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披露易显示,截至9月29日,绿茶餐厅运营主体绿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绿茶集团)的招股说明书已有6个月未予更新,显示失效。
当前,各大金融平台已搜索不到绿茶集团相关申请资料。
3月29日,绿茶集团递交招股说明书,拟赴香港主板上市。
一般来说,在递交IPO资料超过6个月后,如果没有通过审讯或是被驳回,该资料将会显示为失效。
不过,绿茶集团仍有机会“激活”上市。
根据港交所规定,因为时效限制而导致的失效,并不代表企业上市申请有何不妥,只需在失效后的3个月内,递交最新财务数据就可以延续审核状态。
但对于绿茶集团上市的前景,中国食品产业研究者朱丹蓬并不看好。“绿茶应该说属于‘带病上市’,它想依托资本市场的加持,把它的综合实力护城河拓宽加深,挽回它的下滑颓势。但是现在,资本市场对于不够优质的股票,肯定是不认可的。”朱丹蓬表示。
扩充门店难救业绩下滑
2004年,“绿茶”还未成为网络热词。那一年,王勤松、路研夫妇在杭州西子湖畔、龙井茶园旁边开设了绿茶青年旅社,同时为来来往往的背包客提供物美价廉的融合口味菜品。
久而久之,夫妇二人发现,餐厅的客人超过了入住的客人,甚至马云、丁磊等名流都成为了青年旅舍餐厅的常客。于是,便有了2008年绿茶餐厅的诞生。
那时的绿茶餐厅,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古色古香的木制馆舍,西子湖畔的人流涌动,人均四五十元便能享受到的中式融合菜品,让绿茶餐厅迅速“出圈”,并建立起全国性餐厅网络,成为初代“网红”。
然而,餐饮市场的更新迭代、新冠疫情的雪上加霜,让绿茶餐厅也难逃业绩下滑的命运。
扩店,成了绿茶集团增长业绩的保护伞。2008年至2017年,绿茶餐厅总共只开了73家餐厅。然而2017年引入资本后,2018年、2019年绿茶分别新开餐厅34家、60家,即使在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也逆势新开了23家。今明两年,绿茶集团分别计划新开60家、80-100家餐厅。
在这样的扩张形势下,2018-2020年,绿茶集团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11亿元、17.36亿元、15.69亿元,2020年营收减少-9.62%。然而,在蒙受疫情冲击的2020年,A股上市的餐饮行业的营收同比为-3.78%,港股上市的海底捞、呷哺呷哺和九毛九,营收分别同比增长7.75%、-9.53%和1.02%,均优于绿茶集团。
净利润方面,绿茶集团经调整后三年净利润分别为4440.1万元、1.06亿元、1556.2万元,连续3年实现盈利,但波动较大。不过,2020年调整前的净利润为-5556.2万元。同年,海底捞、呷哺呷哺和九毛九则均未出现亏损,同期净利分别为3.10亿元、0.11亿元和1.38亿元。
而在人均消费只有61.3元(2020年)、主打高性价比、薄利多销的绿茶餐厅,最宝贵的资源便是客流,但多项指标却反映出绿茶餐厅越来越“留不住客人”。
2018年至2020年,绿茶集团服务顾客总数为2393.4万人、2970.3万人、2559.8万人,2020的客流量同比下降13.82%。
“效率指标”翻台率连续两年下滑。2018年至2020年,绿茶集团的翻台率分别为3.48次/日、3.34次/日、2.62次/日,2020年降幅超过20%。同年,海底捞、呷哺呷哺的翻台率分别为3.5、2.6,九毛九旗下餐厅九毛九的翻台率为1.7,太二翻台率为3.8。
“记忆中,以前门口设置的宽敞等位区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亲水的户外座位区。同时,眼前也没有熙熙攘攘的排队等位,入口处甚至坐了两个姑娘,弹奏古筝和琵琶。”5个月前,一位网友时隔8年探访龙井路绿茶餐厅时如是写道。
食安问题、招股书“乌龙”频发
除了苦苦支撑的业绩,困扰绿茶集团的,还有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招股书显示,2020年8月7日报道称,位于河北石家庄桥西万象城店的绿茶餐厅后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包括后厨人员食用客人菜品,熟食放在垃圾桶上、待加工肉类食材堆放在地上,餐具未按要求消毒、部分员工没有健康证等多种问题。
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后,杭州、桂林、合肥等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绿茶餐厅开展了食品安全突击检查,并在检查中发现个别餐具有少量积水、凉菜专间门不能自动闭合、半成品未张贴标签等问题。
此外,2017年5月,2016年集团新设孙公司西藏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西藏绿茶”)朝外市场街餐饮店就因未按规定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食品经营许可证》被朝阳局警告。同年9月,西藏绿茶杭州拱墅第一分公司曾因其他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被杭州市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今年2月15日,西藏绿茶发布一则事件说明,绿茶餐厅瑞安分店在正月初一新旧餐具更换时,存在个别服务员操作不当引起卫生隐患的问题。
