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排得满满的!”市场需求火爆,名医走穴大赚,行业亟需规范

唐维 2021-09-19 10:20

编者按: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1年以来,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但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7月下旬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消费市场又带来新的影响。

时值中秋、国庆“双节”假期,迎来“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消费行业到底处于怎样的态势?为此,证券时报近日兵分多路,对关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主要行业,诸如白酒、汽车、楼市、医美、电子、服装、餐饮、旅游等多个领域进行草根调查,以期实探消费市场冷暖,以飨读者。

张佳(化名)躺在手术床上,护士拿进来一个表,说她即将要做的项目中有一个还没交费。张佳表示已经和医生谈妥手术方案并交费,但对方说表单中没有这个项目,如果确定要做的话,需要补交2万元。张佳明白遭遇了套路,有点不爽,想下床走人。但想到这个医生几个月才来深圳走穴一次,她也从下午2点过来等到了晚上7点,这次不做不知又要排多久?最终,想尽快变美的心态占据了上风,她躺着又刷了2万元,医生才开始进来做手术。

这是当前医美消费的的一个缩影。知名的医生全国走穴,忙得不可开交;爱美人群为此一掷千金,需求旺盛;但同时,整个行业也充满着陷阱,规范之路任重道远。

根据Mob研究院数据,截至2021年4月,我国医疗美容用户规模达到1807.3万人,2021年我国医美抗衰市场规模超755亿元。医美市场方兴未艾,进入放量增长阶段,想象空间巨大,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呈向好势头。近日,证券时报记者探访医美市场,实地感受市场冷暖。

医美需求回升

“临近中秋国庆,预约医美的顾客多了很多,特别是需要恢复期的项目,很多顾客都会趁假期来做,我们中秋、国庆头几天的客人排得很满。”深圳一家中型医疗美容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近年来,医美市场高歌猛进。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仍然显示,紧致抗衰需求激增近60%。进入2021年,医美抗衰需求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以今年6月为例,注射美容、光电类为主的皮肤美容消费同比增长分别高达41%、39%。

深圳某医美机构渠道销售负责人林德盛向记者表示,疫情以来,所有实体行业受到影响,医美也不例外。疫情对医美机构的影响主要在于,一是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客户工作压力跟工作量增加,减少了空余时间进行医美;二是疫情期间,客户减少外出聚会,包括美容在内的消费意愿度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是,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传播,“她”力量以及颜值经济的盛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尝试和接受医美,医美行业增速在稳步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华熙生物、爱美客等医美个股上市之后,金融圈客户对于美容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知,金融圈人士的医美需求也逐步打开。“整体还是以女性为主,金融女做医美的比例,从我的感知来看,应该是超过一半了。”某医美机构工作人员表示。他透露,金融圈客户总体消费能力强,学历水平高,对于项目、仪器、产品的内容会理性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而且更加愿意接受医疗美容的方式来定格自己的青春,更能接受长期、阶段性的护理。

目前,线上平台是医美机构最有效获取新客的平台,互联网医美平台新氧最新财报显示,在4.518亿元的总营收中,信息服务收入也就是医美机构交给新氧的广告费为3.607亿,占比超过79%。由于平台流量算法,信息透明化,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给医美机构构成了不小的运营压力。此外小红书、抖音、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种草能力,也比较考验医院营销团队,造成网红机构火爆,自媒体营销起步晚的机构则比较吃亏,造成冷热不均的局面。

名医走穴忙

近日记者走访深圳部分医美机构时发现,陆续有顾客上门,但未到人流密集的地步。与之相对的是,公立医院的整形美容科一号难求,一些整形名医的手术,甚至排到了半年到一年之后。

“医美机构基本上随到随做,手术也最多排期一两周,而且会给出综合性的建议方案,但是坑太多,效果没保障;公立医院设备好,医生牛,但是挂号难,面诊时间几分钟,排队时间大几个月。”张佳表示,最后她权衡选择了公立医院的名医在院外的第二执业点手术,费用相比公立医院翻倍,但手术时间提前了半年。今年以来,她已经在该机构花了近7万块钱。

