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资本市场不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以网络直播为载体的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呈现专业化、链条化、隐蔽化的发展趋势。这类行为通过伪造专业资质、虚构交易业绩、渲染内幕信息等手段,在互联网直播平台构建起看似合规的投顾服务场景,实则利用投资者对财富增值的迫切需求与金融知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系统性实施欺诈。不法分子将数字化营销手段异化为非法集资与金融诈骗的工具,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接下来我们透过一个非法证券投资咨询的真实案例来进一步分析。
案件回顾
2024年8月,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依法立案侦办金某犇等人涉嫌非法经营案。经查,2023年以来,犯罪嫌疑人金某犇等人在未获得相关证券业务经营资质及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情况下,开设公司并搭建小程序、直播间,以销售普通商品为掩护变相提供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该团伙安排“讲师”在直播间讲授股票知识,吸引观众高价购买人参酒、人参粉等商品并获得推荐股票代码及买卖价格等。截至案发,该案涉案交易金额3000余万元。目前,金某犇等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归案,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来源:公安部公布5起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犯罪典型案例 陕西监管局)
套路分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非法证券咨询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金某犇等人在未取得合法证券业务经营资质及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的情况下,通过开设公司、搭建小程序和直播间,以销售普通商品为幌子,实际上进行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从犯罪手段与特点来看,本案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犯罪嫌疑人以销售人参酒、人参粉等普通商品为掩护,巧妙掩盖了其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真实目的,使得投资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陷阱。不法分子还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和广泛性,搭建小程序和直播间,迅速扩大影响力,吸引大量观众来实施诈骗,请投资者一定要擦亮双眼,分辨直播带货。
风险认知
老年群体对非法证券投资咨询骗局应该从以下三点增强风险认知:
(1)如今直播带货日益普及,一些不法分子将荐股服务与商品销售相结合,以“免费听课送礼品”“购买商品送牛股”等噱头吸引中老年投资者。中老年投资者应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直播间里的荐股信息,避免陷入“带货+荐股”的双重陷阱。
(2)中老年投资者应通过官方监管渠道核实主播或荐股机构的证券投资咨询资格等相关证券业务经营资质。对于那些无法提供有效资质证明或存在不良记录的主播和机构,应坚决远离。
(3)金融市场中,没有任何投资是完全没有风险的。中老年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思考,充分认识到投资的风险性,不要被不切实际的高额回报承诺所迷惑。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中老年投资者应充分了解投资产品的性质、风险及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谨慎选择。
2025-06-25 18: 37
2025-06-25 18: 37
2025-06-25 18: 37
2025-06-25 18: 37
2025-06-25 18: 37
2025-06-25 18: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