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海外基金重新调整中国持仓。来自海外基金跟踪网站SmartKarma的数据显示,主动管理基金正逐步重返中国可选消费。此外,海外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个股诸如阿里巴巴重获投资者青睐。外资机构人士预计,随着中国重启,未来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来中国尽调,越来越多的海外资金重返中国。
海外资金重返可选消费板块
2022年早些时候,海外主动管理中国基金对可选消费的持仓达到历史低位,来自SmartKarma的数据显示,海外主动管理中国基金正在重返中国可选消费股票。高配这一行业的基金数量显著上升,对热门股票兴趣也在回升。
截至2022年11月底,投资拼多多的基金数量占这一类别基金总数比例环比上升了8.6%;同期,投资携程的基金数量占这一类别基金总数比例环比上升了6.7%;投资蔚来汽车的基金数量占这一类别基金总数比例环比上升了5.88%。SmartKarma给出的解释是,如果说中国资产被错杀,那么资金重返中国后,可选消费板块无疑将率先受益。
此外, 作为海外投资者最熟悉的中国股票之一阿里巴巴近期也重获青睐。
就大中华区基金而言,2020年10月底,约88.6%的基金持仓中含阿里巴巴。此时,阿里巴巴受欢迎程度达到峰值。到了2022年2月底,大中华区基金中仅53.3%的基金持仓中含有阿里巴巴。
不过,近期不少基金又杀回来了。截至2022年10月底,大中华区基金中超过80%的基金持仓中含有阿里巴巴。与2022年2月的53.3%相比,有显著回升。
海外最大中国股票ETF
单日净流入量创新高
来自海外ETF网站(ETF.com)数据显示,1月5日,海外最大中国股票ETF,跟踪MSCI中国指数的MCHI单日吸金1.34亿美元,创2022年11月17日以来新高。2022年11月以来,MCHI吸引了资金净流入9.9亿美元。
11月以来,随着境外资金对中国股票资产回暖,海外资金涌向MCHI,该基金最新规模达到85.2亿美元。过去一个月海外前三大中国股票ETF中,MCHI吸金4.08亿美元,KWEB吸金1.63亿美元,FXI吸金2.25亿美元。
2023年开年以来,Wind统计显示,北向资金已经净流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Wind统计显示,过去一个月以来,三大股票最为吸引北上资金,分别为五粮液、中国平安、贵州茅台。
消费复苏或难一蹴而就
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研究主管缪子美对本报记者表示,根据她近半年在不同国家的实地观察,消费的复苏需要时间,其次受文化或者政策影响,不同国家的复苏节奏也不相同。
缪子美认为中国消费的复苏可能不会一蹴而就。就中国民众的反应而言,也许更接近日本而非欧美。部分领域要到2024年才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程度。
缪子美认为,尽管最近一两个月新闻上屡次见到全球机构唱多中国资产,但是目前仍有少数较了解中国,在本地有团队的全球机构率先行动。2023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全球机构实地走访中国,她预计更多的外资会行动起来。“实地走访和视频电话有很大的不同,有些信息是实地走访才能获得的。例如,就企业研究而言,财务数据读读财务报表就知道了。但是,企业家的信心感受怎么样,这些只有面谈的时候,投资者才能感受到。”她表示。
1月6日,境内一家头部私募创始人也在交流中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对消费股不能一蹴而就。他本人对免税等板块仍持偏谨慎态度。原因是目前还不能确定消费者信心的恢复节奏。虽然疫情期间形成了体量较大的超额储蓄,但是消费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对未来的信心。目前信心恢复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
2023-01-09 08: 59
2023-01-09 08: 59
2023-01-09 08: 58
2023-01-09 08: 57
2023-01-08 13: 00
2023-01-08 09: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