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9年结束仅剩一个多月,市场震荡开始加剧,不少私募已开始减仓。不过,与国内私募相反,外资则在11月的震荡市中逆市抄底。多位外资投资人士表示,相较于全球整体,对中国经济前景持更乐观的态度,技术创新、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最受外资关注。
北上资金持续流入
贸易形势仍不明朗,北美、亚太区和欧洲、中东及非洲的资产所有人及专业投资者均表示看好中国各资产类别的前景。景顺与经济学人智库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全球投资者(资产规模从5亿美元至超过100亿美元不等)计划在未来12个月增加对中国的投资;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经济状况将会更好。
临近年底,外资进入A股的步伐也未停歇。11月22日的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净流入9.45亿元,这也是连续7个交易日的净流入;本月沪股通期间累计资金净流入74.77亿元,深股通期间资金净流入210.64亿元,合计285.41亿元。
景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ty Flanagan表示,中国经济的蓬勃增长和持续致力放宽市场准入,对国内及全球投资者而言是一个重要且越来越具吸引力的机会。
景顺亚太区环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也认为中国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他表示,对中美谈判第一阶段的谈判成果保持乐观,市场也预测年底前将达成协议。与此同时,中国在过去六七年开始进一步开放市场,采取结构性改革举措,包括人民币国际化、国企改革、资本控制等,只是由于经济环境中的一些隐形因素导致改革力度和速度不如市场预期。
但也有机构直言目前A股的风险回报不比去年,目前较为谨慎。
施罗德旗下Cazenove Capital全球经济师Janet Mui表示,过去一年,A股表现突出,主要是由于流动性变好、政府宽松政策等因素所带来的,这些因素明年或许不会再现。在她看来,中国政府已经释放了不少流动性,继续释放以刺激经济的可能性不大。经过过去一年的估值修复,A股的估值吸引力已不及去年。“我们投资主要看三个因素:估值、风险和回报。去年估值很低,我们买进去了,依旧持有并很看好这些权益类资产,但明年会不会继续买,就不能确定了。”
施罗德全球新兴市场股票主管Thomas Wilson表示,通过三大关键因素来考察中国市场,一是货币政策是否会从紧缩转向宽松;二是金融去杠杆,中国杠杆率目前还处在较高水平;三是中美贸易摩擦,目前看曙光渐明,但解决的可能性和程度尚不能确定。
赵耀庭指出,激励政策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喜欢赚钱,中国有更多激励政策可以让企业释放创新潜能,让中国人更多地创造财富,而这又会释放更多的创新动力。”
消费、科技领域最受外资青睐
Thomas Wilson介绍,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在其新兴市场投资组合中的占比是最高的,配置更多的是消费类股票。在其看来,中国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正在向消费拉动型增长转变,消费领域具有结构性增长的机会。
富达国际中国股票基金经理马磊表示,将重点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驱动因素,主要看好“新中国”板块这类与短期宏观经济不利因素敏感度较低的股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市场波动加剧。但我仍然看好‘新中国’板块,这类股票对短期宏观经济不利因素的敏感程度较低。中国正迈向第四次工业革命,包含智能科技和自动化机械的广泛应用。中国在机器人技术及制造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半导体技术处于自主开发能力的发展过程中,现阶段仍有发展空间。此外,中国正面临人均工资上涨及劳动人口缩减等长期结构性问题,亟需发展创新科技,也为自动化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马磊说。
根据景顺与经济学人智库的调查,在全球投资者看来,中国的技术创新,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健康、信息科技及教育等“新经济”领域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