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具体来说,会议重点关注——
1. 国际经贸斗争:为应对斗争形势,会议提出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2. 财政政策: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变动或在6月或8月的人大常委会,预计增加赤字1%。
3. 货币政策:表述相较两会的新闻发布会变化不大,总量平稳。增加结构性货币政策,明确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整体保持中央经济会议以来货币政策表述。明确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我们认为未来降准降息仍然取决于国际经贸斗争进展。
4. 消费与民生政策:会议强调要着力保民生。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会议强调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议强调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政治局会议强调,在当前复杂的宏观形势背景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做好“底线”和“预案”。其中,底线是企业生存和百姓就业。这次政治局会议特别单独强调了这一点。“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预案则是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从会议来看,未来政策有望继续在内需上发力稳增长,具体线索包括服务消费、人工智能+、政府债券加快发行使用、政府化债、地产城市更新。
对市场而言,在当前全球经贸斗争的背景下,二季度市场波动预计仍然偏大。但同时政策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的明确表态,能够帮助市场风险偏好企稳。结构上我们重点关注,1)绝对的红利避险,包括银行、公用事业、贵金属仍有一定的底仓配置必要;2)具有进口替代可能性的相关行业是反弹主线,包括国防军工、农林牧渔、医药生物。3)内需稳增长政策的发力方向,包括地产、商贸零售等新消费。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政治局会议将关税战上升至“国际经贸斗争”高度,宏观政策表态平稳,更加关注民生与消费,对债券市场影响有限。我们认为债券主要影响因素已经转变为国际经贸斗争。我们认为未来债券收益率或震荡下行,可能回到前低位置。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会因市场因素变化而变化,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5-04-25 19: 20
2025-04-25 18: 04
2025-04-25 18: 04
2025-04-25 18: 04
2025-04-25 18: 04
2025-04-25 1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