绿茶集团招股书风险提示指出,如未能检测到有缺陷的食品供应品、卫生或清洁标准不佳等都可能对餐厅上桌的食品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责任索赔、投诉或相关负面宣传,并可能导致主管部门对其进行处罚或法院判赔。
祸不单行,绿茶集团的招股书还闹出了“乌龙”。
中文版招股书中,公司在财务资料“营运资金”一栏公布了流动资产及负债详情,而本应是“流动负债总额”的一栏却写成了“流动资产总额”,应为负值的“流动资产净额”也成了正值。
绿茶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复表示,公司已经发现招股书中的问题,是打印错误,后续会进行修改;根据港交所的规则,如果中文版有出入,就以英文版为准,英文版没有错误。
有业内人士指出,绿茶集团招股书出现如此明显的错误,至少说明公司内部管理不力。
商标侵权多次起诉
上市之际的绿茶还陷入了商标侵权纠纷。
招股书指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绿茶集团在中国有19项待定商标申请,并且曾发现若干第三方未经本公司授权在尚无业务据点的城市使用或模仿绿茶商标或商号名称经营餐厅。
根据某企业信息查询网站,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曾因侵权案件,侵害商标权纠纷,知识产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而起诉他人或公司的记录共有20条,起诉对象涉及南京、广州、合肥、贵阳、呼和浩特等地名字包含“绿茶”的餐厅。
多份判决结果显示,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侵犯原告杭州绿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杭州绿茶”)享有的第10883640号、第12658471号、第15275989号注册商标专用权。
记者查询中国商标网发现,第10883640号(“绿茶 餐厅GREEN TEA”)、第12658471号(“绿茶餐厅GREENTEA”)、第15275989号(“绿茶”),目前仍显示“撤销/无效宣告申请审查中”。但这些商标并非由杭州绿茶申请,而是由西藏绿茶申请,后者的法定代表人王勤松正是绿茶餐厅的创始人。
此外,2020年9月,杭州绿茶召开发布会,宣布向全国30多家“山寨”绿茶餐厅及餐厅场地提供方提出诉讼。
尽管已经发起多项商标侵权诉讼,但绿茶集团对于将来是否会发生类似性质的重大事件仍无法保证。招股书风险因素指出:“我们或无法充分保障知识产权,这会损害我们品牌的价值及对我们的业务及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诉讼是否会影响绿茶的上市进程?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诉讼只要如实完整披露,不会影响港股上市,但这些潜在诉讼风险可能对未来的业绩稳定性产生极大不确定性。
但也有分析认为,具有一定商标效应的销售为主推力的企业,如果其所涉及的商标或专利尚在诉讼或仲裁的泥潭,则上市之路非常艰难。
绿茶上市前景几何
对于绿茶集团的上市前景,或许因为最近港股IPO的“失效潮”,变得扑朔迷离。
截至9月底,一季度递表的公司均已超过6个月期限,但上市完成率却每月愈下。
公开数据显示,1月共有交表公司18家,完成上市11家,已失效7家,上市完成率61.11%;2月共交表26家,完成上市10家,已失效16家,上市完成率38.46%;3月共交表37家,撤回2家,完成上市7家,已失效28家,上市完成率仅18.91%。
截至9月28日,1月失效企业中有4家再次递交,2月失效企业中有9家再次递交,3月失效企业中有9家再次递交。
对此,雪球作者“美港股观察社”表示,之所以有这么多公司愿意“主动失效”,是因为7月滴滴美股IPO事件以来,国际资本市场,恒生指数从29000多点最低向下跌破24000点,多家医疗、医药上市公司的股价遭遇腰斩,自然要影响IPO估值,这显然不是新递表企业愿意看到的时间窗口。启用“拖字诀”策略成为一批公司的现实选择。例如网易云音乐,在8月1日通过聆讯,反而选择了迟迟不挂牌。
如此看来,绿茶集团的“失效”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那么,绿茶集团是否能激活资料,如期上市?
不同分析师表达了不同观点。
沈萌曾表示,想用上市来扩张,突破发展瓶颈,只能算是一种自我催眠。对餐饮集团来说,不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开店扩张计划,都是盲目的行为,而过往经验也基本验证了这种盲目冲动的弊端。为了提升投资者参与上市的兴致而打出大举扩张的旗号,并没有太多吸引力,港股餐饮股很多,对标企业才是对绿茶估值的重要参照物。
但在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看来,绿茶选择上市是希望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加速发展,他认为,绿茶不是通过上市自救,尽管疫情下该公司出现业绩下降,但这些年是持续盈利的。中式餐饮品牌仍有很大的市场预期。
绿茶餐厅的未来,或许只有时间能揭晓答案。
2021-10-04 11: 06
2021-10-04 09: 17
2021-10-04 09: 00
2021-10-03 16: 57
2021-10-04 08: 31
2021-10-04 07: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