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政策风向:财政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政贴息是一个常规政策,但是用于补贴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这是头一次。过去的贴息基本上都是用于供给侧的支持,这次是首次支持消费。
境内宏观:7月外需超预期,但内需走弱。“以旧换新”补贴品销售增速回落,是商品零售走弱的主要原因。往后看,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8月投资可能仍然承压,但四季度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有望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境外宏观:关税本身的变化及其对批发、零售、终端消费的影响时长、时点、幅度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叠加非农、CPI等数据质量的恶化,预期9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
债券市场:近期债券市场受到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的影响,出现一定波动调整,但我们认为收益中枢长期下行的趋势暂未发生变化,从长期视角看,收益率回调后的债券市场或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权益市场:上周市场成交量明显扩张,整体赚钱效应偏强且结构化特征仍然明显。从市场的热门板块来看,在政策真空期内,成长风格仍相较价值风格占优,市场主要以成长风格为锚。
投资策略:可关注大科技+大金融的配置思路——科技方向,AI硬件+应用、军工仍有望是较好进攻方向,创新药调整结束后仍可能有空间;大金融方向,可关注非银金融与银行板块,或仍是底仓配置的优选。
目录
1、政策风向
2、境内宏观
3、境外宏观
4、债券市场
4.1 资金面
4.2 现券市场
4.3 可转债
5、权益市场
5.1 市场表现
5.2 风格表现
5.3 交易指标
6、投资策略
正文
1、政策风向
8月12日,财政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观点:
财政贴息是一个常规政策,但是用于补贴消费贷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这是头一次。过去的贴息基本上都是用于供给侧的支持,这次是首次支持消费。但这次贴息的比例只1个百分点,而且还设置了其他的上限条件。这与2022年对部分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贷款2.5个百分点的贴息,或者与去年的设备更新再贷款的贴息后来提到的1.5个百分点相比,都更低。这说明,中央在刺激消费上仍是谨慎的。
财政部副部长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情况时表示,做个简单的测算,如果按照1%的贴息比例,意味1块钱的贴息资金,有可能带动100 块钱的贷款资金用于居民消费,或者是消费领域服务业的供给,所以这是一个公共资金和金融工具的结合产生的撬动效应。
对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可能在部分领域会有一定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服务业的经营主体不少是小微企业,过去他们获得贷款的机会很少,现在不仅鼓励他们贷款,而且还贴息,可能对部分经营较好的行业,或者行业内的头部企业(连锁经营企业)会带来一定利好;二是从CPI 指数中与服务业相关的价格指数来看,这几年以来大多数服务业类别的价格仍处于上涨区间,价格上涨按道理会带动投资增加。
2、境内宏观:
7月外需超预期,内需走弱
7月经济数据方面,供给侧,工业增加值同比5.7%(上月6.8%),Wind一致预期5.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5.8%(上月6.0%)。
需求侧,外需超预期,出口同比7.2%,高于Wind一致预期5.9%;内需有所走弱,社零同比3.7%(上月4.8%),低于Wind一致预期4.9%,固投累计同比1.6%(上月2.6%),低于Wind一致预期2.7%。
观点:
消费为何低于预期?如何看待后续走势?
去年9月以来是“以旧换新”驱动的一轮消费回升周期,这轮消费增速的高点是5月,社零同比达到6.4%,随后6月回落至4.8%、7月回落至3.7%。
1)从餐饮和商品两部分来看,影响社零的主要是商品。2)“以旧换新”补贴品销售增速回落,是商品零售走弱的主要原因。“以旧换新”销售增速回落跟补贴资金衔接有关,8月可能有所回升,但四季度可能开始面临高基数和透支带来的增长压力。6月和7月,“以旧换新”补贴增速连续回落,原因是这两个月处在补贴资金衔接的窗口期,前两批1620亿补贴资金即将用完,第三批690亿尚未完全下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补贴需求的释放。参考年初情况,预计8月社零和以旧换新增速都将回升。3)消费还有哪些潜在空间?尽管“以旧换新”在四季度可能面临一定压力,但对于下半年消费增速无需过于悲观,仍有三方面支撑:一是餐饮增速预计将逐月回升,尽管回升的幅度和节奏可能不会很快,但会切实好于6-7月。二是生育补贴带来的消费增量将从8月后开始释放,今年补贴规模在900亿左右,如果按照70%的消费倾向,在下半年全部释放,能拉动社零同比0.3个点左右。三是消费贷贴息也能带动一些增长。
固投增速又为何回落?
