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在“脉冲式反弹”中表现亮眼。截至6月12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已大幅跑赢纳指、标普、日经、沪深300等全球其他主流权益市场指数。
个股中,泡泡玛特等港股消费F4以及石药集团、周大福、小米集团、比亚迪股份等公司的年内涨幅表现亮眼。
AI叙事推动港股行情走强叠加港股估值水平长期处于相对低位,南向资金加大了对港股的配置。截至2025年6月13日,南向资金净流入超6400亿港元,超去年全年净流入的80%;在港股成交占比超40%,定价权也持续强化(数据来源:Wind,以上个股不构成投资建议)。
展望下半年,港股怎么走?几组数据带你揭秘港股最新投资信号!
腾讯控股再度开启今年内的新一轮回购。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6-18;注:红框内个股为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
自5月19日起至6月18日,腾讯控股已连续回购1个月,共计23个港股交易日,期间累计回购金额高达115.11亿港元。近年来,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龙头倾向于回购来实现投资者回报,截至6月18日,腾讯控股今年内回购金额达325.37亿港元,去年全年回购金额高达1120.03亿港元。
此外,一般来说,企业认为其估值处于被市场严重低估的时候,便会进行股票回购以支撑股价、改善财务状况,提升投资者信心和回报。近期港股上市公司的回购规模开始上升,主要或在于公司认为其估值被市场持续低估。
北京时间6月19日凌晨2点,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0%不变,连续第四次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强调“降息需更多通胀降温证据”,导致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降温,美元指数反弹压制金价。
但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点阵图仍然显示,2025年预计将降息两次共50个基点,与三月份预期一致。
根据CME FedWatch Tool预测,到了今年12月议息会议时,基准利率将有一定概率下降50BP至375-400水平。
(数据来源:CME FedWatch Tool,截至2025-06-19北京时间下午5点)
若美联储重启降息,港股分母端流动性有望再度得到改善。申万宏源指出,近十年来共出现两轮美债利率下行周期,分别为2018年末至2021年初,2024年初至今两段时间。对比两段时间下的收益,港股科技类指数的同期收益普遍超越同期的内地可比指数。
除了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改善,近年来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对港股流动性的提升也给予了不少助力。根据中金测算,今年内相对确定的南向增量资金为2000-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可能超万亿港元。该机构认为,当前中国整体仍需修复但有结构亮点的宏观与市场环境,都更有利于港股,这是因为不论是提供稳定回报的分红、还是作为结构性机会主线的新消费、AI科技、甚至创新药,港股都更有优势,这也解释港股市场的跑赢。与此同时,国内过剩的流动性但又缺乏好的资产的矛盾,推动南向资金不断涌入,只要这一“矛盾”存在,国内资金仍有长期配置需求。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港股IPO也在不断升温,尤其是不少A股龙头企业赴港进行二次上市,吸引了不少外资基石投资者。在更多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的背景下,港股流动性的想象空间持续打开。
小米YU7将于6月底发布,机构称其爆款潜力大。6月16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首款SUV车型YU7将于6月底的新品会发布,预计7月上市。发布会将同时推出多款新品,包括15S手机及搭载玄戒O1芯片的平板7SPro等。
招商证券认为,YU7爆款潜力大,小米汽车明年有望翻倍以上增长。该机构估计YU7起步价为25万元人民币左右,最大直接竞品为特斯拉Model Y,以及蔚来EC6及未上市的小鹏G7,YU7将对其他竞品产生一定程度的虹吸效应。预计YU7稳态月销量达到3万-4万台,小米汽车25年销量达35万-40万辆,SU7+YU7月销量有望冲击5万-6万辆,明年有望挑战年销量70万-80万辆。考虑明年继续投放新车型,若产能释放足够,乐观条件下有机会挑战100万辆。
据悉,截至2025年6月18日,小米集团为恒生科技指数的第二大权重股,权重占比为8.08%。
(数据来源:Wind,2020-07-27指数发布以来至2025-06-18)
当前恒生科技指数最新估值(PETTM)仅19.96倍,处于指数2020年7月27日发布以来约8.07%的估值分位点,即当前估值低于指数发布以来91%以上的时间。
在国内经济复苏、AI业绩催化预期以及更多优质企业赴港上市的背景下,下半年恒生科技的估值有望持续提升。而一旦有爆点事件催化,高弹性、高成长等特性也使其具备更大的向上动能。
此外,近期资金也有可能存在“高低切”需求,转而流入拥挤度相对不那么高的板块。
支持T+0交易。标的指数软硬科技兼备,囊括中国AI核心资产以及相较于A股更为稀缺的科技龙头。内外形势迎积极改善,叠加腾讯、京东、网易等科技龙头Q1财报表现亮眼,港股迎来多重正面催化,高弹性、高成长的恒生科技或具备更大的向上动能。(联接A类:013402;联接C类:013403) 支持T+0交易,标的指数聚集互联网平台经济,涵盖了腾讯、阿里、美团、快手、百度、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巨头权重占比高达90%,前五大成分股占比超60%,锐度高,指数AI含量高达97%,DeepSeek含量达86%,是投资者布局AI+互联网核心资产的好工具。(联接A类:013171;联接C类:013172)
(以上券商观点来源:《申万宏源-ETF兵器谱、金融产品每周见:港股ETF全景图,交易特征、指数对比以及配置价值分析-250615》、《招商证券(香港)-汽车汽配行业:小米汽车更新,YU7爆款潜力大,明年有望翻倍增长-250617》) 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 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1.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上述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恒生科技指数ETF为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恒生科技指数ETF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9.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ETF盘中涨跌价格不代表基金净值表现。
2025-06-26 15: 53
2025-06-26 15: 53
2025-06-26 15: 53
2025-06-26 15: 53
2025-06-26 15: 53
2025-06-26 15: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