与张佳一样经济条件较好的女性,不少都选择了这一途径,在她们看来,钱不是问题,效果与服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很多整形美容名医除了在公立医院作为第一执业点外,也与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合作,开展第二职业,甚至全国走穴,目前这一部分医疗资源较为紧张,也是医美行业利润最为丰厚的部分,有业内人士称堪比印钞机,不愁客源,且掌握着价格话语权。

记者从某擅长做双眼皮手术的名医助理处了解到,目前该医生国庆前后的档期已经排满,最多一天从早到晚排了10台手术,按照每台手术大几千元计算,收入不菲。

从全球范围来看,整形美容医生收入都在节节攀升。权威医疗媒体Medscape公布了最新的2021年版本的美国医生收入报告。该报告显示,今年医生收入的前三甲分别是整形外科(52.6万美元)、骨科(51.1万美元)和心脏病学(45.9万美元)。

21—40岁占比超9成

小何是一名90后,从两年前开始,她每个月都会做一次光子嫩肤,当成日常的保养,她表示身边同龄女孩也差不多。

相关数据显示,医美消费群体呈现年轻化的格局。在体验过医美抗衰项目的人群中,超过九成的消费者年龄在21岁—40岁之间,尤以21岁-30岁的人群(即90后)占比最高,达到了53.1%。

而光子嫩肤则是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占比近75%。“我原来都用国际大牌的护肤品,平均下来一个月也得两千元左右,但究竟效果如何,也说不上来。现在每个月做一次光子嫩肤,皮肤是肉眼可见的变好了。护肤品都改用国产平价款,每个月200元左右,加上做光子1000元出头,效果好还省钱。就是不知老了以后皮肤会不会变差,老了后的事老了再说吧。”70后的职场女性芸姐向记者表示。

“医美是会上瘾的。”不止一位消费者表示。除光子类项目需要持续进行外,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针等这类轻医美的效果通常也只能持续6个月—12个月时间,半年后药物就陆续被代谢而失效。这个时候消费者对于“美丽”的需求已经被激发出来,很难再接受不那么完美的自己,就会不断寻求医美的帮助,

据林德盛观察,医美消费的主力军是80、90后,其次是00、70后客户。00后由于消费力偏低,比较希望快速能改变自己,手术占比偏多;80、90后接受的项目多,敢于尝试,皮肤、微整占比偏多;70后则相对保守,主要以仪器美容为主,对于手术、微整、注射类比较抗拒。

上市公司业绩喜人

随着疫情缓和,医美消费需求释放,相关医美类上市公司业绩喜人。

据统计,A股医美板块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0.28亿元,实现同比增长98.90%,近乎翻倍。如果放长时间来看,最近五年的行业复合增速为44.90%。

其中,爱美客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161%,实现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188%;华熙生物实现营收19.37亿元,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4.44%,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35.01%;昊海生科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71%,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739%。

不过,这份亮丽业绩与去年基数较低不无关系。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医美医院暂停营业,因此业绩基数较小。如刨除疫情扰动因素,医美行业上游公司业绩呈现较大分化,以2019年上半年业绩为基数,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华东医药(国际医美业务部分)营业收入两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2.4%、83.7%、4.1%、2.1%,净利润两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4.4%、15.7%、9.9%、-0.8%。

可以看出,爱美客、华熙生物等上游产品端具备更为深厚的发展壁垒,且在新品加速推广下,过得颇为滋润。但中下游的医美医院盈利能力相对不容乐观,2021年上半年朗姿股份医美医院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49.52%,但营业利润仅为0.21万元,同比降低38.31%,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行业遭严监管

年轻的医美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一些乱象。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行业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医美市场中的针剂正品率仅有33.3%,也就是说每3支针剂中就有2支非法针剂。而在肉毒素这个品类中,48.4%用户注射的是非法品牌。

为遏制医疗美容乱象,进一步净化医疗美容市场,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8部门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于6月—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

8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就《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征求意见,其中指出,将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的医美广告问题,首当其冲的即是下游的互联网医美平台。监管部门还划定了十条红线,触犯将予以重点打击。

回看股市,医美板块指数自5月底达到顶峰后,开始逐渐走低,截止最新收盘,板块跌幅超30%。

对此,多名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监管政策持续向严对于头部、规范企业而言,长期是利好。随着水货、假货被打压,需求将集中至合规市场,也将给合规厂商、机构带来增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