建筑工程投资增速回落是固投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7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从2.6%降至1.6%,按照当月增速来看,固投同比从+0.5%降至-5.2%。从三大类别来看,建筑工程投资增速自2020年8月以来再次出现负增长,今年7月累计同比-0.8%,其他费用累计同比-0.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主要依靠设备投资。按照统计局发布会,7月投资增速回落有三方面原因,分别是天气影响、盈利前景、地产基建传统投资动能减弱。
3、境外宏观:
CPI基本符合预期,PPI大超预期
7月美国CPI/核心CPI环比0.2%/0.3%,均持平预期;CPI同比2.7%,预期2.8%,核心CPI同比3.1%,预期3.0%。
7月PPI环比+0.9%,预期+0.2%,前值0%;核心PPI环比+0.6%,预期+0.2%,前值0%。最终需求服务指数上涨1.1%,是自2022年3月最大涨幅,其中超过一半来自最终需求贸易服务的利润率上涨(2.0%)。
观点:
7月CPI整体符合预期,关税影响暂可控,市场解读乐观,交易遵循“通胀温和→降息预期升温→增长预期改善”的逻辑,美股和长债利率上涨、黄金下跌。但随后周四发布的7月PPI大幅超预期+0.2%从结构上看,服务PPI环比+1.1%,是2022年3月+1.3%涨幅的最高值。其中过半可归因于贸易服务PPI的利润上涨(+2.0%),约三成可归因于机械和设备批发的利润率上涨(+3.8%),这或意味着关税已经传导至美国批发商,而后续多少时间和多大程度上传导至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仍有待观察。
在关税压力逐步显现的背景下,当前市场预期的9月降息概率84.5%,全年降息2.187次/54.7bps过于乐观,未来降息预期或进一步回落。
4、债券市场:
债市收益中枢长期下行趋势未变
4.1 资金面:
资金面整体延续宽松,8月11 日-8月15日DR007盘内运行在1.3%~1.55%的区间,资金面均衡宽松,资金价格上行。上周一至周五,央行分别开展了1120亿元、1146亿元、1185亿元、1287亿元和 2380亿元逆回购投放操作;逆回购累计净回笼4149亿元,叠加买断式逆回购投放5000亿元,央行全周合计净投放851亿元。
4.2 现券市场:
上周全周来看,上周10年国债、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较前一周分别上行5BP、7BP至1.75%、1.87%,30年国债收益率上行7BP至1.99%,曲线如预期小幅陡峭化,10-1年期限利差走扩,5年AA+信用利差小幅收窄,1年、3年 AA+信用利差整体持平。
4.3 可转债:
上周中证转债指数涨跌幅为+1.6%;中证全指变动为+2.9%。2025 年以来,中证转债涨跌幅为+14.6%,中证全指数涨跌幅为+13.9%,转债市场表现仍相对好于权益市场。从估值来看,当前转债各项估值分位数均接近或超过历史高位。
注:以上数据来自wind,统计时间为2025.8.11-2025.8.17,以上数据仅供示意,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投资须谨慎。
观点:
2025年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263亿元,新增社融1.16万亿元,社融同比增速为9.0%,M2同比增速8.8%,M1同比增速5.6%。
7月社融总量同比延续多增,但结构偏弱,政府债为主要支撑,信贷则明显拖累。政府债保持大规模发行,仍是社融的主要拉动项。信贷结构整体仍偏弱,企业票据冲量明显,居民部门延续拖累。低基数下企业存款同比实现多增,权益行情向好下居民存款或逐渐向股市转移,非银存款同比大幅多增。
总体来说,公布的信贷和社融数据整体相对偏弱,但在市场预期之内,对债券市场影响或相对有限。近期债券市场受到权益市场风险偏好回升的影响,出现一定波动调整,但我们认为收益中枢长期下行的趋势暂未发生变化,从长期视角看,收益率回调后的债券市场或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5、权益市场:
资金交易情绪放大
5.1 市场表现:
上周上证综指涨1.70%,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涨8.58%,科创50涨5.53%。上周申万31个行业中22个行业收涨。涨幅居前行业有通信、电子、非银金融等;涨幅靠后行业有银行、钢铁、纺织服装等。
5.2 风格表现:
上周中小盘跑赢大盘,整体成长风格优于价值风格,其中,国证价值指数涨0.10%,国证成长指数涨3.75%。大盘指数(申万)涨2.57%,中盘指数(申万)涨3.80%,小盘指数(申万)涨3.85%。(数据来源:Wind。)
5.3 交易指标:
上周A股市场日均成交金额约为2.10万亿元。
图:上周A股申万一级行业表现
数据来源:Wind、长城基金,截至2025年8月15日,以上行业数据仅供参考,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投资须谨慎。
图:股票交易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Wind、长城基金,截至2025年8月15日
观点:
上周市场在港股、美股温和上涨的基础上强势上攻,市场成交量明显扩张,整体赚钱效应偏强且结构化特征仍然明显。
从市场的热门板块来看,在政策真空期内,成长风格仍相较价值风格占优,市场主要以成长风格为锚,选择了通信(光模块、PCB、液冷、电源等分支)与国产算力芯片进行进攻。
在国际环境相对平静的条件下,事件驱动/业绩驱动的交易特征将持续主导市场。上周市场日均成交额约21,019亿元。风格上,成长优于价值,小盘跑赢大盘。资金方面,微观流动性分化。ETF方面,前四日累计净流出91.6亿元,其中科技流出居多。杠杆资金增加,前四日累计增加456.92亿元,融资余额维持在2.01万亿台阶。行业分化上,通信、电子、非银金融表现靠前,钢铁、纺织服饰、银行表现靠后。
6、投资策略:
持续关注大科技+大金融
展望后市,短期市场的流动性的支撑仍在,仍处于加速上涨的状态,但很难在左侧预判阶段性顶部,技术调整上的压力可能也会持续存在,不过整体资金市下市场调整的幅度或相对有限。从结构来看,大小盘风格可能会迎来一次再均衡。
投资方向上,仍建议关注大科技+大金融的配置思路。
大科技方向上,AI硬件+应用、军工仍有望是较佳进攻方向,创新药调整结束后可能仍有空间。在依靠事件驱动与业绩驱动的背景下,市场核心的推动方向当下仍是AI硬件(PCB等高景气产业链方向资金共识度较强)与军工方向(事件催化较强,阅兵排练持续受到关注),此外,资金高低切带来的科创板块反弹有望一定程度上带动AI半导体的修复。
大金融方向上,关注非银金融(资金市防踏空)的配置性价比,或仍是底仓配置优选。
2025-08-18 18: 03
2025-08-18 18: 03
2025-08-18 18: 03
2025-08-18 18: 03
2025-08-18 18: 03
2025-08-18 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