端情绪一般,波动不大。具体来看,周一,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投放745亿元,净投放738.3亿元,尽管央行加大了OMO的投放力度,但随着税期临近,资金还是边际继续走紧,下午才稍有转松。今天市场情绪仍延续上周五低落,资金价格边际走升,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4bp至2.24%;周二,大行卖债趋缓,债市反弹强势。央行公开市场7天OMO投放3857亿元,净投放3850.8亿元。经过大量净投放,资金紧势显著缓解,隔夜价格边际回落。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2.5BP至2.2175%;周三,央行OMO继续大额投放3692亿元,净投放3685.8亿元,资金情况整体趋稳,没有太大变化。周二尾盘社融数据公布,不及预期,尽管大行也随即卖出7年国债,但难阻市场做多热情,全期限收益率下行。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75BP至2.19%。周四,为应对税期和MLF到期,投放了较多的OMO,资金价格也边际有所回落,早上公布7月经济数据依然弱于预期。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0.5BP至2.195%。周五,随着资金情况缓解,央行投放逐渐减少,全天资金均衡宽松,几乎没有波澜。周四基金相关的传言被辟谣,早盘金债修复明显。午后涉及到国债增发、债券投资监管等消息频传,收益率从低点反弹。全天来看,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15BP至2.1875%。


  2

投资策略 


近日市场围绕监管政策博弈,央行加大对债市买债监管,利率过度上行,担忧触发资管产品赎回后,大行卖债力度下降,债市超跌反弹,赎回风险解除,本轮债市调整基本结束。10年国债在2.2%附近,30国债在2.4%附近震荡。7月经济数据整体表现一般,短期经济增长动能偏弱,稳增长压力或仍然较大。当前经济主要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经济复苏或需要更多的政策刺激,一方面是财政政策或需要更多发力,通过中央政府加杠杆,部分弥补短期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同步放松,财政和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内需企稳改善。8月下旬资金面或将季节性收敛,这对于短端品种来说会有利率小幅上行的扰动,但是对于长端利率影响可控,利率曲线预计会变平。另外,央行依然存在降准的可能性来配合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如果降准落地,则资金面会更为平稳,对债市的影响就更小。

信用债方面,当前情形下,基本面波浪式修复仍利好债市,降准降息仍可期待,但受监管压力影响,当前债市做多情绪或一定程度受到压制,叠加政府债发行、政策发力预期以及资金面扰动,债市利率存在上行风险。8月地方债供给明显增加,将造成银行间资金面收紧,但预计央行将会加大对冲力度呵护资金面,央行卖券的计划不会立刻落地。此外,经济基本面有待进一步恢复,而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决完成全年经济目标的任务,下半年增量政策存在加码可能。信用债市场仍可关注票息和久期两个方向,高估值城投债券可能继续压缩,市场波动中关注超长信用债调整出的机会。



六、股票投资策略


  1

股票市场周度回顾 


A股市场整体表现:本周市场涨跌互现,上证综指为0.60%,沪深300指数为0.42%,深证成指为-0.52%,中证1000为-1.00%,创业板指为-0.26%、科创50为-0.05%。

行业表现:哑铃策略明显,防御性配置和TMT领涨,银行2.66%、通信2.42%、煤炭1.95%、传媒1.79%、非银金融1.09%;地产链和消费调整较多,房地产为-3.91%、建筑材料-3.79%、社会服务-3.08%、基础化工-2.30%、商贸零售-2.2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港股表现较强,恒生指数为1.99%、恒生科技0.65%。

行业表现:红利板块表现较强,电讯业为3.90%、能源业为3.52%、工业为2.83%、金融业为2.45%;调整的较多为地产建筑业-1.53%、必需性消费-0.52%。


  2

投研随笔 


市场有所反弹,情绪极端低迷配合以沪深300ETF为主的增量资金入市;但市场整体并未明显扭转,整体成交量仍在6000亿以下。成交量为什么如此低迷?成交量本质上反应的是成交热度,而从历史经验上看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长周期看利率反应的资金成本对于成交热度来说明显负相关,即利率越低成交额越高;短周期看市场反馈,若缺乏赚钱效应即市场持续回落下成交额亦持续回落;当前更多是受短期因素影响,自5月20日高点回落以来,成交额从接近1万亿持续回落,且并非是从高位快速回落,而是渐进式回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交低迷将持续至什么时候?成交低迷一方面是受短期投资回报率决定,即赚钱效应缺乏导致无增量资金入场形成负反馈,进一步拖累投资回报率,最直观的感受即是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回落;另一方面是基于对长期基本面的预期,若基本面维持偏弱则无法引导长期配置资金入市,股债性价比使得资金会选择更具稳定性和性价比的债券类资产。因此,若要扭转成交低迷状态,需要改变当前现状,首先,短期股票性价比需处于较高水平,当前仅位于1倍标准差左右,还远未达到2倍标准差,因此市场还未迎来触底反弹机会,而是维持高频轮动;其次,债券的相对性价比回落,即资金从债券市场往股市转移,但短期央行喊话使得利率维持相对稳定;最后,股票的长期性价比提升,需要基于基本面的持续修复,目前仍受地产端拖累,若看到更加积极地稳增长政策则有望扭转市场预期,资金愿意左侧布局。综上来看,短期市场仍将维持低迷状态,若无托底资金入市则股价负螺旋下形成超跌环境,股债性价比达到极高位后迎来大反弹,典型如今年的2月大反弹;若配合国家队资金入市,持续推动消费、投资政策改善当前负通胀环境,则市场预期改善,资金将持续回流股票市场。

港股和A股表现趋同,上周表现较强的消费和地产链在本周明显回落,亦表现出明显的高频轮动;表明市场短期主线不明显。一方面是基本面仍旧偏弱,权益性价比弹性较弱,具体表现的是以恒生科技为主的核心资产,业绩虽然稳健但较往期明显回落,典型如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一财季实现营收2432.36亿元,同比增长4%;经营利润359.89亿元,同比下降15%;净利润为240.22亿元,同比下降27%;另一方面,美国经济仍具韧性的情况下降息预期并不顺畅,当前10年期美债利率维持在3.9%,市场或对此已经充分Price in;因而流动性边际宽松带来的资产溢价作用或不明显。后续来看,国内的基本面仍是定价的核心因素,一方面需要看到地产端、商品价格的积极改善,一方面需要看到政策的更加积极作用,以维持经济的平稳修复。



文中涉及国内外时事、公共政策、社会事件等相关信息内容来源:Wind(陆家嘴财经早餐)。

本材料为客户服务材料,既不构成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也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信息和观点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德邦基金对其管理的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必然依据,也不构成德邦基金对阅读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

德邦基金在本材料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德邦基金在本材料成文时的观点,德邦基金有权对其进行调整;在不同时期,德邦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材料所载不一致的观点。

若本材料转载第三方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德邦基金的观点,德邦基金不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声明或保证。

除另有明确说明外,本材料的版权归德邦基金所有。未经德邦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既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材料或其任何部分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者发布,也不得对本材料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德邦基金或其关联方、员工等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材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图片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