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界,巴菲特的名字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多少人梦想着像巴菲特一样,靠价值投资赢得巨大的财富。2017年的一部纪录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t》(中译名《成为沃伦·巴菲特》),就全面展示了巴菲特成长与成功之道,讲述了这位来自内布拉斯加州的小男孩,如何成为举世瞩目的“股神”。一个多小时的纪录片当然无法概括人的一生,但是透过这些片段,我们仍然能够学习巴菲特的财富观,带来投资宝贵的启示。
点击阅读上篇:越早领悟这两个字,越有可能“成为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投资决策,其实可以拆解为大家投资时最常见的问题:“何时投”和“投什么”。在影片中,巴菲特用“击球点”和“护城河”生动地阐释了他的思考。
耐心等待 “击球点”,然后挥棒
巴菲特说:“我喜欢的是具有持久生存能力的企业,最重要的是衡量护城河有多大,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堡,四周被宽大的护城河包围。”
关于企业的“护城河”,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拥有的长期竞争优势,其中涵盖了企业产品的各种优势、企业无形资产(品牌、专利等),企业市场营销实力等等,让其他竞争对手难以企及,以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的利润增长。有“护城河”的企业,他们所做的生意往往能够更持久地赚钱与扩张,别人也难以抢走他们的生意。
《Becoming Warren Buffett》这部影片有太多值得我们深挖的投资智慧。贝索斯曾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看起来很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知易行难,投资本身就是一场长期的修行,它要求我们克服人性的弱点,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最后,让我们再次回顾影片给我们的三条重要启示:
1、认识复利效应的强大;
2、在能力圈范围内,等待 “击球点”,然后果断挥棒;
3、寻找有“护城河”的好公司。
文章图片来源:摄图网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作为投资者教育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定或投资行为,风险自担。安信基金对本材料提供的内容力求准确、完整和及时,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任何保证,亦不对使用该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2024-12-17 14: 24
2024-12-17 14: 24
2024-12-17 14: 24
2024-12-17 14: 24
2024-12-17 14: 24
2024-12-17 1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