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回顾下市场。
市场回顾
本周指数搭台,顺周期唱戏,唤醒了市场的上涨记忆。顺周期行情的发酵,或源自以下影响因素:
1)首先是反内卷的政策催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7月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到现在已经一年的时间。最近,政策信号密集,最重磅的当属财经委会议。从上游来看反内卷手段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从中下游角度来看主要以行业自律手段为主,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散,包括钢铁、煤炭、水泥、农业、“新三样”等。
2)市场存在肌肉记忆。上一轮供给侧改革始于2015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并于2016年拉开了钢铁、煤炭的三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上,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提前谋篇布局的关键时点。在全球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去年政策转向之后,政策面全面发力“两新两重”,6月CPI同比回正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此。此外,货币和财政政策也积极配合跟进。
3)从资本市场演绎角度来看,历史上的顺周期行情出现过几轮趋势性的上涨,核心原因是宏观经济的增长(2006-2007年)、复苏(2020-2021年)或政策驱动(2009年、2016-2018年)。第一波行情是预期发酵和小部分景气度验证,但如果后续希望展开第二波、第三波较大的超额行情,那么政策落地情况需要进一步验证,产业供需格局需要看到实质的好转。当然,顺周期板块的第一波上行对市场及指数的明显提振有望使得行情扩散至其他板块。
除了政策预期给供给端带来的变化外,需求侧的边际变化也值得关注,但这主要集中在AI领域。在中报季,算力基建标的出现业绩预告好于预期;从中观景气度角度来看,tokens(指模型处理文本时的基本单位)用量高增、芯片订单饱满、PCB 盈利高位等各个环节景气相互印证,缓解了市场前期对于AI算力基建过剩、需求不足的担忧,重塑了未来市场对AI需求的预期曲线。
市场展望
站上3500点,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后市怎么走,短期内我们保持乐观谨慎,认为上涨或仍存惯性,大盘权重股的上涨逻辑仍存。
原因包括:1)受益于资金面的推动,银行板块有望受到险资等增量资金的青睐;2)无风险利率下行趋势下,作为类固收的银行股对资金有持续吸引力;3)反内卷政策对于顺周期的拉动形势较强,有望形成良性轮动。叠加大金融的走强对指数的正反馈效应可能持续。
2025-07-12 11: 31
2025-07-12 11: 31
2025-07-11 16: 53
2025-07-11 16: 53
2025-07-11 16: 53
2025-07-11 16: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