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今年在一二级市场均表现抢眼。在发行方面,年初至今,已有78家A股公司发行可转债,涉及资金规模合计1658.55亿元,早已超过去年全年的1071.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在二级市场,受益于股票市场强势表现,近期部分可转债品种颇受追捧,个别标的已经翻倍。
发行规模迅速增加
9月19日,远东传动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公开发行可转债总额8.937亿元,共计893.70万张。每张面值为100元人民币,按面值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6年,即2019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3日。
远东传动发行的远东转债,仅是今年可转债发行火爆的最新案例。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78家A股公司发行了可转债,涉及资金规模为1658.55亿元,远超历年水平。此前数年,可转债一直是A股公司再融资的“偏门”,每年募资金额不过数百亿元,远低于定增。
在2015年触及发行底部后,可转债募资规模开始逐年回升,并在去年、今年均超过了千亿元。2015年至2018年,A股公司各年度新发可转债规模分别为93.8亿元、226.52亿元、602.72亿元、1071.1亿元。这意味着,仅今年前9个月,A股可转债规模已接近2017年、2018年两年的总和。
具体到公司来看,发行规模超10亿元的公司有26家。其中,募资过百亿元的三家公司均为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江苏银行分别募资400亿元、260亿元和200亿元。另外,中国核电、通威股份、招商公路发行的可转债规模也都达到50亿元及以上。
从融资用途上看,大多公司表示用于发展主业或者补充流动资金。如百达精工募集的2.8亿元资金用于年产1亿件高效节能压缩机新材料核心零部件项目,博威合金募集12亿元用于年产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此外,还有公司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如新天药业可转债募资金17730万元,其中,5317.61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美联新材募集的2.5亿元中,拟将74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定增收紧 转道可转债
可转债发行为何异军突起?答案其实在于再融资政策的调整。
回到2014年,彼时市场氛围较好,政策空间宽松,定增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主流方式,当年,定增融资规模为6485.1亿元。此后的2015年至2017年,定增规模均突破万亿元。而到了2017年,再融资新规出台,剑指过度融资、差价套利,加之二级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使得资金方参与定增的热情快速降温。2018年,A股公司增发(主要为定向增发)规模为7523.52亿元,较2017年的1.27万亿元大幅缩减。今年,增发规模更是进一步缩减,目前仅有4712.03亿元,预计全年规模较2018年进一步下降。
定增难做,可上市公司依然有融资的需求,可转债便成了较为合适的替代工具。有投行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再融资一般可选增发(定向、非定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及可交债。过去定向增发发行便捷,约束条件少,很容易被上市公司接受、使用,与之相比,非公开增发、配股、优先股都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企业难以采用。
海富通基金债券基金部副总监何谦表示,直接融资是未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必将导致市场扩容。评级较高、体量较大、流动性较好的转债一直是市场主流机构投资考虑的标的。
可转债同时具有股票、债券双重属性,也令上市公司、投资者都更容易接受。例如,可转债设计了提前赎回条款。今年以来,随着市场回暖,因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上涨而触发提前赎回条款的可转债不断增多。7月下旬以来,市场上类似可转债赎回实施公告多达40多份。
优质公司受追捧
可转债二级市场交易也日趋活跃,尤其是近期股票市场行情回暖,不少可转债也走出一波不错的行情。中证转债指数自6月以来持续走高,至今累计涨幅已经超过8%,并有望突破前期高点。
事实上,能够发行可转债的大多是实力较强的优质公司,其二级市场股票价格上涨,也会带动可转债的价格。今年一季度发行的平银转债便是其中代表。由于平安银行零售转型较为成功,半年报业绩靓丽,备受市场追捧。平银转债转股期内仅用19个交易日便成功触发赎回机制,创出了银行业可转债的最快纪录。
不仅是平银转债,刚刚成功摘牌的生益转债、隆基转债、宁行转债也都颇具行业代表性,生益转债的发行方是市场关注度很高的PCB概念领军企业,隆基转债的发行方隆基股份则是单晶硅龙头光伏企业,宁行转债的发行方宁波银行也是城商行中的代表性企业。例如,还在交易的特发转债,最近价格为235.51元,较年初已经翻倍有余。此外,凯龙转债、东音转债、广电转债、联泰转债都表现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