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回顾:
上周上证指数上涨1.7%,深证成指上涨4.55%,沪深300上涨2.37%,创业板指上涨8.58%,科创50上涨5.54%。其中表现相对居前的行业是通信(7.66%)、电子(7.02%)、非银金融(6.48%);表现相对落后的行业是银行(-3.19%)、钢铁(-2.04%)、纺织服装(-1.38%)。
市场事件回顾:
1. 央行8月14日发布公告称,将于8月15日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叠加8月8日开展的7000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本月央行买断式逆回购已累计超额续作3000亿元,有效注入中期流动性。同时,市场预计本月3000亿元MLF到期后,央行也可能加量续作。
2. 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等重点领域消费。每人在同一家机构最高可享3000元贴息。
3. 国家数据局介绍,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余项制度,并计划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年底前将数据流通节点城市扩至50个左右。上海、天津、安徽等地正在试点“数据语料作价入股”新模式。
4.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再度受挫。美国7月PPI同比飙升至3.3%,为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远超预期的2.5%;环比则上涨0.9%,为2022年6月以来最大涨幅。同时,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明确表示,反对在9月会议上实施5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认为此举可能释放不必要的紧急信号。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也敦促美联储在通胀完全受控前不要“仓促”降息。
市场观点:
上周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劲,三大指数全线飘红,市场情绪明显回暖,成交量持续放大,科技主线引领市场上涨,结构性机会突出。短期看,8月进入业绩密集发布期,部分估值合理、业绩兑现的个股有望迎来一轮估值切换周期;中长期看,政策面预期对市场支撑度依然较高,反内卷、人工智能等行业政策细则有望逐步落地,推动估值锚点从情绪面向业绩面转换。截至8月15日,沪深两市动态PE为18.1倍,处在历史中枢位置;伴随海外关税扰动短期趋缓,国内产业及消费政策逐步落地,预计行情将继续沿业绩确定性高、估值合理、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主线演绎。
在行业选择方面,建议持续关注:
方向一,科技产业趋势下的投资机会显著。行业龙头加码AI强化产业趋势确定性,大模型应用逐步丰富、AI硬件逐步落地提升渗透率。具体关注1)算力、自主可控产业链有望取得持续进展,受益人工智能渗透率提升,算力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重点关注芯片、PCB、光通信、服务器、液冷、电源等环节。2)AI应用侧机遇:AI模型端实力增强、成本下行加速各行业AI平权,下半年有望看到各领域AI应用收入或订单指标有更大程度的体现,全面赋能B端、C端、G端用户,关注AI agent、营销、金融、医疗、企业服务、办公等应用领域。3)关注人形机器人量产化带来的机会。同时关注6G、稳定币、可控核聚变等政策红利赛道。
方向二,新消费龙头的业绩增长持续性优势凸显,关税壁垒提升长期趋势不变,内需重要性进一步显现,提振消费成为今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随育儿补贴政策逐步铺开,母婴、教育等传统消费场景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空间;同时建议关注创新药、宠物、潮玩、美容护理等高景气的悦己消费方向。此外,在反内卷号召下汽车行业有望逐步迎来高质发展,建议关注业绩期绩优零部件,把握阶段性估值修复机会。
方向三,反内卷政策提升高股息板块的兑现确定性,优选顺周期。反内卷政策推进与落地,将带动传统行业的盈利修复,高股息兑现确定性提升。中长期来看,高股息板块有长期配置价值,随着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具有稳定盈利能力的高股息品种估值有望仍有修复空间,主要分布在非银、有色、化工、煤炭、钢铁、石油石化、建筑建材、银行、通信运营商等领域。
免责声明:数据来源于Wind,市场过往不预示未来。本文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报告所引用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合法渠道,不对所引用资料和数据本身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保证。报告中的任何观点与建议仅供阅读者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文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本文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2025-08-18 16: 10
2025-08-18 16: 10
2025-08-18 16: 10
2025-08-18 13: 41
2025-08-18 13: 41
2025-08-18 13: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