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看透上市公司的“千里眼”丨投资一点通

招商证券投教基地 2025-09-05 17:12

无论是初入股市的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老手,都渴望寻找到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标的。买股票时,怎么判断一家上市公司靠不靠谱?如果你打算长期持有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期待与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就是帮你看透真实情况的千里”。公司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财务信息、发展战略、重大事项、管理层水平…都能通过这双“眼”看得明明白白。


一、先搞懂:信息披露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讲信息披露也叫作“信息公开”—— 证券发行人或其信息披露义务人,在证券发行流通等环节中,依法把财务、经营状况以及其他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大信息,按规矩向全社会“摊开说”。


信息披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是连接上市公司投资者的核心纽带。当进行投资决策,开展企业是否盈利、战略布局等基本面分析时信息披露便是可靠的信息来源。而且作为公众公司,这些信息不能藏着掖着,必须上传到指定的披露平台,谁都能查、谁都能看。


二、五大原则:信息披露的“底线规矩”

这双“千里眼”要管用,得先守规矩。信息披露有五个“硬标准”,缺一个都不行:


➡ 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虚假陈述披露的信息以客观事实或者具有事实基础的判断和意见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情况,不得有虚假记载和不实陈述——比如公司明明亏损,不能谎称盈利。


➡ 准确性原则表达务必清晰准确用明确、贴切的语言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讲清楚,别搞模糊表述,含有任何宣传、广告、恭维或者夸大等性质的词句,不有误导性陈述。公司披露预测性信息及其他涉及公司未来经营和财务状况等信息时,也得合理、谨慎、客观不能拍脑袋瞎承诺。


➡ 完整性原则关键信息不得遗漏。该说的得全说,文件要齐备、格式要合规,不得有重大遗漏


➡ 及时性原则信息披露要及时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披露所有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 公平性原则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信息,确保所有投资者可以平等获取同一信息,不得私下提前向特定对象单独披露、透露或者泄露——比如先给机构透消息,再对散户公开,这就违反了“公平性”。


三、这些文件要记牢:信息披露的“核心载体”

上市公司的信息,主要通过哪些文件“说出来”?中国证监会2007年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制定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主要包括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等其中,定期报告包括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临时报告是指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临时报告,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去哪查?信息披露的“官方渠道”

当前各类信息鱼龙混杂,投资者千万不能仅仅依赖股吧、论坛等非正规渠道获取消息目前,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渠道包括:《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报刊;投资者也可登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巨潮资讯网官方网站查询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这些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

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

北京证券交易所:www.bse.cn

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五、敢违规?这些责任跑不掉

要是上市公司不按规定披露信息,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可不是“一句道歉就完了”上市公司董事长、经理、董事会秘书,对公司临时报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承担主要责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经理、 财务负责人则要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这五项原则承担主要责任。


一旦出现违规行为,中国证监会可以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1)责令改正;

(2)监管谈话;

(3)出具警示函;

(4)将其违法违规、不履行公开承诺等情况记入诚信档案并公布;

(5)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6)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监管措施。

上市公司未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的,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将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六、想查“黑历史”?这样找处罚记录

投资者若担心上市公司有违规前科,怎么查它的处罚记录?可通过中国证监会、深交所、上交所等官方网站查询了解上市公司的处罚与处分记录。


深交所官方网站(http://www.szse.cn)为例,按这个路径找:“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信息”“上市公司诚信档案”“处罚与处分记录”就能看到详细情况。另外也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官网等信息披露的相关渠道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处罚与处分情况。


最后提醒:别让“小道消息”带偏路

在复杂多变的股票市场中真实、准确、时的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更为清晰地了解公司情况和管理者的行为,从而据此进行投资决策。目前股吧、论坛、微博、微信等非正规信息披露渠道越来越多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很多投资者甚至养成了完全依赖于非官方渠道获取消息买卖股票的习惯往往难以辨识信息真伪。想要不踩坑,最稳妥的办法还是认准官方披露渠道:这些平台上的信息,有规矩盯着、有责任兜底,比“听说的”靠谱得多。毕竟,“信息披露”这双“千里眼”用对了,才是投资路上的“安全绳”。


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入市手册(股票篇)


相关推荐
打开APP看全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